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reen估值18億美金IPO,“沙拉生意”國內外對比大相徑庭?
近幾年,“輕食”隨着時代成長、生活方式的轉變,逐漸衍生出新的概念——兼顧瘦身與健康,在營養學的支持下幫助消費者快速健康地減脂減肥。
作為餐飲業的細分領域,“輕食”風靡於全球,新玩家不斷湧入,老玩家尋求上市以獲資本青睞。
美東時間10月25日,連鎖輕食品牌Sweetgreen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S-1招股書,股票代碼“SG”,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高盛、摩根大通、艾倫公司、摩根士丹利等為其聯席主承銷商。
健康生活方式越來越流行,Sweetgreen在今年1月份獲得一筆1.56億美元投資後,其估值達到17.8億美元。Sweetgreen赴美上市基本面如何?對比國內輕食企業其又有何不同之處?美股研究社通過解讀關鍵信息,或許能夠讓外界對其有更多的認知。
小菜葉的大生意,Sweetgreen AUV達250萬美元
Sweetgreen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
作為快餐式輕食餐廳,Sweetgreen被稱為餐飲界的“蘋果”,沙拉界的“星巴克”。今年2月底,Sweetgreen對外宣佈:在全部菜單比美國普通飲食低30%碳排放的基礎上,2027年公司飲食業務將完全實現碳中和。
打着“健康、環保、自然”等口號的Sweetgreen也受到了許多資本的青睞:
· 2013年,公司獲得來自風險投資基金Revolution Growth 2200萬美元的投資;
· 2014年,公司獲得Revolution Growth投資的1850萬美元;
· 2015年,在T. Rowe Price的領導下籌集了3500萬美元的投資,並得到了現有投資者Revolution Growth的捐助;
· 2018年,公司獲得由Fidelity領投的2億美元H輪融資,彼時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 2019年,公司獲得由Lone Pine Capital和D1 Capital Partners領投的1.5億美元融資,總估值達到16億美元;
· 2021年1月,公司獲得由Durable Capital Partners投資的1.56億美元后,估值達到17.8億美元。
除了深耕綠色健康餐飲食品,Sweetgreen也在時代發展變化下鋭意進取,將“輕食”與“科技”相掛鈎,不斷提高餐廳實力。
站在時代的前沿,在科技賦能之下,Sweetgreen不斷提高產能和食品安全保障,餐廳也逐漸成為沙拉連鎖店巨頭。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 2021年9月26日,公司在 13 個州和華盛頓特區擁有和經營 140 家餐廳,並僱用5000多名團隊成員。具體到財務數據方面,Sweetgreen表現如何?
根據招股書信息,截至2021年9月26日,Sweetgreen營收為2.43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1.61億美元增長50.93%;截至2021年9月26日,淨虧損為0.87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1.001億美元收窄13.09%;截至 2021年 9月26日,AUV為250萬美元,2020年同期為230萬美元。
成本及運營支出方面,截至2021年9月26日,Sweetgreen餐廳運營總成本為2.15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1.68億美元增長27.98%;截至2021年9月26日,Sweetgreen總運營費用為1.15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0.95億美元增長21.05%。
Sweetgreen成為了美國收入增長最快的餐飲公司之一,望向國內餐飲企業,輕食賽道發展如何?
國內輕食企業“水花”漸小,供應鏈盈利模式或成掣肘
反觀國內輕食賽道,幾年前曾激起一陣水花,引來資本爭相投資,但熱度逐漸消退後,輕食企業的水聲越來越小,讓人不免懷疑,資本不愛“吃草”了?
