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算”的港股投資人 抄基金“作業”為何虧損20%
今年開年,港股市場風生水起, 境內有券商在一次加急電話會議上定出主題 :跨過香江去,奪取定價權!標題很宏大,投資人熱血沸騰。
轉眼半年餘,這批港股投資軍團斬獲如何?
劉紅英(化名)就是被裹挾在年初這波投資港股大軍中的一員。今年年初她飲得“一啖湯”,不過,隨着二季度市場進入調整,港股表現明顯不如A股,劉紅英不但回吐最初的盈利,反而虧了38萬。
截至7月21日收盤,恆生指數下跌0.02%,全面轉跌,恆生科技指數跌幅更是達到13%。而在今年開年這兩個指數曾領跑全球主要市場的指數。
初入市場盈利20萬
今年開年,港股表現凌厲,“領頭羊”騰訊控股每股一度漲至773.9港元的歷史新高,迅速把港股投資推上熱搜。港股開户大增,國泰君安表示,港股通業務新增客户數量增長明顯,1月新增客户已較2020年12月增長64%,較2020年1月同比增長近一倍。
招商證券表示,1月港股通業務新增客户同比增長約2倍左右。湘財證券的港股通增幅則更是驚人,1月新開户超過去年整個1季度,超過去年同期的4倍。
此外,投資港股基金也得到市場追捧。 其中可以投資港股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混合基金募集規模一度達到2400億,最終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6.253716%,創下基金歷史上的奇蹟。
為了加大港股投資力度,各家基金公司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招兵買馬是第一步。今年年初,創金合信基金髮布了一則題為“敢,就一起創!”的招聘信息引起關注,其一口氣招聘40多個崗位,包括投研類、銷售類、交易類、產品類、運營類等八大類。其中,投研類重點方向標包括:組合投資、港股投資、信用研究等。
同一時間,匯豐晉信基金也釋放出一則面向“研究員、市場、銷售、合規等多個崗位”的社招計劃。其中,招聘崗位之一——“股票研究員-TMT行業(港股)”放在顯眼位置。其崗位職責為:通過案頭研究、實地調研、財務模型製作、估值分析等方式,獨立進行港股上市公司研究,提交個股研究報告。
此外,今年以來,還有民生加銀、國泰基金、安信基金等多家基金髮布了港股投研崗位的信息。更早一些,天弘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等基金公司也曾廣招港股研究員。
劉紅英也是今年一季度進入港股市場。“當時港股市場太熱了,逢人就有人跟我提港股,因此我開通了港股通。一進去就賺到錢了,這更讓我頭腦發熱。”
讓劉紅英掙到錢的股票是騰訊控股,這也是當時她唯一知道的港股,買入股價是每股579港元,隨後隨着港股熱度升騰,騰訊的股價也是“步步為贏”。由於是初試牛刀,劉紅英並不貪心,在680港元附近清倉了騰訊,短短半個月時間盈利20多萬港元,這讓劉紅英對港股心馳神往。
她認為港股的錢好賺,其實,當時劉紅英對港股的認識並不多, 具體要投資哪些標的,並不知道。
不過這並不能難住劉紅英,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時有關港股的報道鋪天蓋地,她每天都仔細閲讀,對於港股的知識慢慢豐富起來。而且她認為,雖然自己對港股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天天研究,只要跟着專業的機構投資就可以了。
於是她根據客户經理的建議,把資金分成兩半,一部分自己投資,一部分買港股的基金。至於自己投資的部分具體怎麼操作,劉紅英早就想好了,認為可以“抄作業”,買最受基金歡迎的重倉股即可。
“抄作業”虧損38萬
彼時為了配合新基金髮行或者增加品牌曝光度,基金經理也經常在線直播,劉紅英幾乎是場場必看。結合各方面的資訊,她選擇了騰訊控股、美團—W、海底撈和小米集團—W,選擇的原因一是這三隻股票都是基金的重倉股,其次則是她對這三個股票也比較熟悉,“起碼都聽過,都用過,相比其他完全沒有聽過的公司來説,這三個股票起碼讓人買着安心。當時我甚至不知道W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是同股不同權。”
劉紅英其實並不是初入股市的小白,此前在A股上已經有多年的投資經驗,因此對於投資港股還是有點信心,特別是騰訊控股讓她盈利之後,更是正面強化了信心。於是她分批投入了200萬港元買港股。
“肯定不會一次性買入,都是分批買入。不過港股每手的股數都不固定,所以雖然買一手,但是有的耗費資金量並不少,比如騰訊一手是100股,但是其單股的股價高,因此買一手,也要5、6萬港元。海底撈一手則是1000股,因此買一手的價格也要好幾萬港元。因此,雖然是分批買入,但是到了4月份,差不多‘子彈’就打光了,我一口氣買到了近9成倉位。但是港股自2月下旬以後,就陷入了調整,我買的這四隻股票至今沒有一隻盈利。特別是海底撈,一度相對於高點腰斬,一隻股票就虧損20萬港元,把我此前在騰訊上賺的全部填了進去。”
而其他三隻是基金明星重倉的藍籌股,其表現更不盡如人意,三隻下來合計虧損20%,以此計算扣除今年年初的盈利,劉紅英目前還虧損38多萬港元。
她坦言,早知道還不如繼續在A股投資。而從目前的表現來看,A股今年確實遠勝港股。據計算,今年上半年A股總市值增加6.6萬億元。按中證登最新披露的1.87億自然人投資者來算,上半年人均盈利約3.5萬元。若剔除年內新上市的245家公司合計的2.6萬億元市值後,今年上半年的市值增加了4萬億元,按此計算的話,上半年人均盈利為2.1萬元。
其實不止是散户,由於港股上半年衝高回落,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也出現折戟。如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張坤,其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QDII)今年的表現就差強人意,排名倒數。根據持倉數據,張坤的易方達亞洲精選持股幾乎清一色的港股,騰訊、港交所、美團、招行、阿里、京東等大牛股赫然在列。不過,今年以來這些龍頭都表現不佳。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