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9個月,與企業可借外債空間有關的這個參數被回調。
據央行和國家外匯局1月7日消息,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
這個參數是什麼?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央行與國家外匯局建立了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債事前審批,便利境內機構跨境融資。最初該管理框架先進行了小範圍試點,而後擴大至全國的金融機構和企業,規定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為1。
2020年3月,在疫情背景下,兩部門將全口徑跨境融資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到1.25,擴大借用外債空間。且由於多國央行採取量化寬鬆,境外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市場規模擴大,對我國跨境融資企業而言會降低融資成本。
“參數調整後,企業向境外融資的空間較之前擴大了25%,預計對企業支持力度可能達到幾百億美元的規模。”國家外匯局相關負責人彼時介紹,這有助於境內機構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多渠道籌集資金。另一個有關背景是,我國外債規模和結構較合理,外債風險總體可控,該參數上調不會引發外債規模的大幅度上升。
不過,去年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快速升值超7%。2020年12月,兩部門先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回調至1。“在匯率雙向波動加大的情況下,參數回調有利於控制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風險,也有助於金融機構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做好外幣資產負債管理。”業內人士稱。
這次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同步由1.25回調至1,兩部門表示,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企業因此次參數調整導致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超出上限的,本通知發佈之前的跨境融資合約可持有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這“一降”配合的還有“一升”。近日,央行和國家外匯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稱,企業境外放寬相關係數的調整,增大了境內企業在境外放款空間,有助於滿足境內企業“走出去”資金需求,也有助於境外企業對人民幣需求,同時相當於增加境外人民幣供給,促進境外人民幣供需平衡,穩定人民幣預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