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中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

3月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就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佈會。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就工信部起草的《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條例》”)回答媒體提問。

工信部:中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

資料圖: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境內的白雲鄂博礦區 新華社供圖

此前的1月15日,為依法規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生產經營秩序,有序開發利用稀土資源,推動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起草了《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條例》”),並在官網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

稀土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戰略資源,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譽,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行業,更因其在導彈、智能武器、導航儀、噴氣發動機等軍事高新技術上的應用而備受關注。

肖亞慶表示,稀土是一個戰略性資源,發佈條例主要是根據稀土長期發展的戰略和市場需求,以及我們在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他首先提到,中國是稀土大國,資源量最多,實際我們的產量和出口量也是最多。有些國家指責我們限制稀土出口,但實際上他們買到的稀土大部分都是由中國出口。但是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關注,“我們現在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這是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

第二,稀土的生產確實有不少環保問題。“為了稀土市場好,使勁地採,使勁地挖,使勁地煉,出來以後環境的保護方面還是有很多反應。”

第三,稀土本身是稀有的資源。肖亞慶提到,現在存在無序的開採、資源的浪費,比如只採最富集的那一塊兒,資源的的綜合利用效果很差,從長期來看存在很多問題。

第四,肖亞慶表示,目前高水平的稀土產品確實比較少,這樣不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肖亞慶最後表示,產業鏈的國際分工、經濟的全球化是一個大趨勢,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中有我中有你,就需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應對。

延伸閲讀

專家:不應誤讀中國的稀土政策

中國工信部近日就《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釋放中國規範稀土行業管理,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信號,意見稿提到“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國家可以採取必要措施限制或者停止稀土開採、稀土冶煉分離”。德國《商報》稱,歐洲認為,中國收緊稀土政策,主要針對美國等國家。歐洲稀土嚴重依賴從中國的進口。隨着中歐簽訂投資協定,中國對歐洲的稀土貿易政策上應該不會改變。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2月2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稀土並不是中國獨有的,開發的門檻並不高,美國之所以沒有大舉開發,有成本和環境方面的考量。中國以前開發稀土比較多,主要是環保成本比較低,但中國政府未來會對稀土進行總量控制。

原標題:工信部:中國稀土沒有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

來源:綜合 澎湃新聞 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1 字。

轉載請註明: 工信部:中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