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中國剛剛募完了一隻新基金。
今日(1月20日),紅杉中國正式宣佈完成了對紅杉中國新基建股權投資基金(簡稱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SCIF)的募集。新基金吸引了包括國際主權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眾多知名機構投資人。其中,博楓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成為了該基金最大LP。
據悉,新基建基金將聚焦於助力數字經濟、新能源和生命科學這三大領域的基礎建設,助其高質量發展,促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投資方向上,將主要涵蓋新能源基礎設施、高標準物流、冷庫、數據中心、新經濟產業園、高端製造廠房、生物醫藥產業園等。
這是紅杉中國歷史上一個堪稱里程碑的新產品。新基建基金的成立,是紅杉中國繼科技、消費、醫療健康三大領域,從種子到成長期投資之外的又一新產品,標誌着紅杉開闢出了又一新的投資領域,將把過往17年的成功經驗在這個領域複製。
紅杉中國,聯手“加拿大巴菲特”
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的LP陣容豪華,尤其是眾多世界領先的投資機構入局,再次證明了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看好中國新經濟和新基建領域的長期投資機會,看好紅杉中國在新經濟和新基建領域的領先投資能力及生態圈協同效應,也給國內美元基金帶來鼓舞。
其中,全球顯赫的博楓成為了紅杉新基金的最大LP,令人矚目。資料顯示,博楓資產管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管公司之一,總部位於多倫多,全球資產規模達到6500億美金。也許會有人對博楓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這是一家資產管理規模與黑石相提並論的巨無霸,首席執行官Bruce Flatt因獨到的價值投資理念,被稱為“加拿大的巴菲特”。
追溯起來,博楓與中國的淵源始於2014年。那一年,博楓收購中國新天地高端辦公和零售街區股權,拿下瑞安房地產旗下上海新天地近22%的股權,由此誕生了瑞安廣場、新天地、企業天地,還有虹橋機場附近的虹橋天地。
除了商業地產,博楓在中國的業務還拓展到了物流領域,例如開發、持有並經營管理沃爾瑪在華南地區的旗艦冷庫配送中心;將可再生能源作為全球投資戰略四大關鍵板塊之一的博楓,還在中國擁有並管理着許多大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施,2018年,他們與普洛斯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投資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
就在博楓於中國進行第一筆投資的同年,其在上海市黃浦區新天地註冊成立辦公室,這裏也成為了博楓在中國的總部。放眼來看,中國毫無疑問成為博楓在亞太業務的核心市場,目前在華管理資產規模達120億美元。
2019年3月,博楓與全球最大信貸投資機構之一的橡樹資本(Oaktree)達成協議,收購了後者62%的股權,將業務拓展到了信貸資產(credit)投資領域。這也成為博楓在可再生能源、房地產、私募股權、基礎設施之外的第五項業務。
那一年在中國市場,博楓收購了位於上海的綠地黃浦濱江項目(現名博薈廣場)。2021年6月,博楓89億收購了位於上海、北京、青島、西安、重慶的五個購物中心資產包,出手十分闊綽,成為自疫情以來國內最大的商業地產收購。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博楓成為了此次紅杉新基建基金最大的LP——這隻新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包含新能源基礎設施、高標準物流冷庫、新經濟產業園等,注重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與博楓重點投資方向不謀而合。
博楓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Bruce Flatt表示:“博楓與紅杉中國的戰略合作是強強聯合,再加上博楓旗下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的業務實力,令我們能夠為業務增長期的企業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十分期待與紅杉中國的合作,共同助力中國最具潛力公司的成長與發展。”
紅杉全球執行合夥人、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則表示:“在中國新經濟持續穩健增長的背景下,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將成為幫助中國創業者實現企業願景的又一有力選擇。博楓是全球基礎設施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我們很高興與其合作,共同給中國企業在發展道路上予以全方位的支持。”
紅杉打響第一槍:
2022,新基建投資浪潮來了
紅杉中國曆來被視作創投圈風向標,此次信號不言而喻:投資新基建。
為什麼是新基建?正如紅杉中國所説,近年來,新基建投資正在為中國快速發展的新經濟、高端製造行業提供堅實的後盾。新基建是從頂層設計到社會資源的“風向標”,牽動着盤根錯節的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可以説,聚焦新基建,就是聚焦下一個增長點。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的範疇,包含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的內容,在中央所提到的背景和內容中,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新一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點領域所在。
簡單來説,相比於傳統基建,新基建主要發力於科技端,其科技性、創新性和賦能性更強。而不僅僅是互聯網產業,從農業到工業,很多傳統產業領域,也已經在推進智能化進程,新基建所發揮出來的價值正在顯現。
從VC/PE的角度來看,每個領域的科技含量都更高,投資邊際回報率則相對較高。
眼下,中國新基建投資迫在眉睫。2021年的一組數據顯示,在我國總投資規模為17.6萬億的存量PPP項目中,傳統基建約佔7.1萬億元,佔比接近41%,而在信息網絡建設、光電、充電樁、生物智能、智慧城市、科技等新基建項目的投資則不足1000億,佔比只有0.5%。
從全球視角來看,美國、歐盟、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高度重視對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產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佈局。發力新基建,頗有些破局於當下、利在長遠的意味。
因此,新基建提供了一個空前龐大的投資新領域。此次紅杉新基建基金將重點投資於數字經濟、新能源和生命科學這三大領域的基礎建設。正如沈南鵬曾説,“過去二三十年裏一股巨大的新型生產力蓬勃湧出——從免疫治療、激光技術到基因診療、新能源電池,當然很多還在發展的早期,其中最重要的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角。”
在這些攸關未來發展的方向上,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已經到位,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