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消息,嬰幼兒乳業龍頭中國飛鶴績後突然崩了,公司股價單日暴跌15%,市值蒸發逾百億,股價處於歷史低位,市值633億港元。
根據公司財報預告,2022年上半年,飛鶴預期實現營收約95億元至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約14.9%至17.4%;預期實現利潤約22億元至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3.4%至42.4%。
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背後,中國飛鶴正在被投資者拋棄,中國飛鶴已經從2021年的高點暴跌逾70%,市值蒸發逾1500億港元,在我國出生人口呈下滑態勢的背景下,中國飛鶴又能否走出收入下滑困境?主打高端品牌的中國飛鶴還是一款好產品嗎?
新生兒下滑,短期陣痛還是成本的敵人
對於2022年中期收入下滑,中國飛鶴給出了兩個原因:1)中國內地出生率下降;2)降低星飛帆等產品的渠道庫存,對分銷渠道的整體存貨水平實行更嚴格的控制。
對於降低渠道庫存,飛鶴給出的理由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新鮮及更優質的產品,減少分銷渠道庫存壓力,降低渠道庫存,保持貨架商品較高新鮮度。
根據2021年財報,佔據公司半壁收入的星飛帆系列單品規模大,行業承壓背景下部分區域渠道庫存增加,價盤走低,公司重點解決星飛帆庫存和價盤問題,希望恢復渠道健康度。
據業內人士分析,整體來看,此次盈利下滑應該是行業調整期內,飛鶴主動進行渠道庫存調整的“短期陣痛”。
財報顯示,中國飛鶴在實現多年的高速增長背後,2021年首次實現淨利下滑,2022年中期淨利更是下滑逾30%,而利潤的下降主要由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收入的減少。2021年財報顯示,飛鶴嬰幼兒配方奶粉營收佔比高達94.4%,毛利率高達72%,新生兒出生兒人口大幅下滑對飛鶴的業績影響可想而知。
2018年至2021年,中國飛鶴的整體營收增長率分別為76.52%、32.04%、35.50%、22.5%,2022年中期收入首次歷史性下滑約15%。在出生率不斷下滑的背後,中國飛鶴還能否成為“時間的朋友”?業績困境還能否迎來反轉?
國家統計局數據披露,中國出生率已經從2016年的12.95‰跌至2021年的7.52‰,新生兒數量由2016年的1786萬人下降到2021年的1060萬人,五年期間降幅高達40%;而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則表明,2016-2021年期間,我國零至三歲兒童的數量由5090萬人下降至2021年的3710萬人,五年複合增長率為-7.8%。
對此,有股民表示,“去年看完人口數據就清空了… 全行業的衰退,個體再努力也沒用,時代給的負貝塔太猛了,飛鶴要過幾年苦日子了。”
還有股民表示,“和養娃成本對着幹的都沒有好果子吃”,這是否意味着中國飛鶴高端奶粉正在成為中國育兒成本高企的“敵人”?
據育媧人口研究智庫發佈的最新報告,中國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到十八歲平均要花費48.5萬元。在中國,養一個孩子成本是美國的6倍,日本的1.5倍。
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曾説,消費者的認知是“好的就是貴的”,冷友斌還説過,飛鶴奶粉折成公斤價,全世界最貴。
依賴“第二曲線”能實現困境反轉嗎?
不少網友表示,在新生兒大幅鋭減的背景下,中國飛鶴將迎來幾年苦日子時間;庫存壓力、高端產品增速放緩,中國飛鶴主動去庫存,被業內分析為公司迎來短期陣痛。但除了外部的壓力、庫存的壓力,中國飛鶴重營銷輕研發的路徑,也引發不少質疑聲:中國飛鶴主打的高端,是否是通過營銷推動起來的?
