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在新發展格局中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你染要求。國際經驗表明,可持續的貨幣國際化離不開強有力的經濟內、外循環的支撐。作為人民幣最大離岸市場,香港可在新發展格局中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在融入國家經濟發展中贏得廣闊舞台。

  “國內大循環”從根本上創造人民幣需求

  德國馬克國際化的經驗顯示,一國在全球產業鏈和創新鏈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國貨幣的國際地位。而要提高一國在全球產業鏈和創新鏈中的地位,離不開一個強大的國內市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的人民幣國際化,關鍵是通過擴大內部市場和提升關鍵技術定價權,帶動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產生持續和強勁的需求。一方面,擴大內部市場可以使得中國憑藉巨大的進口量發揮需求優勢,從而構建更加合理有效的世界產業分工體系,提高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使用廣度與深度;另一方面,關鍵技術定價權的提升可以提高人民幣作為結算幣種的議價能力,為人民幣發揮計價職能提供更多空間。

  在擴大內部市場方面,作為轉口貿易中心的香港,可以繼續發揮其作為鏈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重要通道的獨特作用。香港是自由貿易區,境外貨物通過香港進入內地可享受低關税、簡手續、短週期等多重便利。香港可發揮自身在世界貿易中的節點作用,發展雙向和多向流通,通過產品內銷、拓展進口分銷業務等形式,拉動內地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的整體步伐。同時,作為離岸金融中心,香港在外匯的收付和兑換方面不存在過多限制,可在進出口的貿易結算中發揮顯著優勢。

  在提升關鍵技術定價權方面,香港可以為內地突破“卡脖子”技術及助推產業升級提供科技支持。香港擁有世界頂尖的科技資源,創新能力居亞太前列。香港有5所高校位列世界大學100強,擁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醫學、數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走在全球前列。而且,香港擁有高度開放的科研體系,是國際創新資源聚集與協作的重要窗口。香港可為內地企業開展聯合研究、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對接國際創新資源、深化自主創新提供平台。

  與此同時,作為助推“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撐,金融領域的進一步開放也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了新的機遇。2020年5月,人民銀行等四部委發佈《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出“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允許跨國企業在資金池內實現本外幣按需兑換”,表明資本項目開放的步伐正在加速。以粵港澳地區為試點的金融開放格局的形成,將在很大程度上擴寬人民幣在跨境商貿中的使用空間。

  “國際大循環”增加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場景和粘性

  在推進跨境結算與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相結合的舊有模式下,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受投機需求的影響而呈現出了一定的反覆與波折。歷史經驗表明,只有依託堅實的人民幣需求基礎,人民幣國際化才是可持續的。因此,加快形成以人民幣貿易為紐帶的全球經濟產業佈局,增強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粘性是人民幣國際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國際大循環”下的產業鏈、供給鏈優化配置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契機。

  在貿易層面,伴隨着跨境貿易量的增加,人民幣的實際使用需求增大,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也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內地企業與絲路國家跨境貿易的蓬勃發展,使得內地企業與境外主體的產業鏈條得以不斷融合與深化。這其中,內地經香港與絲路國家的轉口貿易佔據了內地企業與絲路國家跨境貿易的半壁江山。在與絲路國家的貿易中,進出口商均可通過香港的支付系統進行人民幣貿易結算。香港在降低貿易結算過程中匯兑成本、規避匯率風險、深化本幣優先等諸多方面正發揮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在投資層面,內地企業在絲路國家的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建設項目中存在巨大的投融資需求。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香港推出了全球最多元的人民幣投資、融資和風險管理產品以滿足“一帶一路”建設中多樣化融資需求,為推動人民幣計價結算提供了良好契機。

  在金融層面,香港外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內接“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便利性工具,是連接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重要通道。作為高度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也是全球公認的世界級銀行機構樞紐和亞洲主要的資產管理中心。特別是香港國安法的實施,使得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穩固。過去一年的財經數據顯示,“滬港通”和“深港通”北向每日平均成交金額較香港國安法實施前增加了逾九成;“債券通”北向通每日平均成交額亦較過去一年增加了超過三成。當前的香港,在要素彙集、支付結算、資金融通、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諸多金融領域均保持着領先地位,豐富的金融產品門類和足夠的市場參與者,可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人民幣計價的應用場景。

  還要看到,香港可以憑藉其全球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成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升全球話語影響力的重要抓手。香港在亞洲金融體系的中心位置,對於拓展中國經濟對外循環的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新發展格局下人民幣國際化的香港作用

  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時代背景正發生着深刻變化。現階段,亞洲地區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本盤之一。而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亞洲地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將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加強人民幣產品和服務創新。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樞紐,香港擁有存款金額最高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數目及種類最多的人民幣證券及衍生產品、效率極高且連接世界的跨境人民幣付款及結算系統。未來,香港還將進一步加強在人民幣產品和服務領域的創新。一是不斷髮展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提供安全、高收益、流動性好的人民幣金融資產;二是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兩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設計和開發“跨境理財通”“債券通”“南向通”等以人民幣計價的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產品;三是在香港建設亞洲的國際中央證券存管機構,為人民幣計價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提供結算、託管、交收服務。

  要健全境外人民幣迴流機制。現階段,內地的資本賬户沒有完全開放,境外積累的人民幣無法流回境內市場進行投資。香港需要健全境外人民幣迴流機制,通過設置有吸引力的投資產品和流通性良好的交易渠道,推動人民幣在岸、離岸市場形成良性循環。一是推出更多的人民幣買賣證券和各類搭配於人民幣投資組合及風險管理的回購工具、人民幣衍生品工具,提高人民幣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比重。二是推動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增強人民幣資產間轉換能力,加強與其他重要資產如黃金、石油等貴金屬和大宗商品貿易的聯繫,增加人民幣資產與商品資產的轉換能力。三是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的渠道,優化“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安排,整合人民幣跨境清算通道,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效率,進一步促進在岸與離岸市場之間的人民幣流通。

  要加快建立跨境數字人民幣支付網絡。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可應用於境外旅遊、生活、消費等多個場景。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不僅使得整個跨境支付的過程更加經濟、安全,還可以提高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度和認可度。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消息顯示,當前香港正在與內地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將通過發展金融基礎設施,提供多幣種、多層面的平台,把支付系統與周邊地區及國際系統聯網,搭建跨境數字人民幣支付網絡。跨境數字人民幣支付網絡的建立可拓展人民幣在跨境商品和服務貿易中結算計價的基礎性需求,同時有利於促進支付體系的多元化,成為人民幣在國際使用中的支柱支付平台。(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李俊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40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港可在新發展格局中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