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賽道“道寬且長”百萬億級投資機會如何把握

與碳中和的要求和國際最佳實踐相比,我國金融機構在治理框架、實施路徑、氣候風險分析、環境信息披露和產品創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

“雙碳戰略是一條又長、又寬、又厚的賽道。‘長’指的是中國是碳排放大國,也是減碳任務最重的大國;‘寬’指的是大量相關的產業都會不斷地湧現出來;‘厚’指的是,在這個賽道里,有‘矛’和‘盾’的關係,不斷有新的‘矛’出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後又會出來新的‘盾’,又需要新的‘矛’來解決。”在近期舉辦的第三屆外灘金融峯會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坦言。

那麼,在這條“道寬且長”的賽道上,金融機構作為綠色金融的參與方,如何不斷創造出新的‘矛’來解決雙碳轉型中的新問題?

金融機構在氣候風險分析、產品創新上仍有不足

雖然我國目前綠色貸款不良率低於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平均水平,綠色債券尚無違約案例,但有銀行高管在公開演講中指出,低碳轉型過程中一些高碳企業和項目逐步退出,金融資產質量將承受裂變的壓力。

“比如隨着電爐鍊鋼逐漸替代高爐鍊鋼,全球鋼鐵行業未來將減記450億至700億美元的擱淺資產,而鋼鐵行業對應的銀行貸款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工行信貸與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李志剛舉例稱。

諸如將高爐鍊鋼替代等案例,都是全球各國為應對氣候變化、主動向低碳經濟轉型中真實的做法。而政策變化、技術變革對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和企業信用的衝擊,有可能傳導至金融體系。李志剛介紹稱,這是“轉型風險”,其與“物理風險”(即氣候變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危害程度,並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都屬於氣候相關的金融風險。

根據公開報道,與氣候相關的金融風險已被許多業內專家提及。綜合多位專家的闡述,當前我國金融機構開展環境壓力測試尚缺乏方法學和工具的支持,資管業和保險業的案例較為空白。開展環境壓力測試的機構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主,然而氣候風險因素也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到商業銀行的投融資決策中。

應對氣候風險這樣的外部性難題,一個關鍵工作是環境信息披露。“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充分的環境信息披露是金融體系引導資金投向綠色產業的重要基礎,被投企業和項目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則是低碳投資決策的重要基礎。”有專家表示,我國目前對大部分企業尚未強制要求披露碳排放和碳足跡信息,對金融機構也缺乏環境和氣候披露的要求,多數機構也缺乏採集、計算和評估碳排放和碳足跡信息的內部能力。

中金公司研報也稱,當前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對綠色金融核心參與方提出了相關政策指導,但尚未理清各部門關係與應承擔的信息披露責任,形成完善的綠色信息監察與共享網絡。

從產品創新能力看,我國金融機構同樣存在不足。以綠色保險為例,全國政協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指出,目前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是我國最主要的金融產品,相比之下,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應用仍多處於局部、分散的試點探索階段。

“當前綠色保險產品主要以環責險為主,企業投保意願有限,還存在綠色保險產品創新缺乏數據支撐和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綠色投資能力建設不足等問題。”周延禮同時也提到,綠色保險和投資信息披露有待完善。

如何解題?業內專家強調合作的重要性

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機構如何進一步助力經濟低碳轉型?

業內專家給過不少建議。周延禮提出,從激勵企業綠色轉型來看,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綠色保險可依據被保企業碳排放量或其他有效的環境指標,制定差異化的保險費率,進一步降低碳排放企業的參保成本,以此引導相關企業低碳轉型。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建議,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氣候相關風險進行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並強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能力和相關服務。他的建議還包括:制訂與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相適應的戰略規劃,強化治理機制建設;明確界定棕色資產,開展對商業銀行資產碳強度和碳足跡的核算,完善信息披露等。

對於證券承銷機構和交易中介機構,馬駿認為,應重視發行主體的ESG表現,引導市場實現差別化定價,強化產品創新能力,推出更多支持減碳的產品。建議儘快推出碳期貨產品,發揮風險管理功能,建立規範的碳金融市場。

更多的業內人士強調合作的重要性。陳文輝認為,“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資本和金融的引導支持;資本需求又需要政策引導,包括財税政策、金融政策等。

銀行業協會綠色信貸業務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葉燕斐在“綠色賦能·永續發展”銀行業綠色金融論壇上也提到合作。他表示,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尋找綠色資產成為金融機構難點,可以從“減污”“降碳”“增綠”和“防災”四個方面尋求機會。

以“降碳”來説,鋼鐵、鋁、銅、錳和其他金屬行業,材料不能替代,行業也不會消失,關鍵是如何通過低碳技術對行業進行技術改造,降低行業碳排放,這需要大量信貸支持以進行技術改造。而可再生能源如風力、水電、光伏發電等領域也需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上述工作靠銀行或者保險等金融機構單打獨鬥是不行的,要加強與各個部門和地方政府合作。”他説道。

監管也在此方面推進。央行國際司司長朱雋近日表示,綠色分類標準、信息披露、壓力測試是綠色金融的重要基礎設施,發展綠色金融要進一步夯實基礎。“央行將推動綠色分類標準‘國內統一、國際趨同’。目前國內有發改委、央行、銀保監會三套綠色分類標準,在適用對象、項目範圍、精細程度上存在差異,未來需儘量統一標準。”

事實上,全世界正在形成對碳中和的巨大共識,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的資金規模遠不止百萬億元人民幣規模。據聯合國有關機構測算,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標,全球預計需要近100萬億美元。

面對資金缺口,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表示,首先,發達國家要兑現每年1000億美元的出資承諾,發揮公共資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在此基礎上,積極發展綠色金融,推動建立鼓勵綠色可持續投資的制度設計、政策體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引導社會投資流向低碳領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胡萌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劉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83 字。

轉載請註明: 雙碳賽道“道寬且長”百萬億級投資機會如何把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