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接連成為多方最大貿易伙伴意味着什麼?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電 (記者 李曉喻)疫情之下不少國家貿易“慘淡經營”,而中國卻實現了新的飛躍。

  據外媒報道,印度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印度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達777億美元。儘管這一數額與2019年相比有所降低,但足以使中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伙伴。

  同年,中國還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0年歐盟從中國進口商品3835億歐元,比上年增長5.6%;向中國出口商品2025億歐元,增長2.2%。歐美貿易則比疫情暴發前明顯縮水,歐盟自美進口、對美出口分別出現13.2%、8.2%的降幅。在歐盟前十大貨物貿易伙伴中,中國是唯一實現貿易雙向增長的。

  另據德國官方最新數據,2020年德中貿易在疫情下逆勢增長3%,總額達2121億歐元。中國已連續第五年穩居德國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貿易伙伴。

  中國官方此前表示,2020年中國外貿國際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加鞏固。

  中國一再成為主要經濟體最大貿易伙伴,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疫情防控和重啓經濟進度走在全球前列。

  在其他國家因疫情紛紛“凍結”經濟活動時,已經基本遏制住疫情傳播的中國率先復工復產,憑藉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強大的生產能力,源源不斷為海外提供急需的各類日用品和防疫物資。一些跨國公司更是將醫療用品、“宅經濟”相關產品的產能轉移到中國。在此情況下,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逆勢增長也就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加快復甦也為擴大進口創造了條件。中方統計數據顯示,隨着經濟實現正增長,民眾收入增加,去年中國進口了近1.6萬億元人民幣的消費品,其中肉類、首飾、化妝品進口增幅都在30%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外貿這一變化影響深遠。

  這意味着中國在國際經貿合作中的分量將越發重要。現在,作為貿易經濟都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中國已成為其他國家要推動經濟儘快走出低谷不容錯過的合作伙伴。

  一個例子是,據日本官方數據,得益於中國消費加速回暖,今年1月日本對中國出口同比大增37.5%,帶動同期日本出口整體增長6.4%,連續第二個月上升。

  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部副主任佩蒂亞·科娃·布魯克斯所言,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引擎之一,在供應鏈中也扮演着關鍵角色,在全球經濟復甦中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近,主要經濟體已在釋放願同中國加強合作的信號。七國集團(G7)日前在領導人會談後公佈聯合聲明稱,本着幫助全人類擁有一個公平、互惠的全球經濟體系的目標,G7“將同其它各方展開合作,尤其是同囊括了中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的G20國家合作”。

  這也意味着,中國乃至全球貿易都將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稱,中國作為全球消費市場、供應方和資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他國家對中國的依存度上升。因此,中國外貿穩定增長不僅為國內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支撐,也有助於全球貿易復甦。(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9 字。

轉載請註明: 經濟觀察:中國接連成為多方最大貿易伙伴意味着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