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還能愉快地涮火鍋、嗑瓜子、喝奶茶嗎?可能得做好多花些錢的準備。近期,多家食品龍頭企業發佈提價公告,油鹽醬醋、速凍食品等日常消費品均有涉及。
比如,洽洽食品表示,對公司葵花子系列產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產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整,各品類提價幅度為8%至18%不等;安井食品決定對部分速凍魚糜製品、速凍菜餚及速凍米麪製品的促銷政策進行縮減,或對經銷價進行上調,調價幅度為3%至10%不等;加加食品將對加加醬油、蠔油、料酒、雞精和醋系列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至7%不等,新價格於11月16日正式執行。
不僅在國內,國際食品巨頭也在紛紛提價。比如,美國零食業巨頭億滋國際表示,旗下的奧利奧餅乾等產品可能從明年開始提價7%;麥當勞表示,將上調美國餐廳的菜單價格,以跟上成本快速上升的步伐。
食品企業為何開啓漲價“蘿蔔蹲”模式?從有關公司發佈的公告來看,原輔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是主要原因。部分公司還表示,調整產品價格是為了更好地向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促進市場可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受此影響,國內石化、煤炭、金屬等行業價格較快上漲,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也漲幅明顯。10月份,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受調查製造業企業比重超過七成,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業比重近四成。在體現生產領域價格的PPI漲幅整體呈擴大趨勢的同時,體現消費品價格的CPI卻仍保持低位運行,上游與下游價格的“一高一低”之間,“剪刀差”近期持續擴大,企業承受着較大的成本壓力。
對於部分食品消費品的價格上漲,需要客觀看待。首先要看到的是,下游企業提高產品價格,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於自身市場定位、發展目標、成本管理等做出的自主選擇。當然,漲價是否為企業應對成本上漲的最優或唯一選項,最終還要看消費者買不買賬。
部分食品消費品的上漲,是否意味着通脹的到來?並非如此。一般來説,人們對於自己經常消費的商品或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動感受較為明顯,這也是油鹽醬醋等商品調價引起較高關注度的原因。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我國CPI的構成中包括食品煙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八大類、268個基本分類,其中既有價格上漲的商品,也有價格下降的商品。比如,10月份鮮菜價格同比上漲,但豬肉價格則在下降。10月份,CPI同比上漲1.5%,其中新漲價因素影響有所擴大,但整體仍繼續運行在温和區間,全年物價預期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穩物價是宏觀調控重要目標。今年以來,我國持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特別是今年我國糧食豐收已成定局,居民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給充裕,可以有力支撐居民消費價格平穩,不形成通脹趨勢。但也要看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目前仍然保持高位,對於上游漲價向中下游的傳導未來如何表現,仍需保持密切觀察。下一階段,要繼續多措並舉防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向供應鏈下游傳導,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穩價,保障好低收入羣體的基本生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