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盤點 | 消費電子篇:技術不死
疫情困擾下的 2020 年,技術並沒有停下它發展的腳步。
過去十年來,人類所建立起來的技術體系,在這場疫情中發揮出獨特的力量。它可以是依託大數據構成的防控工具,可以是基於高速網絡、線上平台實現的遠程教育和協同辦公,也可以僅僅像智能手機一樣,作為連接彼此的工具。
▲ 圖片來自:Jakarta Post
2021 年也是新十年的開端,消費電子產品還會朝着什麼方向發展?整個行業的硬件又將從疫情中獲得怎樣的啓發?
希望我們能夠從過去這一年的技術演變中,展望未來,抓住新的可能性。
手機業是基礎,也是核心2020 年的智能手機行業,可以説是內憂外患的一年。
對內,主流廠商已經悉數走進 5G 賽道,但華為的黯然短暫退場,也給了其它市場競爭者以空隙,催生了手機市場的新一輪洗牌。
在外,智能手機的同質化現狀已持續多年,外加疫情對消費慾望的打擊,如何讓增長為繼,成了每一家廠商的新命題。
出色的產品,仍然是硬實力比拼的核心。不管是另闢蹊徑的外觀設計,爭奇鬥豔的摺疊屏幕,還是先人一步的性能配置,追求新技術基本成了每家廠商的共同選擇,也是它們得以繼續留在牌桌上的籌碼。
市場和用户也在進一步走向細分。如今,蘋果得一次性發布四台 iPhone 12,覆蓋不同價位,才能覆蓋足夠多的人羣;而在 Android 陣營,「中杯、大杯、超大杯」關鍵字,也貫穿了一整個 2020 年。
▲ 圖片來自:Apple
可以預見的是,面朝 5G 時代,手機將不再是競爭者們唯一會關注的領域。
從門檻最低的耳機、音箱、手錶,再到電視、筆記本電腦乃至是各類智能家居,構築生態,連接萬物,進而佔領用户心智,已經成了業界共同的選擇。
但手機依舊是最難被撼動的一環。它是移動支付、出行方式的承載,也是疫情之下,健康碼體系普及的必要條件。
當人人都擁有手機,傳統也會悄然邁向互聯網化,誰又能離開它?
被顛覆的芯片早幾年,微軟、高通都曾在 Windows 筆電上嘗試過 ARM 架構的芯片,但不管是兼容性還是性能,成果都不理想。
2020 年,蘋果讓現狀發生了變化。以新 M1 芯 MacBook 為代表的新一批 ARM 架構電腦,在傳統 X86 陣營面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同時也撼動了桌面領域最強大的 Wintel 聯盟。
▲ 圖片來自:Apple
要不了多久,芯片產業很可能會迎來一個轉折點:今後,像蘋果 A 系、高通驍龍等處理器,不僅會服務於智能手機,同時也會成為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的核心,改變它們的外觀和性能,甚至是滲入到與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中。
底層架構的巨大變化,還預示着一種新的可能:軟件業的完全融合。
傳統的桌面軟件,都是建立在電腦之上的,這樣確保了微軟、英特爾對於 X86 生態的壟斷,但如今,智能手機和應用商店模式則重新定義了我們的軟件使用習慣,ARM 生態的逆襲已經不可避免。
當平台間的隔閡被打破,「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願景就會成為現實。那麼今後我們所説的軟件業,可能就不再會區分移動或桌面,而是會演變成雙端同構、數據自由流通的理想狀態。
問題就在於,誰將決定今後我們數字消費品的「心臟」?或許這不僅是 ARM 與 X86 之間的架構之爭,更會在未來,成為整個半導體產業間的博弈。
不再沉寂的個人電腦一場疫情,數個月的居家隔離時間,讓原本停滯不前的 PC 換機需求得到了充分釋放,也讓個人電腦市場,實現了過去十年來最大幅的增長。
這也讓我們重新意識到電腦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後疫情時代不可替代的地位。
▲ 圖片來自:TechRadar
人們不是不願意用電腦了,編輯文檔,製作 PPT,開發軟件,只要涉及到複雜的多任務處理,電腦始終是比手機、平板優秀得多的生產力工具。
但固化的工作流,多年未變的使用場景,也讓這個品類陷入到「夠用就好」的矛盾中。一台三四年的電腦只要不出故障,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辦公任務,那麼就沒有更換的必要性。
