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意 圖
又一家紅籌企業準備“叩開”科創板的大門。
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格科微(全稱GalaxyCoreInc.,即“格科微有限公司”)已遞交了科創板的上市申請。據悉,公司註冊於開曼羣島,屬於紅籌企業,中金公司擔任其上市保薦機構。
此次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公司計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97億股,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或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5%。
截至發稿,格科微成為繼華潤微、中芯國際後科創板迎來的又一家紅籌企業。
眾多“明星”股東
據悉,格科微於2003年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主要辦公場所位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境內主要的經營實體為格科微上海。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Uni-skyHoldingLimited系公司的控股股東,合計持有公司61.15%的股份,而Uni-sky的主營業務為對外投資,由趙立新全資持股。作為格科微的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趙立新合計控制61.15%的股份;此外,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裁曹維通過Cosmos間接持有1.75%的股份,兩人系夫妻關係,共同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作為一家設立於境外開曼羣島的紅籌企業,公司股票將以美元為面值幣種、以人民幣為股票交易幣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進行交易,每股面值為0.00001美元。
自2007年以來,格科微共進行了3輪融資,目前已完成了A-2輪融資。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的股東背景中有着許多市場熟悉的面孔。
2013年,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認購了格科微A-1輪優先股,投資總額為340萬美元;2020年3月,格科微開展了A-2輪融資,按照每股2.8美元的價格向上海橙原、杭州芯正微等20名投資者發行優先股。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天眼查瞭解到,上述20名投資者中,小米長江系小米產業投資(歸屬小米集團)和武漢光谷產業投資基金共同持股;股東深圳TCL由TCL集團持股,另一位股東聚源聚芯持有格科微0.64%的股份,前者由國家大基金持股45.09%、中芯國際間接持股31.63%。
擬募資69億
公開信息顯示,格科微屬於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CMOS圖像傳感器和顯示驅動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
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領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移動支付、汽車電子等領域。
根據申報稿,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下稱“報告期”),格科微實現營業收入19.67億元、21.93億元、36.9億元、12.48億元,其中,主營業務之一的CMOS圖像傳感器給公司貢獻了80%以上的收入;對應淨利潤分別為-871.7萬元、5億元、3.59億元、1.97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079.69萬元、1.07億元、3.35億元、2.11億元。2018年公司淨利潤增幅遠超過收入增幅,並實現扭虧為盈。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4.03%、46.07%、91.01%及59.53%。其中,2019年的負債率高達91%。
據悉,2019年8月,公司按照每股2.006美元的價格向Hopefield、WaldenV等股東開展股權回購,公司當年應付股權回購款大幅增加(應付款項7.92億元),導致流動負債增加,資產負債率較高;今年年初,公司完成A-2輪融資後資產負債率已有所下降。
此次申請科創板上市,格科微計劃募集資金69.6億元。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目前的一眾科創板企業中,格科微的募集資金總額僅次於中芯國際、中國通號、鐵建重工,排名第四位。
訴訟進行中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還存在一起正在進行的知識產權糾紛。
申報稿中披露,矽創電子分別在中國大陸及中國台灣地區向格科微上海提起訴訟,主張格科微上海包括GC9304、GC9305、GC9306、GC9306S、GC9307在內的相關顯示驅動芯片產品侵犯了矽創電子的專利權。
公開信息顯示,矽創電子(全稱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系以液晶驅動功能為核心技術的IC設計公司,為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宣告矽創電子的相關專利全部無效,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撤銷了上述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格科微上海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維持國家知識產權局做出的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該案尚在進行中;在中國台灣地區,矽創電子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尚在進行中。
根據數據,涉訴產品在2017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金額分別為1.95億元、2.27億元、1.8億元、3747.73萬元,佔公司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3%、10.35%、4.87%和3%。此外,格科微上海可能被判令支付約840萬元的侵權賠償金和相關費用,並被要求停止侵犯其專利權。
那麼,上述訴訟是否將對公司的經營造成較大影響,以及公司將採取何種措施來應對?
帶着上述問題,記者向格科微發去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