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誰先帶的頭,量化和指數增強一夜之間火了。
最早是有媒體稱,A股連續幾十個交易日成交額過萬億,中間有50%的交易量來自量化,一時引起市場譁然。
然後各家基金公司的量化基金經理開始出來路演,告訴大家,今年的中證500量化指數增強產品收益很高,於是,指數增強產品又被市場高度關注了一波。
而輿論的熱度過去之後,開始有專業人員發表觀點否定鉅額成交量來自於量化交易。同時,亦有投資者冷靜思考了之後恍然發現:“如果今年有能力選中高收益的指數增強產品,那為什麼不選一個新能源基金,畢竟,收益高的新能源基金到現在已經翻倍了,而指數增強產品,未來並不一定保持同樣的增長。”
指數增強很火熱,但要小心被誤導
説到底,中證500指數增強產品的核心收益來自跟蹤的指數。但實際上,從今年3月行情最低點開始算,到8月初,中證500指數的收益還不如創業板指。
如果投資者真的傾向投資指數,至少在8月之前,中證500指數增強可能算不上一個多麼亮眼的投資標的。
只是,對於基金公司和要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券商們來説,這是一個抓住熱點做營銷的好契機。
例如近日,中金財富就宣佈,其公募基金投顧服務“A+基金投顧”已正式上架“300加力”和“500加力”指數增強類組合,這兩隻產品底層配置的資產就是指數增強基金。
據中金財富介紹,這兩個組合在底層設計上首先通過定量加定性的方式進行指數增強基金產品的篩選,看重超額收益創造能力以及勝率能力,而在組合構建方面,注重考察產品間的相關性,以降低單一管理人策略失效的風險。
同時,這也是中金財富首次推出類似的指數型基金投顧產品,目前業內還沒有同款。雖然目前市場上的基金投顧產品中,有一些組合配置了指數增強型基金,但從持倉產品明細來看,基本以主動管理型資產為主。
此外,各家基金公司也紛紛科普什麼是指數增強、量化策略是怎麼做的、因子是怎麼選的,卻似乎有意讓基民們“遺忘”:指數增強產品的主要收益來自於跟蹤的指數。
但是,指數增強產品收取的管理費卻遠高於指數ETF。例如根據天天基金的數據,南方中證500ETF管理費率是0.5%每年,而富國中證500指數增強的管理費率是1%每年。
而目前有些撰寫指數增強產品的文章,卻將指數增強產品的管理費率與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費率做對比,看起來似乎“好划算”,但這種將兩種核心收益來源不同的產品序列對比,是基民要注意的“營銷陷阱”。
此外,基金公司們推廣指數增強類產品,算是可以彌補大多數基金公司們對錯失ETF賽道的遺憾。由於ETF賽道一旦掌握了市場先機,後來者就很難再分市場,但指數增強產品不一樣,相較同行更高的收益率,即是基金的賣點,亦不擔心佈局早晚的問題,錯失掉的ETF市場,完全可以由指數增強產品來補上。
對基金公司來説,這是一個不錯的生意。
量化很香,但要小心“黑箱”
與指數增強同步火起來的,還有量化策略。簡單來説,指數增強中,增強的那部分選股和交易,可以由人工來完成,也可以寫程序來完成,而由於投資行業應用計算機工具已經較為普遍,因此多數指數增強產品也可以稱為量化產品,來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不過在量化指數增強產品被關注之前,私募行業所説的量化產品更多指的是加對沖的市場中性產品,或者用量化選股交易的產品,最近‘量化’和‘指數增強’這兩個詞比較火,某種程度上,公募所説的量化產品,就是它們的量化指數增強產品。”有私募從業者稱。
但實際上的量化策略顯然不是那麼單一。
量化策略,簡單理解,就是用計算機從海量數據裏面篩選出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及因素,這被稱為影響股價變動的“因子”,並用有效因子構建數學模型,代替人為主觀判斷,制定投資策略。
而量化策略的分類。按投資標的分,可分為量化股票策略、量化CTA(期貨)策略;按投資策略分,可分為市場中性策略、單邊策略、其他策略。
從下述分支圖看得出來,指數增強只是其中一個小分支。
圖片來源:格上研究中心
而這樣複雜的量化策略,往往出現在私募、而非公募中。
開源證券魏建榕團隊稱,私募量化限制較少相對更加靈活,包括可以對股票底倉和可轉債進行日內T+0交易,還可以靈活使用股指期貨或期權進行對沖。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受到限制較多。
實際上,量化策略與主動管理最主要的差異在於,量化產品的業績更易歸因,選股、交易行為都有一套可解釋的數據模型。
目前,市場上各家基金的中證500量化指數增強產品的收益並不相同,除了指數本身帶來的β收益,增強的那部分收益則是各個基金經理按照自己的模型實現的。
只是,如何實現超額收益的模型,目前並沒有哪個基金經理站出來講。“因為量化模型的大忌就是,不能講得太細,講得太詳細就很容易被別人抄走。”前述私募從業者稱。
例如今年中證500指數增強產品中超額收益最高的博道中證500增強,其基金經理楊夢並未公開拆解過其增強部分的收益來源,在基金中報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中,也是通篇對於宏觀環境的判斷,對基金本身增強部分並未説明。
從這個層面來説,指數增強產品並不會比主動權益類產品“透明”到哪裏去,而那些模型正如一個個“黑箱”擺在投資者面前。反而是過去長時間,主動權益類的基金經理們在季度報告中與基民們溝通的更多一些、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判斷表露得更顯著一些。
盲目衝進指數增強產品或者説量化產品中的投資者們,需要小心,今日的超額收益可能是明日的風險來源。當模型失效,其帶來的超額收益也就不復存在,甚至可能是虧損的最大來源。
畢竟,投資界流傳一句俗語——盈虧同源。
而目前,市場上幾乎沒有基金經理或者基金公司,告訴投資者們什麼情況下模型會失效。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