放眼前幾年,國內輕食行業備受矚目。據紅餐網不完全統計,2015~2018年,至少有10億資本湧入輕食市場,大批輕食品牌獲得資本青睞。
2021年之後,上半年國內餐飲行業雖然仍然受到資本關注,但輕食領域卻不像從前那樣大放光彩。
據紅餐網信息,2021年截至8月份,餐飲行業投融資事件高達86起,咖啡、烘焙、茶飲等賽道內的一批品牌獲投,在這多項融資當中,輕食賽道卻無人問津。
風投機構對輕食市場處於觀望甚至是冷卻的狀態,與其市場中存在的問題不無關係。
一是盈利困難,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
輕食行業門檻較低,即使沒有餐飲經驗也能通過簡單的學習和培訓快速上崗,因此不停吸引新玩家入局。然而蜂擁而至的背後,企業面臨的是難以盈利、關店倒閉等問題。
以國內輕食市場來看,由於輕食受眾為健身者、上班族、大學生等人羣,因而多數輕食店鋪以線上外賣訂單為主,線下堂食做輕食較於別的飲食行業來説相對沒有優勢。而外賣的流量規則是由平台來制定,因而賺取的利益有部分會交予平台手中,業務的波動性非常之大。
其次,輕食作為舶來品傳入國內,因不是主流餐飲產品,因而難以吸引消費者“成癮”,消費者的習性也是一大難題,經營模式的不成熟成為了輕食行業的一大痛點。
二是供應鏈建設要求高,成本開支成問題。
沙拉大部分是由水果和蔬菜搭配組合,因而保質期非常短,食品的新鮮性對沙拉的儲存和運輸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上游端瓜果蔬菜摘取運輸至中游端食品製作以及下游銷售部分,完整、效率高的供應鏈也提高了輕食企業的成本。
產業鏈標準化,有效降低損耗是一大難題。另一方面,由於產業鏈的環節過多,涉及到許多 不同行業的從業人員,加之輕食行業對食材品質要求高,冷鏈運輸和外賣平台等分成都會加劇輕食企業的成本。
據奇偶派信息,餓了麼平台佣金抽成20%,美團佣金抽成23%。即使輕食店鋪的訂單多,但因層層成本折扣下來,每單賺取到的利益也寥寥無幾。
三是產品同質化嚴重,由於門檻較低,因而輕食在菜品和口味上容易被模仿複製,並沒有獨家出圈產品。
輕食諸如沙拉、麪包等食品,其食材與製作方式大家都大同小異,沒有新穎之處。宣傳營銷也有雷同,如“健康營養餐”、“減肥瘦身餐”等,因而產品的差異化不明顯,賽道難以成就頭部玩家。
誠然,面對產品同質化、品牌難創新等問題,輕食行業難拍打出較大“水花”。
縱觀國內輕食賽道如今融資雖少,但因打着“健康風尚”的噱頭,入局的玩家卻越來越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剛過半,就已經有3172家新註冊輕食企業,超過2020年全年。這説明了國內市場具有一定需求。
然而,國內尚未有以“輕食”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而國外輕食品牌Sweetgreen能夠踏上上市之路肯定具有自身優勢。通過其基本面,從其商業模式、產品等,可以給予國內輕食公司什麼參考?
舶來品“輕食”,Sweetgreen能給國內輕食企業什麼啓示?
Sweetgreen估值達到18億美元,並且離上市臨近,其躬耕輕食快餐行業也具有許多可以讓國內輕食企業有所借鑑的地方。
從供應鏈方面來看,Sweetgreen建立有差異化的“端到端”供應鏈。供應鏈是推動輕食企業運營過程的關鍵因素,從四季來看,如果能夠把控好供應鏈環節,則可以綜合提高產品質量,確保食品的安全。
Sweetgreen主打蔬菜沙拉,其新鮮有機的食材均來自當地農場。從瓜果蔬菜的種植農民至食品製作的麪包師等多個環節,其供應鏈被組織成區域分銷網絡,打通種植到銷售路線,提高食物從種子到碗中的過程透明度。
其次,Sweetgreen以環保可持續的品牌理念支持當地農場發展,通過自身品牌影響力及營銷方式改變行業的飲食習慣,從而增加產品溢價,保證商業模式的可盈利。
不從眾,不隨波逐流,在行業趨於“低價搶顧客”時候維持自身態度,靠自身營銷特點和產品口味贏得受眾。
據招股書信息,Sweetgreen為了持續改進菜單產品,特別利用數字平台的數據來了解消費者口味喜好,進而契合特點作出對應產品。
營銷方面,Sweetgreen會通過與消費者形成溝通互動來建立品牌影響力,如通過教育活動等展現創新營銷,每家門店都會因地制宜設計獨特風格的店面。
再爾,從Sweetgreen基本面來看,其“科技賦能”輕食產業是一大亮點。不斷投資收購對標科技企業,用技術提高自身產品優勢也是實現商業模式可盈利的重要途徑。
Sweetgreen是全美第一家利用區塊鏈賦能餐飲供應鏈的公司,在科技驅動下,其運輸效率顯著提升,從而有效減少食材腐壞,減少對應食材成本。
科技賦能除了體現在運輸方面,在銷售支付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Sweetgreen在招股書中強調自身的線上訂單佔比及數字化能力,其數字支付業務添加有 Outpost (2018) 和 Native Delivery (2020) 作為額外的自有數字渠道,店內渠道收入有所提高。
看向國內輕食行業,多數企業陷入“產品同質化”、“供應鏈難健全”、“盈利模式困難”等窘境,從Sweetgreen基本面中,其上游、中游及下游的對應方案都值得輕食企業借鑑與思考。
結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小菜葉也能夠做成大生意,關鍵在於如何去做。
作為餐飲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輕食賽道也需要也需要完善的供應鏈運營、獨特產品設計以及特色營銷宣傳。若無差異化優勢盲目跟風進場,其結果也將逐漸慘淡。
國內輕食行業存在一定市場需求,隨着健康理念不斷被放大,將來健康飲食也將受到更多資本的關注。輕食賽道環環相扣,把每一環做好才能在白熱化競爭中生存下來。
文|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