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世鵬
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2021年以來共有21家公募機構進行了33次基金自購,總規模達3.33億元。與往年的債基佔大頭有所不同,今年以來的基金自購中,權益類基金佔比超過8成。此外,今年以來還有蔡向陽、袁航、丘棟榮等績優基金經理以個人名義實行了自購。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購顯示了基金經理的投資信心,但投資者不應把自購行為當成絕對的投資參考決策。在當前市場背景下,投資者更多要關注頭部基金公司對“抱團”和“流動性”這兩大關鍵因素的預判。
自購規模達3.33億元
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的基金自購規模達3.33億元,與2020年同期疫情爆發下公募踴躍自購的規模(3.71億元)基本持平,更是明顯高出2019年同期的自購規模2.5億元。
具體看,在自購基金的種類上,2021年以來自購主力軍是權益類基金。數據顯示,3.33億元的自購規模中有1.1億元為股票型基金,1.73億元為混合型基金,兩類基金自購規模合計2.83億元,佔比高達84.98%;往年充當自購主力軍的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的自購規模只有5000萬元。
從具體公司來看,2021年以來自購次數最多的公司是天弘基金,一共實施了8次自購,自購金額最大的是工銀瑞信基金,出資7000萬元申購了旗下基金工銀聚利18個月定開混合A。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公司層面的基金自購外,今年以來還出現了不少知名基金經理的個人自購。比如今年1月份,上投摩根遠見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杜猛投資500萬元認購該基金,上投摩根安享回報一年持有期債券基金的基金經理陳圓明出資100萬元認購該基金。此外,華夏基金蔡向陽出資200萬元認購其所管理的華夏睿陽一年持有混合基金,鵬華品質優選混合的基金經理袁航擬於近期出資100萬元認購該基金。此外,還有中庚基金丘棟榮出資615萬元認購中庚價值品質。
有助增強投資者信心
德聖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肖鋒表示,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購買自身產品是對基金產品的認可,也是與投資者利益捆綁和分擔風險的體現。同時,基金經理的自購行為可以被視為一種營銷手段,有助增強投資者信心。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博生表示,基金自購的場景一般有兩類:一是市場風險快速釋放的時候,多出於增強投資者信心目的,防止大規模贖回帶來的踩踏以及規模快速縮減;二是“熊末牛初”風險偏好低迷的時候,自購更多是為之後的行情儲備彈藥。
還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購與市場行情之間有着一定聯繫。從近幾年自購情況來看,大規模的基金自購多是發生在市場行情高漲或單邊暴跌時,如2020年初新冠疫情衝擊下市場大幅波動,基金就掀起了一輪自購潮。從某種意義上講,自購行為更多是彰顯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未來投資業績的信心,但這並不意味着自購基金就比其他基金有着明顯的回報優勢。
數據顯示,在自購區間內,今年以來的33只自購基金中只有6只實現正收益,獲得負收益的基金則有20只。上述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基金自購是“真金白銀”的行為,但這並不排除部分基金自購是出於維護規模以避免清盤,或使基金達到某些條件等目的。投資者應遵循“基本面”原則選擇基金,不僅要避開規模長期徘徊在清盤邊緣的迷你基金,還要重點考察基金經理的風格穩定性和歷史收益穩定性。
不應當作絕對投資參考
上述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歷年以來,自購基金中都存在着一定數量的收益不佳基金。因此,不建議投資者把自購當成絕對的投資參考依據。相比之下,頭部基金公司的投研策略,其參考借鑑意義更為明顯。就當前背景而言,要特別注重公募對“抱團”和“流動性”這兩大關鍵因素的預判。
招商基金指出,海外市場流動性仍處於總量寬鬆階段,我國經濟將延續國內供給端與海外需求端共振模式。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 在“弱美元疊加穩人民幣”的趨勢下,港股市場的中資企業業績確定性高、低估值的優勢明顯。疊加目前港股相較於A股的高投資性價比,南向資金有望持續淨流入,長期看好港股市場具有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以及中概股迴歸受益板塊。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從板塊輪動上看,市場結構性行情特點十分明顯,相關上漲板塊背後基本面的邏輯都比較強,例如白酒板塊的業績穩定、新能源的長期市場前景向好等。“長期來看,機構持股集中的現象是成熟市場所共有的、對優質標的的溢價現象,不必太過擔憂。短期維度看,年初的資金面仍然相對寬裕,新發基金的建倉將帶來增量資金入市,北向資金也保持強勢流入。”
針對新能源車板塊,平安新能車ETF基金經理錢晶指出,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將是決定股價表現的關鍵因素,未來新能源車仍是比較不錯的投資賽道,對新能源車板塊有比較強的信心。“從產銷數據上來看,新能源車產業鏈的景氣度向好,且2021年是全球新能源車產業同頻共振的一年,歐洲、美國和中國相關產業鏈預期都會有比較高的增速,行業實現高增長的確定性很高。從行業比較角度來看,目前A股市場也很難找到盈利增速能夠超過新能源板塊的行業。”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