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煤炭價格上演了“過山車”行情:中國沿海電煤採購價格指數從3月初584元/噸,一路波動上行至10月中旬的1528元/噸;與此同時,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一度衝高至1982元/噸,環渤海港口現貨報價甚至突破了2500元/噸。2021年10月下旬後,在政策密集調控下,煤價逐漸迴歸合理水平,但仍較2020年有大幅升高。
在此背景下,2021年煤炭企業經營業績普遍大增。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1月22日,已有12家煤炭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11家公司淨利同比增加,9家淨利最高增幅超過100%。
2022年,行業高景氣度能否持續?業界預計,2022年煤炭供需將進一步迴歸平衡,全年煤價總體趨穩,行業將在轉型升級中尋求新突破。
煤炭價格上漲 煤企普遍預喜
受煤價上漲等因素影響,2021年煤炭企業經營業績大增。
中煤能源2022年1月14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淨利潤117.7億元至143.8億元,同比增長99.4%至143.6%。晉控煤業預計2021年歸母淨利潤為48.68億元左右,同比增加455.84%左右。山煤國際2021年預盈45億元至50億元,同比增長444.14%至504.59%。靖遠煤電預計2021年淨利潤為7.2億元,同比增長61.78%。
對於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上述公司均指向了“煤炭市場價格持續上漲”。據新集能源披露,商品煤2021年全年綜合售價622.97元/噸,同比上漲192.11元/噸。新集能源預計2021年實現淨利潤為24.29億元,同比增長186.7%
安源煤業也表示,受市場條件影響,煤炭價格在年中出現持續上漲,商品煤綜合價格同比明顯提高,公司全年商品煤毛利同比增加100%。公司預計2021年盈利5000萬元至6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此外,晉控煤業還透露,2021年公司通過建設智能化礦井,推廣小煤柱開採,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強化經營管理,為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帶來較大增長。
國內最大煤企國家能源集團也於2022年1月21日宣佈,2021年完成煤炭產量5.7億噸,同比增長8.3%;煤炭銷量7.7億噸,同比增長8.8%。與此同時,國家能源集團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7%,淨利潤同比增長7%。
供需迴歸平衡 煤價預計趨穩
進入2022年,全球第一大煤炭出口國印尼宣佈“禁止煤炭出口”。受此消息影響,國內動力煤期貨價格出現波動。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國外政策變動短期衝擊煤炭供給端,但長遠來看,我國煤價並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原因在於:其一,來自印尼的煤炭進口量佔我國消費總量有限。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前11月生產原煤36.7億噸,進口煤炭僅2.9億噸,其中印尼煤佔煤炭供應總量僅4%。
其二,近期煤炭保供政策仍在執行。以國家能源集團為例,2022年1月1日至12日,該集團自產煤完成2109萬噸,同比增長8.7%,其中6日、7日自產煤量單日分別為186.2萬噸、187.3萬噸,高於歷史同期水平。
“由於煤炭庫存高企且近期煤炭保供政策仍在執行,預計一季度煤價上漲幅度有限。”上述人士表示。
對於今年煤炭市場的行情走勢,中信證券分析師祖國鵬認為,預計2022年煤炭景氣雖有波動,但依然維持高位。
“2022年或是煤價向中期均衡價格迴歸的一年。”祖國鵬介紹,在經歷了2021年需求大幅增長後,預計2022年工業用電及地產政策對煤炭需求依然有支撐,行業或呈現供需雙旺的格局,但會從極端的供給緊張迴歸供需平衡。2022年,動力煤市場均價或回落至每噸850元至900元的水平,同比降幅在12%至15%,但絕對價格依然會維持高位。
面向“雙碳”目標 煤企紛紛求變
2021年9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在此背景下,煤炭行業和企業將如何發展?這從行業龍頭密集更名中,可略窺一二。
2021年12月7日,兗州煤業披露稱,公司名稱由“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兗礦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隨後宣佈,未來5年至10年將佈局綠色礦山、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智慧物流五個產業發展方向。其中,高端化工新材料方面,公司力爭5年至10年化工品年產量2000萬噸以上,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工品佔比超過70%;新能源方面,將推進風電、光伏及配套儲能等新能源產業項目開發建設;力爭5年至10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氫氣供應能力超過10萬噸/年。
露天煤業2021年11月18日披露,為適應產業結構調整需求,公司將名稱變更為電投能源,由之前的煤電鋁傳統能源提供商向綠色電力方向轉型。據瞭解,截至2021年11月,公司擁有4600萬噸褐煤產能、120萬千瓦火電和86萬噸電解鋁產能。此外,公司新能源併網規模為1.6吉瓦,在手和規劃訂單約5.3吉瓦。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雙碳”政策下,傳統煤炭企業商業模式、發展理念在不斷更新變化,更名、轉型也相應會帶來估值的變化。
此外,中國神華、陝西煤業等龍頭公司還出台煤礦智能化發展規劃,加大智能化投入。其中,中國神華計劃到2025年,公司煤礦全部實現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