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股海十四年,方成我對投資理念的初步構思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財經

較少更新文章,只因沒有停止對投資的思考。時有巧遇一個瓶頸,廢寢忘食,入夜靜思,亦有百思不得其解者眾,舉步維艱。經濟週期、政策面、資金流、行業輪動、公司質地、程序化交易形成一張每日都瀰漫着烽火的版圖,孰輕孰重?

十四年,歷經多次大生大死(牛熊),也體會了多少企業的小死小生(生命週期、技術週期)。若干個牛熊和技術週期的漸次循環,東邊日出西邊雨,你方唱罷我登場,在“級別”的舞台上起落跌宕,周而復返。

大學入市,摸爬滾打,至今依然還在“求知”的路上...

股票是什麼?對於賺錢的投資者來説,股票就是金錢,與日俱增的財富;對於虧錢的投資者來説,股票就是騙子,每日都在榨取和收割你為數不多的資本。我們都在這被稱為“市場先生”的對手面前,用盡十八般武藝,到頭來終究失落者眾,功成者稀。

那麼,我們如何成為為數不多的勝利者呢?

先來看看這半年多來的戰果:

去年6月1日,開始試驗操作一組組合,至今收益107.5%,收益最大回撤10%,個股成功率超過90%。

“這樣的成績談不上優秀,但勝在穩中求進。在個股倉位限制在三成以下的條件下,儘可能地砍掉風險,擴大收益。同時,這個組合也有好多朋友跟進,也算是給一直以來支持我的粉絲朋友們的回饋。”

接下來,重點聊聊我對投資的初步構思。

既然投資可比戰場,那麼自然需具備其行軍作戰的戰略和戰術。就我愚見,經濟週期和政策面決定的了未來年級別的戰略方向,是順勢而為還是逆水行舟,全在於此。而戰術,大有行業輪動、公司研究,小有技術分析,程序化操作。

有時戰略上的正確,能抹平你戰術上的錯誤。因此,投資前需得考慮清楚目前的市場的戰略環境到底是否具備優勢。我們常説:大道至簡,這個簡,就是站在戰略上的高度,俯視一切戰術上的運籌。

根據戰略和戰術的邏輯依據,形成了我對投資的初步構思:

首先,用經濟週期理論和政策面確定市場的戰略,並決定市場可否參與和參與哪個大方向。關於經濟週期,推薦使用基欽週期或是最直接的美林時鐘理論。基欽週期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而美林時鐘是適合廣大投資者的大方向把握方式。

其次,根據前者確定的大方向,建立自己股票池,也就是各行業的龍頭和優質公司彙集地。這方面説得容易,但要做到絕不簡單!因為,站在知識層面的角度,三個研究員可能窮其一生都未必能研究透一個行業,更別説就我一個人要研究幾十個行業。因此,我講究模糊的正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也就是採用各行業頂尖研究所的數據和資料作為自己理解的數據和資料,如此事半功倍。

再次,是擇股。擇股前先選行業,股市裏不可能每日都是決戰,大多數時間,戰火只會在小範圍內展開。而這個小範圍就是我們要選擇的目標行業,去年上半年的5G和半導體,去年下半年的邊緣週期(光伏、軍工和汽車),都是已制定的棋局,重點的是你是否能提前捕捉到那個烽火之地。

最後,就是擇時,技術和程序的範疇。程序之於技術在於驗證技術是否閉環,並克服人性,解放雙手。因此,沒有程序的技術,投資者水深火熱,不僅要尋求清淡無為,從而實現自律,還得夜以繼日不斷選擇,何其辛苦?同時,沒有技術的程序,那就是一張白紙,毫無用武之地。

我的技術很簡單,因為那已是閉環的理論——纏論。大學時期,就在學習纏論,雖然被揍過很多回,交過很多學費,但總算沒有白費。纏論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技術,而是暗合自然法則,它通過固有的一套數學模式,讓我們看清楚市場和走勢的現狀,進而幫你制定出最優的選擇。正如易經,它從來都不是算命,而是幫你梳理清楚手上能動用的所有工具,並幫你找到最好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我的程序僅僅只是纏論的邏輯化體現,不能脱離戰略而選擇標的。但通過圈定股票池,可以在戰略的高度上幫我選擇到最佳的買入區域。以纏論的技術程序為例,以前的筆、段、中樞以及三買三賣,早已經是老掉牙的東西,只要你懂得理論本身,主圖上一下子就可以看清邏輯化的買入區域。纏論的難點在於級別,級別的程序難點在於一張圖中展示多個級別。

因此,我自創了k線破壞程序,它是筆形成的前奏,筆中樞的核心博弈之地。如此,k線、筆、段,三個級別的走勢,呈現在一張主圖中可以輕而易舉的克服級別的難題。當然技術和程序的技術性問題,沒有學過的朋友肯定是一頭霧水,所以也就不多提及,放一張圖供有基礎的朋友做借鑑和參考。

投資股市如同大海捕魚,這裏是海內知己的匯聚之地,集思廣益,共同征戰創富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