至於更快的性能?更好看的外觀?從過往幾年的市場來看,這些漸進性的小升級,從來都沒能説服足夠多的消費者買單。
但居家辦公、網課學習不一樣,對於家裏本身就沒有配備電腦的人來説,這是一次從無到有的過程。尤其是當遠程協作逐漸成為長期存在的模式後,原本有意無意的選擇,最終也演變成急迫的需求。
關於傳統電腦的存在和定位,疫情後我們已經獲得了一個更明確的答案。以創新品的角度來看,PC 可能是無趣的,但作為一個工具,一個消費內容載體,個人電腦仍將長期存在,並未來可期。
一環之下的家庭健身如果你要找一款 2020 年爆火的電子產品,任天堂 Switch 的健身環肯定榜上有名。
嚴格意義上説,我們應該把它放在 2019 年的回顧中,但疫情的到來,健身房的關閉,讓它成功地搭上了家庭健身的快車道,成為了 2020 年上半年的「最佳理財產品」。
一些人不解,實現健身訴求的遊戲並非只有健身環,為什麼偏偏是它出圈了?可高人氣的背後,始終還是離不開過硬的遊戲素質。
▲ 圖片來自:Nintendo
這款產品的製作人河本浩一,本來是標準的「宅男」,但由於長期久坐導致身體疼痛,它才打算開發一款遊戲,能「在玩的過程中順帶把運動做了」,由此誕生出集「RPG 角色扮演、體感交互、健身」三者於一體的《健身環》遊戲。
「宅運動」的背後,也讓家庭健身一躍成為了新的風口。從最普通的瑜伽墊到筋膜槍的熱銷,到 Peloton、Apple Fitness+ 這類以「智能硬件 + 內容服務」的健身平台興起,健身需求飛速增長的背後,新一輪客廳爭奪戰也即將打響。
但對用户來説,或許只需關心一件事:如何把健身真正堅持下去,而不是隻停留在三分鐘熱度上。
虛擬能否填補現實談了數年的虛擬現實,疫情之下面臨着一個全新的挑戰:
「我們能否藉助 VR、AR 設備,構建出完全基於線上的溝通空間?」
當世界處於被封鎖、被隔離狀態下,一個沉浸式、完全立體的虛擬平台本來就是最好的替代品。它可以讓孤立的個體重新連接,完成寫協作,並填補娛樂或商業的空白,寄託人們的情緒。
可現有的技術,未能讓我們離這樣的未來更進一步。
▲ 圖片來自:Skyword
VR、AR 頭盔們依舊笨重,昂貴,且體驗參差不齊,至於在「連接人與人」這點上,去年出現的《動物之森》遊戲,似乎成了一個比大部分虛擬平台都更有價值的溝通媒介。
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套用在「機器人取代人」的話題上,我們談論這個命題也有多年,而疫情本該是它們大展身手的最好機會,可從結果來看,大部分工廠、餐廳、商超的重啓,最終還是得靠人來完成。
2020 年的 VR 並非毫無成績,《半衰期:愛莉克斯》的出現,就證明虛擬現實技術在交互和敍事能力上的無限潛力;而 Facebook 推出的第二代 Oculus Quest,也憑藉百萬銷量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這些都是 VR 持續進步的徵兆。
前幾年,分析機構 Gartner 提過一個「技術成熟度曲線」的概念,指的是一項新技術在出現後會被輿論炒至頂峯,之後就是泡沫破滅跌入低谷,至於它能否成功迴歸主流視線,則取決於後續產品的迭代,以及技術本身能否帶來真正的價值。
或許現在的 VR、AR 設備,就處於這條曲線的復甦前期。我們希望它能成為真正有用的技術,而不是隻能當一個技術過客。
買不到的次世代2020 年,遊戲玩家們收穫頗豐。索尼和微軟先後發佈了 PS5、Xbox Series X,標誌着主機遊戲行業正式邁向新世代,而英偉達的 RTX 30 系顯卡,也為全新的安培架構拉開了序幕。
8K 分辨率,超高幀率,光線追蹤,AI 算力輔助,這些都是過去一年遊戲新硬件們所強調的關鍵詞。儘管現代電子遊戲的畫面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但「還原現實」的軍備競賽,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 圖片來自:Wired
不過在今年,這些新產品還遭遇到一個共同的問題:嚴重的缺貨,以及不必要的溢價。
由於半導體產能因疫情受到擠壓,不管是新上市的遊戲主機還是顯卡,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
