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撤日報」上投摩根QDII基金:累虧百億,憑啥收1.8%管理費

編者按:

國辦近期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鼓勵證券、基金、擔保等機構進一步降低服務收費。面對長期業績表現欠佳的產品,基金公司是否應該降低管理費費率?

上投摩根是國內最早佈局海外投資的基金公司之一,其旗下已成立10只QDII基金,其中3只已運營十年以上。

統計顯示,從成立到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這3只QDII基金累計虧損超過100億元,累計共收取了超24億元的管理費。若加上託管費、服務費等支出,投資者累計承擔的總費用接近40億元。

這三隻產品年管理費率均為1.8%,不僅在上投摩根在管產品中最高,在全行業中也位居前列。

公募基金為投資者創造價值的同時收取合理的管理費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但是,長期業績差的產品,收取高達1.8%的年管理費是否合理?

上投摩根旗下也有多隻業績較好的基金費率為1.5%甚至低至1%以下。作為一家在業界頗具聲望,立足於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的基金公司,上投摩根為何遲遲不降低這幾隻基金的管理費率?

上投摩根亞太優勢:成立以來累計虧損超100億元,收取23億元管理費

截至2022年9月21日,上投摩根旗下共有10只QDII基金。其中上投摩根亞太優勢、上投摩根新興市場及上頭摩根全球天然資源成立已超過十年。

數據顯示,公司規模最大的QDII產品為上投摩根亞太優勢。該基金成立15年來收益率為-17.87%,截至2022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超100億元。

「回撤日報」上投摩根QDII基金:累虧百億,憑啥收1.8%管理費

作為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之一,上投摩根亞太優勢曾創下首日認購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歷史記錄。然而,隨着基金淨值的一路下跌,投資者選擇“用腳投票”。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的規模已經從最初的近300億元,跌落至25.43億元左右,規模縮水超九成。

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累計收取的管理費已超過23億元,累計總費用更是達到38億元。

「回撤日報」上投摩根QDII基金:累虧百億,憑啥收1.8%管理費

近期披露的2022年中報顯示,上投摩根亞太優勢當期虧損近3.45億元,在上投摩根基金QDII產品中虧損額最多。該產品在2021年虧損亦接近4億元。

截至2022年9月19日,基金單位淨值僅為0.8153元。此外,過去的近十五年間,基金從未分過紅,這意味着成立時認購的投資者,若期間沒有申贖持有至今,虧損仍超過一成。

業績雖差,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在2022年上半年共收取管理費2424萬元,在公司所有基金中排名第5(初始基金口徑),仍然是上投摩根重要的收入來源。

三隻業績欠佳QDII產品,管理費率達1.8%

值得關注的是,上投摩根亞太優勢並非公司旗下唯一長期業績欠佳的QDII產品。

數據顯示,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資源成立十年以來基金總回報為-9.77%,排名11/13。2011年成立的上投摩根新興市場最新淨值也在1元左右徘徊。該基金成立以來共計收取1468萬元的管理費,累計虧損約0.34億元。

而上述3只QDII產品管理費率均達1.80%,不僅在上投摩根旗下產品中最高,在整個公募QDII基金市場也位居前列。

「回撤日報」上投摩根QDII基金:累虧百億,憑啥收1.8%管理費

統計顯示,上投摩根旗下成立十年以上3只QDII產品自成立至2022年6月底,累計虧損超過100億元的同時,共收取了超24億元管理費。若加上託管費、服務費等支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末,這3只QDII基金累計總費用接近4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基金上下游的費用支出最終皆由投資者“買單”。由歷史累計利潤、費用對比圖表可見,自2007年以來,儘管累計利潤為負,上投摩根依然靠這些基金實現“旱澇保收”。

2022年5月,證監會發布的《優化公募基金註冊機制 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機構監管情況通報提到,對存在管理能力弱,產品中長期業績持續表現差等基金管理人可能採取審慎性措施。9月,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鼓勵證券、基金、擔保等機構進一步降低服務收費。

在公司官網上,上投摩根的介紹語是“通過持續、出色的的專業投資能力為投資者實現長期、穩健可持續的財富管理目標”。面對公司QDII產品的長期業績表現,基金公司是否應該降低管理費費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7 字。

轉載請註明: 「回撤日報」上投摩根QDII基金:累虧百億,憑啥收1.8%管理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