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意向投資者搶着“接盤”,3000億芯片巨頭將花落誰家?
備受關注的國內芯片領域“航母”紫光集團破產重整一事有了最新進展。
10月19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從紫光集團官微瞭解到,前一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過網絡會議,召開了紫光重整案的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以下簡稱“一債會”)。在該會議中,債權申報和審查是重點核查事項。根據申報及審查情況,紫光集團等七家重整企業所負擔的債務與前期市場判斷基本一致,需要化解的債務規模也已基本鎖定。
“未來集團司法重整成功的關鍵在於引入有實力的戰略投資人。”根據紫光集團方面的説法,截至9月5日報名截止日,共計七家意向投資人報名參與,“後續,管理人還將進一步核查戰略投資人資質、開展盡調與反盡調,並與戰略投資人全面深入談判,優中選優,加快確定最終戰略投資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紫光集團尚未詳細披露上述意向投資人(以下簡稱“意投”)的具體身份。不過,根據《財新》相關報道,此次報名參與紫光集團重整的7家企業分別為廣東、北京、無錫、上海四地國資、央企中國電子、私募股權基金智路建廣聯合體以及阿里巴巴集團,目前紫光債務超1000億元,尚有500億債務未能確權。
意投競購
此時,距離紫光集團進入司法重整程序已過去了3個多月。
時間撥回至7月9日,彼時紫光集團突發公告稱,其債權人徽商銀行以紫光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對紫光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我集團將依法全面配合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積極推進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支持法院依法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此外,紫光集團在上述公告中一併表示。
一週後,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徽商銀行對紫光集團的重整申請,並指定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自此,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大戲序幕就此拉開。
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7月20日,紫光集團管理人發佈了關於招募戰略投資者的公告,報名截至時間為9月5日。根據公告,擬報名參與本次重整的意向戰略投資者需要符合具備整體承接紫光集團或紫光集團核心產業的規模和資金實力,具備確定性的投資資金來源。原則上,戰略投資者的財務指標應滿足最近一年經審計的資產總額不低於500億元或者最近一年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資產不低於200億元的要求;在相關產業領域具備優勢戰略地位或豐富產業經驗的,可適當放寬。
同時,戰略投資者還要具備芯片產業和雲網產業的管理、運營或併購整合經驗,具備管理和運營紫光集團核心產業的能力,能夠支持和促使紫光集團下屬核心實體企業做大做強。
根據《財新》報道,此次報名參與紫光集團重整的7家,包括前期通過第一輪篩選的5家,以及在9月5日報名截止日前新增的兩家。前5家分別是代表廣東國資的廣東恆健、北京地方國企北京電控、代表無錫國資的無錫產業發展集團、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兩家投資機構聯合組成的智路建廣,新增的兩家企業,其中一個是央企中國電子,另一個則是武嶽峯科創與代表上海國資的上海國盛組成的聯合體。
10月19日下午,根據記者獲取一份文件,在紫光集團一債會上,申報情況顯示,合計1084家債權人申報,申報總金額1868.93億元,其中普通債權申報1046家,申報金額佔比最高近7成,合計1293.82億元,其次是有財產擔保債券43家,申報573.06億元。另外税務債權申報約2億元。最終債券審查情況顯示,債權管理人審查確定債權1081.81億元;暫緩確定債權502.99億元。
同日下午,記者就上述數據真實性聯繫紫光集團方面,但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應。
過度擴張
紫光集團起始於1988年彼時清華大學成立了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即紫光集團前身後該公司改組成立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並於2005年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紫光集團。
根據資料,目前,集團旗下主要有芯和雲兩大產業,其中芯產業主要為集成電路,目前有紫光展鋭、紫光國微、長江存儲、紫光存儲等核心企業;紫光雲產業主要為雲生態,旗下有紫光股份、新華三集團、紫光西部數據等平台。
“趙偉國(紫光集團董事長)偏好資本運作,紫光集團內部管理及戰略層面存在一些問題。”根據一位熟知紫光集團的半導體人士的説法,半導體是高投入、長週期的高風險行業,這並不是通過砸錢就能實現的,特別是技術層面,“而且紫光集團鋪的面太廣了。”
資料顯示,自2013年到2019年這短短的6年時間裏,紫光集團斥巨資收購20多家公司,多為不同類型的芯片公司。其中,包括2013年以162億元從美股私有化國內兩家芯片廠家展訊、鋭迪科,2015年斥資25億美元收購新華三51%的股權,2018年再以超過170億元收購法國芯片連接器廠商立聯信。
激進的併購舉措之下,紫光集團的債台隨之高築。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團總資產3007.53億元,總負債2106.86億元,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10.12億元,貨幣資金505.55億元,短期借款357.9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88.83億元。
2020年11月,紫光集團的資金鍊危機開始顯露,彼時“17紫光集團PPN005”成為紫光集團首隻違約的債券。
如今,面對着超1000億元的債務規模,誰將成為紫光集團的“白騎士”?
記者 馬雲飛
編輯 趙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