廠商也沒來得及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畢竟,疫情影響了半導體產業鏈,供貨必定會受限,但就和傳統電腦的復甦一樣,用户端對遊戲機、電腦等娛樂設備的需求提升速度,卻遠超業界預期。
大家希望獲得最好的客廳娛樂,最終卻發現自己有錢沒處花,當「售罄」、「無貨」變成一種常態,自然是頗有怨言。
這可能也是市場雙方都最不願看到的結果了 —— 開發商擁有好產品,用户表達了購買意向,可偏偏就是在最基礎的製造環節掉了鏈子。如何處理好供應鏈,以及準確預估自己的潛在消費羣體,仍然是每一家硬件廠商需要重視的。
5G,還不夠好每一代移動網絡升級,都會帶來新的使用場景。
如 2G 催生出短信,3G 催生出上網衝浪、郵件收發,4G 催生出移動互聯網生態一樣,5G 會帶來什麼?疫情期間不斷增加的遠程協作服務,以及在線平台,就已經預示了即將到來的趨勢。
這也是基礎網絡進步的意義。它會孵化出新的服務,新的場景,以及新的流量,進而形成一個之前從未有過的產業生態。
但很顯然,關於「5G 帶來什麼」的問題,手機廠商和運營商給出了很高的期望,現有的成果卻遠未讓用户滿意。
▲ 圖片來自:PageOne
場景端的進展依舊是緩慢的,VR、雲遊戲、工業物聯網這類最需要 5G 的領域仍在緩慢迭代中,觀看在線視頻,聯網玩遊戲,以及叫車、外賣等手機功能,依靠 5G 確實能獲得更好一點的體驗,但也相差不大。
就連網速,也沒有到達「幾秒之內下一部全高清電影」的設想。在毫米波尚未走向商用的現在,我們現在用到的「Sub-6」版本 5G,更像是一個「4G+」產物,不管是速率,連接數還是時延,暫時都支撐不起更美好的設想。
要想看到移動網絡革新的到來,我們可能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當口罩變身可穿戴設備口罩走向智能化,電子化,可能是過去這一年裏,最意料之外的「技術升級」。
這也是社會需求推動技術進步的最典型例子,只有當口罩成了和手機一樣的隨身之物後,人們才意識到它存在的諸多不足。
▲ 圖片來自:CLIU Mask
新變化大多都是基於現有口罩的不足所做的改進,比如説選用新材料製作出透明外觀,讓佩戴者在相互交流時也能看清對方的表情,或是讓口罩獲得空氣過濾,通風,甚至是自動消毒的功能,從原有的「一次性耗材用品」,向「智能呼吸器」的定位轉變。
但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掛上「智能口罩」名號的產品,都屬於概念階段,若要大規模量產,首先得讓這些技術便宜到一定程度。
口罩成為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後,也引發了很多連帶變化:北京的智慧地鐵加入了識別乘客是否佩戴口罩的功能,蘋果 iPhone 則為口罩優化了人臉識別算法,更別説一大批為了解決口罩供需,而跨界做口罩的科技、時尚公司。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社會盡快適應疫情的新常態,但有的改變,也可能會永久地改變一部分人的生活。
被技術塑造的我們回顧和展望硬件產業的變化,一向是美好的,只不過在 2020 年大背景下,每一份成果也顯得頗為不易。
我想起了人類在百年前遭遇的第一場全球規模疾病:1918 年大流感。這是近代社會最為嚴重的衞生災難,但它也帶來了積極的一面,那就是促進各國公共衞生的進步,以及整個社會科學體系的向前邁進。
▲ 圖片來自:Microsoft
可以預見的是,疫情之後,大公司們也將加速某些領域的技術發展。比如最近,微軟就推出了全新的線上協作平台 Microsoft Viva,完全面向遠程工作新形勢所設計,也是疫情下催生出的迫切需求。
▲ 圖片來自:Netflix
但技術不一定全是正面的,去年 Netflix 上的《智能陷阱》紀錄片,就反思了社交軟件的興趣算法如何傷害用户的潛意識,進而影響我們的社會關係。
其實這些批判也存在許多年了,或許經歷了疫情後的人們,還會得出全新視角,來審視自我與技術、產品之間的關係。
我們該如何看待未來的技術發展?凱文・凱利在《科技想要什麼》一書就認為,人類與科技共存共生已是宏觀上的必然,但微觀角度來看,技術的特質,始終是人來決定的。
與其擔憂和厭棄,不如用正確的選擇,指明方向,帶動科技與人類的共同進步。
但願新技術,能為我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