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第五屆進博會)專訪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我們對“中國機遇”有切身感受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財經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王恩博)“150年來,我們對‘中國機遇’有着切身感受。”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聊起了這家德國企業與中國長達一個半世紀的“交情”。

  西門子最早在中國開展經營活動可以追溯到1872年。整整150年前,西門子向中國提供了第一台指針式電報機。1985年,西門子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全面合作備忘錄,成為率先對華開展深入合作的外國企業。

  時光飛逝,如今西門子在華已擁有超過3萬名員工、超過40家運營企業和20個研發中心。中國更成為西門子重要的採購市場,擁有超過6000家活躍供應商。用肖松的話説,中國是一個開放、包容而龐大的市場,為各種各樣的參與者提供了發展機會,也為創新技術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而連續五年舉辦的進博會,正是讓這些機遇落地發芽,進而成長壯大的重要平台之一。此前四屆進博會西門子從未缺席,其展示的創新科技受到極大關注,有的已在各行各業切實落地。

  肖松注意到,自2018年舉辦以來,進博會已迅速發展成為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樑,同時也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深度融入中國發展,共享“中國機遇”,共建世界多邊貿易體系的高效平台。

  “通過參加進博會,我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企業對於創新的巨大熱情。”他向記者介紹,今年連續第五次赴約,西門子不僅將全面展示其在智能製造、智能基礎設施、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數字化創新成果,還將面向中國市場首次發佈開放式數字商業平台西門子Xcelerator,助力不同行業和規模的中國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和價值共創。在綠色交通領域,該公司也將展出最新成果——氫動力列車Mireo Plus H。

  從上述參展創新成果延伸開來,數字化和低碳化“雙輪驅動”,正是西門子洞察到的中國高質量發展機遇所在,並將成為該公司未來在華髮展支點。

  以數字化轉型為例,肖松認為,這是中國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方向,也是中國製造業提升全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他注意到,《“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重點行業骨幹企業初步應用智能化,70%的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推進智能製造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而在積極穩妥推進“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中國亦擁有發展綠色創新技術和新一代商業模式的理想土壤,這為西門子等企業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肖松透露,在低碳化領域,西門子正積極落實“零碳先鋒計劃”,不僅加速自身運營的減碳,還致力於到2025年賦能超過500家重點供應商和數十個行業的上萬家客户節能增效,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儘管疫情等因素帶來的挑戰尚未遠去,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確定性,讓肖松對於中國經濟和“中國機遇”仍然充滿期待。

  “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讚賞中國倡導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堅定實施改革開放,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肖松表示,即將舉辦的第五屆進博會,正是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又一例證。

  面向未來,肖松相信,中國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持續優化支持企業發展的營商環境,不斷挖掘市場潛力,將吸引更多外部高端資源加速向中國聚集,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