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瀟湘)訊,對於全球天然氣市場而言,今年無疑經歷了一場難忘的“旅程”,大部分時間裏氣價都在攀升向新的歷史高位——飆升至創紀錄水平的亞洲和歐洲天然氣現貨合約,引發了從新加坡到英國的工廠大範圍關門,以及能源零售商破產。價格上漲也意味着存儲設施無法像往常一樣補充足夠的庫存,在歐洲的不少存儲中心,庫存正加速枯竭。
而眼下,上述這些糟糕的局面或許還遠未結束。儘管美國天然氣價格近期大幅回落,但全球許多地區即將迎來寒冬,電力和能源價格持續居高不下。事實上,即便能夠僥倖熬過冬天這一劫,對市場可能在明年大部分時間內供需失衡的擔憂,也依然存在……
以下是業內人士認為最可能左右明年天然氣市場走向的幾大關鍵因素:
①北溪2號命運會如何?
當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2號(Nord Stream 2)輸氣管道正式啓動時,歐洲極高的天然氣價格應該會出現暴跌,因為這一新管道完全能夠緩解人們對歐洲天然氣短缺的擔憂。但問題是,眼下沒有人能確定這一場景何時能發生。
這條總長1230公里(764英里)的管道項目的審批上月已被德國政府叫停,目前仍在等待德國監管機構和歐盟當局的審查。這意味着歐洲大陸今冬可能註定難以再依靠這條輸氣管道,俄羅斯也無法從此提供額外的數十億立方米天然氣。
這一審批過程可能會將最終的運營時間推遲到2022年春季甚至夏季。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預計,沒有北溪2號管道的情況可能會在今冬結束時將歐洲庫存推至極低水平。這可能最終會迫使歐洲政府在那之前以某種方式批准該管道,從而為家庭供暖並降低費用。
②中國需求將登頂?
得益於疫情後強勁的經濟復甦進程,中國對液化天然氣(LNG)的需求正持續上升。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就有望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這遠早於分析師原先的預測。隨着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超過目標,政府對明年充滿信心,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國與其他天然氣消費大國間對液化天然氣需求的競爭。
殼牌能源(Shell Energy)執行副總裁Steve Hill表示:“中國顯然將增加天然氣需求。同時,如果中國必須找到減排的解決方案,天然氣將勢必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因為最終煤炭將需要被逐步取代。”
③大型項目能否獲批?
從美國到莫桑比克,大量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都在爭奪最終的投資開發權。在因疫情大流行而暫停審批後,新的項目正在獲得批准,最新的案例是Woodside Energy Ltd.在澳大利亞斯卡伯勒的開發項目,這是其120億美元投資計劃的一部分。
包括Cheniere Energy Inc.、Venture Global LNG Inc.和Tellurian Inc.在內的美國開發商則正忙於為他們擬議的出口項目簽署供應協議。這些公司堅持認為他們將在明年獲得融資。至於它們是否能在2022年實現上述目標,將有助於判斷在本十年結束時市場上是否有足夠的天然氣。
④美國將成最大出口國?
路易斯安那州兩個新建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將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在Sabine Pass和Calcasieu Pass的6號液化天然氣管線的調試工作已經開始,現在僅有的懸念是它們何時能發送第一批貨物。
Sabine Pass已經生產了第一批液化天然氣,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度末投入商業服務,比原定的保證完工日期提前了一年左右。而使用模塊化的施工方法,Calcasieu Pass也已接收少量的天然氣作為轉化為LNG的原料。
雖然美國目前的液化天然氣產量仍低於卡塔爾和澳大利亞,位居世界第三,但如果海外競爭對手在明年面臨產量問題或維護問題,美國產量可能會躍居全球第一。
⑤TTF將扮演天然氣領域的“布倫特原油”?
在今年歐洲能源危機中“聲名遠揚”的荷蘭基準TTF(Title Transfer Facility)天然氣期貨,未來或許將不再是荷蘭人乃至歐洲人的“專利”。ICE公用事業市場董事總經理Gordon Bennett表示,TTF已經成為了天然氣市場的“布倫特原油”,料將吸引更多來自歐洲以外人士的參與。
亞洲現貨基準的JKM(Japan Korea Marker))天然氣近年來流動性也大幅增加,但仍落後於TTF,這使後者有望成為交易員更值得信賴的選擇。許多海外液化天然氣供應交易,包括Integracion Energetica Argentina SA和Korea Gas Corp的收購,今年都與TTF有關。
BEnergy Solutions DMCC駐迪拜的總經理Sarah Behbehani表示,對於貿易商來説,由於風險價值(VaR),他們越來越多地使用TTF,目前其正成為其他地區天然氣價格變動的主要驅動力。在過去的一年裏,亞洲的液化天然氣價格與荷蘭市場已愈發同步。
⑥綠色轉型影響幾何?
在未來幾十年裏,關於天然氣在能源轉型中所扮演角色的辯論料將會更加激烈。除了碳排放外,整個天然氣價值鏈還會排放大量甲烷,這有可能顛覆全球遏制温室氣體排放的努力。
企業面臨着來自投資者、政府和消費者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它們加強自身的“綠色資質”。意大利能源巨頭Enel SpA目前將2040年定為放棄天然氣的最後期限,稱這種燃料在發電方面將不再具有競爭力。法國郵政銀行(La Banque Postale)計劃在2030年前退出天然氣行業,成為首家做出此類承諾的銀行。
不過,至少目前天然氣仍為基於可再生能源的系統提供了靈活性。天然氣造成的污染比煤少,而且可以用來製造藍氫。英國石油公司、中石化、Equinor ASA和荷蘭皇家殼牌公司都在尋求將氫氣作為下一代能源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