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約翰內斯堡10月15日電(記者 李瀅嫣)近日,為期兩天的“中非發展新維度:貿易、基礎設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以“中非發展新維度:貿易、基礎設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主題,由中國駐南非使館和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共同主辦,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協辦。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伊麗莎白·西迪羅普洛斯,以及來自全球對話研究所、約翰內斯堡大學等智庫和高校的近100名專家學者在線參會。
貿易投資合作前景廣闊
陳曉東在會上全面介紹了中國與非洲在貿易投資、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等領域的豐碩合作成果,認為中國與非洲合作成績斐然,前景廣闊。他説,貿易投資是中非合作的亮點。中方將大力支持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繼續同非洲國家和地區開展自貿談判,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特別是非資源類產品,並歡迎更多南非和非洲國家參加中國第三屆進博會,為非洲疫後經濟復甦提供更多助力。
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法索(Bhaso)表示,積極同世界各國開展貿易合作是非洲發展的必經之路。他回憶道,在中美貿易摩擦期間,非洲將農產品出口到中國,為非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數字經濟的到來又為非洲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打開了更大的貿易合作空間。中國的消費者如今動一動手指就可以在國內買到盧旺達生產的咖啡。“中國電子商務為非洲帶來的幫助,讓非洲人民實實在在體會到了幸福感。時代賦予了中非貿易合作更多寶貴的機會。”
伊麗莎白·西迪羅普洛斯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使資本主義世界陷入停滯,不僅嚴重危害各國人民生命健康,也侵蝕了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成就,令世界經濟雪上加霜。非洲因缺少資源和能力面臨更大的衝擊,貧困人口激增,債務問題加劇。面對危機,非洲國家需要加快推進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並深化同中國等重要域外夥伴合作,促進域內外經濟貿易合作和價值鏈融合,以實現經濟復甦,創造就業,迎來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基礎設施合作根基深厚
“基礎設施是中非合作的強大基石,” 陳曉東説,中方願同非方一道編制和實施好《中非基礎設施合作規劃》,支持非洲國家更好的利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融資渠道,支持中國企業以投建營一體化等模式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法索(Bhaso)對於中非基礎設施合作發出由衷的讚賞。他説,長久以來,中國為非洲大陸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帶領非洲基礎設施不斷跨上新台階。在非洲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看到不少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身影。中國幫助非洲提升了跨境物流和通關便利度,並積極同國際社會一道,支持非洲一體化進程和區域經濟融合,為非洲自貿區建設提供強力支持,非洲國家深表感激。
南非金山大學教授普勒莎·施普拉那提出,在非洲建設發展進程中,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她在會上作了《發展中國家綠色金融機制的新興實踐》的主題發言。在發言中她表示,長期以來,為全球金融體系提供指導方針的巴塞爾協議III沒有把對環境造成的風險考慮在內。非洲近年來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中國為非洲提供了綠色貸款以及多種綠色融資方式,為非洲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許多助力,值得稱讚。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新契機
進入會議的最後一個議題——“第四次工業革命下中非合作的潛力與可能”時,陳曉東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中非合作的嶄新契機,中方將同非方拓展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以及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合作,深入開展聯合研究、技術培訓、“科技抗疫”等,共同打造合作共贏、惠及民生的數字絲綢之路。
西迪羅普洛斯對此深以為然,並同時表示,已經來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極大提升生產力並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領者,在數字經濟、電子商務、5G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利用創新技術進行疫情防控,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強大的助力作用。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助理研究員勞倫·喬斯頓認為,作為當今世界的必然趨勢之一,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為非洲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而中國是非洲最可靠的合作伙伴。非洲國家應不斷深化同中國在科研領域的合作,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受益者。“非洲希望追隨中國的腳步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