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生:數字經濟結合人口老齡化或將是低慾望社會

(原標題:經濟專家彭文生:數字經濟結合人口老齡化,或將是低慾望社會)

不少觀點認為數字經濟將為老齡化社會提供解決方案,但經濟專家彭文生給出不同看法。在他看來,數字經濟時代與人口老齡化疊加,可能帶來的是低慾望社會。

11月19日,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彭文生在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表達了上述觀點。他表示,雖然從供給端來看,數字經濟會提升勞動生產率,至少部分抵消勞動力數量下滑,但從需求端來講,機器沒有消費需求,不能替代人類消費。

彭文生:數字經濟結合人口老齡化或將是低慾望社會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彭文生。

隨着數字經濟的發展,一種説法認為,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隨着機器和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彌補”,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或可得到緩解。

數字經濟能否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彭文生表示,從供給端來看,人工智能會提升勞動生產率,至少部分抵消勞動力數量下滑。但從需求端來講,機器沒有消費需求,不能替人消費,而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實際上是慾望。“數字經濟時代結合人口老齡化,可能將是一個低慾望的社會。”

他以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為例,人類的人口增長呈幾何級增長,遠超過糧食的增加速度。其原因就在於“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在這一點上,機器替代不了人類,數字經濟也就解決不了人口老齡化。

還有一種説法認為,未來大量的人工崗位將被機器替代,社會可能出現失業潮。

這種現象會出現嗎?數字經濟能否改變收入分配格局?彭文生認為,這取決於是“機器替代”還是“機器賦能”。機器替代人,資本回報上升,勞動力回報下降;機器賦能人,有可能增加勞動者的報酬,或起碼不損害勞動者的報酬。他拿中國和美國做對比,提出美國的數字經濟更多是機器替代人,中國數字經濟更多是機器賦能人,分配對勞動者有利。

怎麼理解這一結論?他解釋説,因為機器的價格在國際市場是一致的,美國勞動力成本高,如果機器替代勞動力的話,在美國的利潤空間更大。而在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數字經濟更多的是機器賦能,對勞動者相對比較友好,比如快遞、外賣、專車司機、視頻主播等行業就是“機器賦能”。

彭文生還提到,數據是一個新的生產要素,作為生產力具有非競爭性,作為生產關係則有排他性。

“傳統經濟具有競爭性,桌子上有個蘋果,我吃了你就沒得吃了。但數字經濟是我看視頻的同時不影響你看這個視頻的成本,這就是非競爭性。”他説,而非競爭性就是數字經濟擴張的前提,規模效益由此產生。

有生產力就有生產關係,“問題在於數據是歸誰所有?”彭文生指出,數據產權具有排他性。所以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要平衡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平衡非競爭性和排他性的關係。

“數字經濟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風險與挑戰。”彭文生稱,對內而言,數據的所有權歸屬引發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擔憂;對外而言,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也是未來國際治理秩序博弈的主戰場。因此數字經濟不僅是經濟問題,還體現了社會治理、國際政治等多層次的問題。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實習生王凡 南都記者林方舟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1 字。

轉載請註明: 彭文生:數字經濟結合人口老齡化或將是低慾望社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