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同頻共振

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同頻共振

王輝耀(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正向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一百年來,由被壓迫到走向獨立自主,由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能取得如今的發展成就,重要原因之一是實行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使中國突破了自我封閉下的因循守舊,抓住了經濟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價值鏈產業鏈轉移機遇,並從技術、文化、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全力提升,在全球化發展中提高了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致經歷了三大浪潮的推進與發展:第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的開放浪潮,主要目的是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用於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項目;第二次出現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一直到2012年左右;第三次是從2013年開始的主動開放期,“一帶一路”建設、舉辦進博會、設立自貿區等開放措施,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經濟的活力。

改革開放使中國自身發展進程與世界政治經濟體系進入深層次互動階段,成為中國擁抱全球化發展的內生力量。改革開放不但從經濟層面推動中國融入全球化發展,也從更大範圍、更高層面使中國和世界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由此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事實證明,積極融入國際體系為中國創造了巨大的開放紅利。以開放促改革,市場規模擴大帶來分工專業化,貿易自由化與進口關税削減帶來的競爭效應,加速了本土企業的優勝劣汰,促進了資源優化配置,助推了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在大力促進生產要素流動、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創造國內統一市場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獲得了積極的收益。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的領域從開放貿易到開放外資,從製造業向外資開放到現在服務業重點向外資開放,開放的方向原來主要是開放國門讓外資進來,現在則是雙向開放,更多考慮到“門外”拓展國際發展空間。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也充分體現了全面開放的特點。

在市場規律作用下,全球化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隨着參與全球化發展的不斷深入和自身經濟的發展,中國從一個“搭便車”的角色逐漸轉變成為一個反哺者,在全球治理中逐漸由旁觀者、跟隨者轉變為參與者、引領者,通過自身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並努力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

中國不僅是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也是現有國際秩序的貢獻者。中國在實現自我發展過程中,不僅從未主動與其他國家發生正面衝突,而且還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中國認真履行《巴黎氣候協議》規定的責任,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在全球氣候治理中作出了重要表率。這些都展現了中國積極參加國際多邊合作和參與全球治理的積極態度和能力,彰顯了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人類生存與發展挑戰的責任感使命感。

與此同時,中國主動提出了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多種全球治理方案,為全球發展提供藍圖並提出瞭解決方案。

2020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2020年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中歐全面投資協議(CAI)如期完成談判,同時中國表示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都對中國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提出了更深層次、更寬領域要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過程中,中國不僅將充分挖掘自身經濟發展潛力,還將通過實施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進一步激發“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等國際合作平台活力,為世界經濟恢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供圖/視覺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7 字。

轉載請註明: 開放的中國與世界同頻共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