隨着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國產奶粉集體陷入了信任危機,外資品牌奶粉長期霸佔國內奶粉前列,不過,在2016年前後,中國飛鶴異軍突起,銷售額從2017年不足60億,一路增到2021年的200多億。
中國飛鶴高速增長的背後,源於中國飛鶴戰略打法,一方面中國飛鶴定義“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品牌定位;另一方面中國飛鶴主打高端品牌。前者,抓住了國內消費市場的痛點,佔據了市場;後者實現了高毛利,實現了品牌溢價和估值的大幅提升。
截至2021年,公司市場佔有率約為19.2%,全年平均市佔率為18.6%,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6%。而2021年,公司整體毛利率超過70%,同期的伊利奶粉和奶製品業務毛利率為39.2%,澳優毛利率為50.4%,貝因美毛利率為46.9%。中國飛鶴更在自己2021年初的高光時刻,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港元。
不過,在中國飛鶴業績高歌猛進的同時,市場一直有個疑惑,中國飛鶴的業績到底是研發推動的還是營銷推動的?
冷友斌曾對媒體自曝家底:“飛鶴奶粉折成公斤價,全世界最貴。”產品越貴反而賣的越好,主打個性化、高端化成為了飛鶴的搖錢樹,中國飛鶴嬰幼兒奶粉品牌收入佔比也從2018年的44%一路升到2020的95%,毛利率超70%也讓飛鶴賺的盆滿缽滿,2020年淨利也來到了70億。
截至2021年,中國飛鶴實現收入227.8億,其中超高端產品收入129.6億,佔比57%,星飛帆收入110億,同比增長12%;高端產品收入74億,佔比33%,同比增長37%;普通產品收入11億,佔比只有5%。
不過,高業績之下,是公司對營銷費用的毫不吝嗇。2017年至2021年,中國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從初期的21.39億元一路增至67.29億元,5年間累計費用超過216億元,近5年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平均比例約32%。在2019年略微下滑的情況下,目前銷售開支佔比再度抬升。
根據公司財報,中國飛鶴銷售開支常年佔據公司收入的3成左右,2018年中國飛鶴請來“國際影星”章子怡擔任品牌形象大使,據媒體報道章子怡代言費就高達3600萬元。
不過,在公司營銷費用高企的情況下,公司研發費用常年不足2%,在公司業績大幅增資的2017-2019年更是低至1%左右。
2020年,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研發投入絕對全世界第一”。不過從總量和研發比重上來看,中國飛鶴絕不是冷友斌口中的世界第一。
總量上來看,2021年,伊利研發費用高達6個億,同比增長23%;中國飛鶴2021年研發投入4.25億,同比大幅增長。研發佔比來看,中國飛鶴不足2%,而同期澳優的研發成本為1.93億,收入佔比為2.18%。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到2021年,飛鶴研發成本分別為0.15億、1.09億、2.65億、4.25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5%、1.09%、1.43%、1.86%,遠低於營銷端的投入。相比營銷的大力推廣,飛鶴明顯在研發方面用力不足。
隨着新生兒出生率的下滑,中國飛鶴的未來發展前景充滿變數,公司佈局的第二成長曲線,又能否將公司業績拉出困境?
公司2021年四季度推出愛本功能性的成人奶粉新品,並計劃升級1962成人奶粉,打造第二成長曲線。根據公司業績預告,下半年公司將推出成人奶粉新品,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第七次普查公報,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64億人,因此針對該部分人羣開發的成人功能性奶粉產品市場空間廣大。
根據2021年財報,公司成人奶粉為主的其它乳製品實現收入10億,同比增長66%,但毛利率只有28.4%,相比於嬰幼兒奶粉的高毛利,成人奶粉佔比的提升,會否會拖累公司整體業績?降低公司毛利率的同時,公司的品牌溢價和高估值又將如何維持?
有股民就直言,“沒有第二增長曲線,這個就廢了”。
展望未來,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飛鶴業績的下滑有宏觀經濟的低迷,更多的是人口出生率大幅下滑的一個結果。飛鶴經過5年的高速增長之後,公司迎來發展穩定期,經過渠道去庫存、價格體系優化以及新產品的繼續推出,飛鶴有望走出整體低迷,下半年表現是值得期待的。作為中國乳業的龍頭,依然看好中國飛鶴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
【來源:新浪財經】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