2021年下半年以來,醫藥醫療板塊經歷了5個季度的連續調整,股價深度回調,截至8月29日,中證醫療指數估值(市盈率)已經收縮至24.93倍,歷史分位數為0,歷史首次跌破25倍,刷新歷史最低水平,已經比2018年大熊市末期的估值水平還要低20%以上。
與估值不斷收縮對應的是,醫療板塊整體基本面業績毫無壓力,業績繼續穩健增長。中證醫療指數50家公司整體中報業績亮眼,其中47家利潤為正,29家利潤同比增速為正,佔比58%,已披露中報利潤合計超560億元,相較2021年的383億元增幅超46%!
業績向左估值往右,醫療板塊性價比正愈發突出,跌出來的深度價值,讓各家研究機構紛紛表態堅定看好!
國盛證券在最新週報《對醫藥逐步樂觀,建議關注“醫療新基建”產業鏈投資機會》中表示:醫藥7-8月調整還掉了6月份反彈的漲幅,雖然市場交易多重因素指徵醫藥見底,但是在行業沒有大變化的狀態下,外源性風起雲湧的板塊表現對於醫藥走勢至關重要,因為牽扯市場存量資金再分配的問題,這也是醫藥的增量資金,這部分越來越值得期待了。尤其最近各種極致事件表達出來,往往醖釀中長期機會,我們對下半年醫藥的相對收益仍然樂觀,主要驅動來源就是市場對於醫藥行業從過分悲觀認知到正常認知的修復轉化和當下市場狀態下的比較優勢帶來的倉位再分配(反彈幅度、行業基本面、持倉集中度等),過程可能會比較糾結,是U字底而不是V字底。
國金證券最新週報《國金證券醫療行業週報:半年報集中披露,看好下半年加速復甦形勢》中指出:市場中報業績逐步明朗,圍繞二季度業績表現的憂慮情緒解除,我們預計醫藥醫療板塊下半年至2023年有望迎來業績、估值、持倉等多方面反轉機會,值得加大配置力度。
近期醫療板塊半年報集中披露,受Q2局部疫情反彈影響,板塊內部分企業增速受到影響,但仍有板塊內優質企業體現經營韌性,保持良好甚至加速增長勢頭。考慮到2022Q3開始行業經營實現穩步恢復,延遲需求不斷釋放,疊加估值切換、2021年醫療板塊業績基數前高後低,集採控費政策趨於穩定等因素,我們延續前期判斷,即“醫療板塊下半年打個翻身仗”的預期不會改變。
華安證券在最新醫藥行業週報中指出:風物長宜放眼量,公募持倉新低+市場情緒季度厭惡醫藥,未來增量資金進來則上漲空間大,這是醫藥的底,是很好的買入時機,尤其是辨識度比較高的各細分行業的龍頭,更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此外,我們也在思考,本次中報業績不錯的醫藥公司,在目前極致的情緒下,實際上是很好的投資機會,這可以作為我們的投資方向。
我們一貫保持的邏輯思考,着力宏觀+行業+公司+管理層等四個維度去做思考:宏觀環境依舊存在不確定性(俄烏戰爭動盪、美國通脹加息、疫情散發、氣候異常等),但是我們置身其中無法改變;站在基本面和資金結構(醫藥基金和全行業基金對醫藥的看法差異和持倉)的行情點,今年集採政策持續推進落地(耗材集採-脊柱、國採醫保談判、聯盟採等),另外,短期醫藥行業板塊暫沒看到明確的利好政策/變化(但是至少緩和了),很多醫藥公司的估值都已經到了非常合理的區間,我們認為市場對集採的預期已經非常充分,一些集採政策落地帶來大家對後續放量逐有預期。醫藥的中長期邏輯很值得資金佈局,老齡化、醫保持續支出、科技創新屬性、國際化。
德邦證券在最新週報《醫藥值得戰略配置,關注醫療新基建主題》中表示:集採政策短期對板塊影響明顯,種植牙等高值耗材集採預期對相關公司和板塊造成較明顯負面影響。市場對醫藥板塊關注度逐步增加,底部優質個股觸底反彈,當前醫藥板塊具有很強的防守價值,非醫藥基金配置價值已凸顯,上週四、週五兩個交易日板塊表現良好,有望持續獲得非醫藥避險資金積極配置:
1)醫藥已充分調整且估值處於底部:2021M7至今已調整1年多,幅度達35%,目前申萬醫藥板塊整體估值(TTM法)為23.4倍,持續處於估值底部;
2)全基嚴重低配:非醫藥主題基金(即全基)對醫藥持倉已從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創近5年新低,從近10年維度看也是很底部區域;
3)醫保結餘顯著提升,政策或有邊際改善:20-21年醫保收入超支出增速,22M1-6收入1.52萬億,支出1.10萬億,累積結餘4.03萬億,壓力有所緩解。此外帶量採購/醫保談判常態化,續約規則清晰化,政策穩定或有邊際改善趨勢;
4)疫情防控:國內疫情雖有所散發,但隨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檢測、疫苗、藥物和醫療)的完善,國內就診和消費復甦較為明確。當前我們認為醫藥仍處於底部震盪區間,值得全基戰略性重點配置。
