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年輕創業者:中國兼具發展與穩定 期待加中求同存異

中新社多倫多12月27日電 題:加拿大年輕創業者:中國兼具發展與穩定 期待加中求同存異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辭舊迎新之際,兩位致力於在中國與加拿大之間促進交流合作的加拿大年輕創業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有着巨大的機遇,期待加中雙方在未來更多地求同存異,追求共贏。

韋理德:中國兼具發展與穩定

生活在温哥華的韋理德(Alistair Vigier)今年在中國註冊成立了智源法律諮詢網(ClearWay Law)。這是一個國際法律服務平台,為有需求的西方國家客户在中國聯繫律師,提供法律服務,併為移民、商務等提供諮詢。由於通過互聯網運作,他的公司在疫情下仍能獲得業務上的成長。

韋理德認為,瞭解和適應文化差異,對於拓展在華業務至關重要。他在數年前便已與加拿大的華人社區打交道,使他對華人的文化與性格有了一定了解和體會。

韋理德正努力自學普通話。有人曾建議他從上海起步,因為那裏似乎更易於外國人開展生意。但他仍決意將辦公室設在北京,因為“我是喜歡挑戰的人,希望真正瞭解中國文化”。

在中國拓展業務時他也有困惑。比如,出面溝通的人往往並非拍板決策的人。因而做事不能操之過急。另一挑戰是兩國不同的法律制度、政治體系。他説,在中國必須學會了解大政方針。

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遠大於挑戰。韋理德認為,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是其最大的機遇,“也許夠忙上10年的。”在他看來,中國人的財富在快速增長。中國的法律服務仍屬發展迅速的新興行業。近年涉及遺產繼承的官司在增多,便是例證之一。

他也明白,外國人在華開拓市場時不可只看到龐大的市場,更還得搞清楚“到底要賣什麼”。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居民,與三四線城市居民的經濟負擔能力並不相同。

他説,中國市場另一個讓人興奮的機遇是,萬事萬物都在快速發展變化。“我喜歡,因為這意味着很多機會,”他説,“如果你在變革中處於正確位置,就能有一番作為。”

韋理德説,發展中的國家往往有風險。但中國卻兼具發展與穩定性,這恰恰是成功開展業務的兩個要素。

他認為,中加兩國解決目前外交關係上的困境仍需時間。但他留意到,兩國間經貿往來並未明顯受挫,從數據看亦保持了良好態勢。他期待兩國多專注於可提升關係的領域,多在有共識的方面繼續合作、付出努力,而非在有分歧的問題上爭論不止。

彭家榮:值得做的事都不容易

作為加拿大生態研究院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彭家榮(Chris Pereira)擁有在中國留學、工作十餘年的經歷。他在2020年才給自己定下這個中文名,意在能搭建一座橋樑,幫助加中兩國都發展得更好。

2004年從多倫多本科畢業的彭家榮首次赴亞洲旅行。在中國,他臨時作出了留下來學習和生活的決定,而這“完全是緣分”。

堪稱“學霸”的他在同級“洋學生”中率先通過漢語水平考試,並在河南鄭州生活了近5年。那段時間,他被中國的發展節奏所感染。他説,伴隨着鄭州的發展,自己也成長了。

畢業後他曾回加拿大短暫打工,隨後創業並重返中國,投身兩國間的貿易往來。2016年,被獵頭相中的他進入華為公司。如今他選擇再續創業之夢,希望通過自己的公司和智庫,幫助中國企業和海外華商更好地融入加拿大主流市場,更有效地對外溝通、定位品牌;並進行趨勢研究,提供更多引領行業的信息。

他給海外中國企業和華商的建議是,將思維、運營方式本地化,保持溝通,“小步快跑”。當然,“值得做的事情都不會容易”。

“中國人教會我堅持,真正投入到一項事業中。”彭家榮説,希望自己可以將東西方思想文化中好的品質相結合。譬如,在中國經常看到的“忍”字,除了指忍耐痛苦,也意味着堅持。

同時,他也在中國學會適應不確定性。“外在的壓力是不可持續的,要給自己壓力才行,”他説,作為不斷要求自我提高的人,自己想做更多事情。

彭家榮認為,加拿大要在大國間尋找平衡、謀求共贏,同樣面臨巨大挑戰。加拿大和中國都在改變,目前遇到了兩國關係發展中“成長的痛”。他對加中關係前景仍抱樂觀,但認為雙方需更多溝通,以及相互理解和同情。

彭家榮説,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經歷了無數挑戰和改變,取得了讓數億人脱貧的成就,且仍在盡力解決面臨的問題。中國一直沿着尋求共贏、和平發展的路線前行。世界也需要具有領導力並帶來穩定的大國力量。“一個大度的大國興起,是最好的發展方式。”(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5 字。

轉載請註明: 加拿大年輕創業者:中國兼具發展與穩定 期待加中求同存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