銀河證券在《醫藥板塊或在業績期後再次進攻》研報中給出明確觀點:醫藥Q2業績雖受疫情不利影響,但市場逐漸脱敏。儘管醫藥公司Q2業績大都受到了疫情不利影響,但是板塊表現似乎正對差業績逐漸脱敏,這是行業進入相對底部的信號。近期披露業績的醫藥公司即使Q2業績疲軟,也很難出現連續大跌。這意味着市場對醫藥的壞消息已經充分預期,除了部分被突發性政策利空打擊的公司,大部分醫藥公司下跌空間已經不大。
市場風格再次選擇方向,醫藥板塊或二次進攻。最近,A股市場風格有再次切換的跡象,具體表現就是高端製造“硬科技”高位震盪,而處於相對低位的消費醫藥和金融地產基建蠢蠢欲動。雖然目前難以判斷消費醫藥和金融地產基建這兩條主線哪一個會引領風格切換,但是從相對收益角度出發,消費醫藥在下階段的表現或優於高端製造領域。
【醫療板塊50股中報成績單公佈,CXO概念高歌猛進,最高業績增幅277倍,8股增速翻倍】
近期,中證醫療成份股中報業績陸續披露完畢,“妖股”九安醫療中報業績創紀錄的達到152.44億元,增速高達277倍,成為兩市名副其實的“深水炸彈”,在A股醫藥生物板塊中已披露半年報公司中,九安醫療這樣的淨利潤增速位列第一。千億HPV疫苗龍頭萬泰生物中報業績增長超246%,CXO板塊也是捷報頻傳,博騰股份同比高增465%,凱萊英也同比高增305%,這兩家CDMO龍頭公司的中報業績均貼着此前業績預告區間的上限,昭衍新藥中報業績增速範圍為122%-162%,龍頭公司藥明康德和九洲藥業的中報業績增速也都超70%,美迪西中報業績同比增長44%,可以説盡顯高景氣。
體外診斷(IVD)龍頭迪安診斷和達安基因中報業績也是非常炸裂,同比增速都在100%以上,達安基因中報業績高達35.57億元,同比高增123%;迪安診斷中報業績高達18.8億元,同比高增159%。新冠抗原龍頭萬孚生物中報業績11.78億元,同比高增112%。第三方獨立實驗室(ICL)龍頭金域醫學中報業績高達16.43億元,同比增長55%。OK鏡龍頭愛博醫療和醫美龍頭愛美客、華熙生物中報業績增速均超過30%。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中報業績高達52.88億元,高居所有創新醫療器械公司榜首,同比增長22%,大象也能起舞。
【開年以來,各路資金不斷借道ETF低吸佈局,越跌越買】
二級市場方面,昨日(8月29日),兩市規模最大醫療ETF(512170)昨日份額淨增長2.8億份,估算資金流入超1.4億元!近20天合計淨申購超16億元。
截至目前,醫療ETF(512170)最新基金份額升至310.52億份, 2022年以來份額淨申購為102.52億份,基本面持續堅挺為資金佈局提供了堅實的信心基礎!
兩融方面,根據上交所最新公佈數據,昨日醫療ETF(512170)融資買入額高達4211萬元,最新融資餘額4.46億元,維持歷史高位。
截至8月29日,醫療ETF(512170)跟蹤標的中證醫療指數2022年以來跌幅為26.57%,已超過2016年熊市水平。
【醫療上市公司相繼回購股份、推行股權激勵】
面對股價持續下行,醫療龍頭公司動作頻頻:
昭衍新藥公告實施股權激勵草案,公司擬向激勵對象授予140.06萬股限制性股票,涉及的標的股票種類為人民幣A股普通股;
藥明康德也公告擬以回購H股形式推出股權激勵;中信建投表示,本次推出2022年H股獎勵信託計劃(草案),實現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骨幹和基層工作人員的全方位股票激勵計劃覆蓋,CXO行業發展的源動力是人才,公司兩項激勵計劃將大部分員工利益、公司利益和股東利益進行了深度綁定,有助於實現公司長期健康發展。
博騰股份4月份披露股權激勵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714萬股。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價格為41.5元/股。
另外,還有推出大額回購計劃的CXO一眾企業,如凱萊英(回購4-8億元),價格上限溢價近70%、泰格醫藥(回購2.5-5億元)、博騰股份(0.5-1億元),以及千億HPV疫苗龍頭萬泰生物(回購2-4億元)和器械板塊主營一次性橡膠手套的英科醫療(回購2.5-5億元)。
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399989)成份股全面覆蓋了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其中醫療器械直接受益於疫情防護、醫療物資出口等需求,抗疫概念股合計18只,權重近4成,新冠肺炎檢測概念12只;醫療服務概念則直接受益於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升級和醫美等高成長領域,具備長期國民級需求增長。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