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王宏)訊,銀保監會近日下發《關於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多領域豐富人身險產品供給,有效提升人身險產品供給能力。
其中,《意見》提到了加大普惠保險發展力度,創新開發各種養老險產品、提高老年人、兒童保障水平、加大特定人羣保障力度,開發適合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各類保險產品。業內專家表示,《意見》中有不少較新和較為實際的提法,同時加大行業基礎研究,加快數字化轉型,也為產品的開發提供了依據。
服務養老保險體系 加大普惠保險發展力度
《意見》指出,要多領域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在服務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方面,圍繞多元化養老需求,創新發展各類投保簡單、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保險產品。探索可支持長期化、年金化、定製化領取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支持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發展。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郭振華教授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探索可支持長期化、年金化、定製化領取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有效滿足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參加人員和其他金融產品消費者的養老金領取需求,是一個比較新的提法,預計退休後職工可以將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放到保險公司做定製化領取。
銀保監會方面則表示,在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方面,《意見》鼓勵支持保險機構進一步提高投保年齡上限,加快滿足7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保險保障需求。適當放寬投保條件,對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羣給予合理保障。科學釐定產品價格,簡化投保、理賠流程,積極開發適應老年人羣需要和支付能力的醫療保險和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產品。加強老年常見病的研究,加快開發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險。
“民眾普遍在醫療費和養老費上面臨支出的不確定性,保險行業可在這兩大領域推出多層次、多樣化的保險產品,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綜合健康和養老服務。”中國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
在服務養老保險體系方面險企也動作頻頻。財聯社記者近日從泰康獲悉,泰康通過社會公益行為聚焦養老領域,開展精準幫扶與專業賦能。泰康在2018年成立的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截至2020年底已在全國資助養老機構100多家,惠及老人4萬名。
加大特定人羣保障力度 提高老人兒童保障水平
銀保監會方面表示,《意見》鼓勵支持保險機構積極發揮商業保險補充作用,與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加強銜接,充分考慮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工作特點,加快開發適合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和各類意外傷害保險產品,提供多元化定製服務。
郭振華表示,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險,以及有特色的教育年金保險、殘障兒童保險、兒童特定疾病保險等產品,加大對兒童先心病、罕見病等的醫療保障相關類的保險產品目前供給確實較少,未來險企或加大相關產品開發。
而在今年5月,銀保監會就發文在浙江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該試點還將新產業、新業態和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範圍。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浙江轄內(不含寧波)6家試點保險公司專屬險種累計銷售保單2303件,保費4743.73萬元。
四方面提升人身險產品供給能力
《意見》還指出,在提升人身險產品供給能力方面,一是要優化開發管理機制,強化保險機構責任擔當;二是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三是加強行業基礎研究,推動完善行業基礎數據標準;四是改革產品監管機制,強化屬地監管優勢,防止“偽創新”、“亂創新”。
郭振華表示,加強行業基礎研究方面,包括推動完善行業基礎數據標準,促進行業數據安全共享,開展產品條款標準化、簡單化、通俗化工作;推動區域性疾病、流行性疾病的研究,開展老年人、兒童、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特定人羣經驗數據分析,合理劃分不同人羣風險等級,為產品精準化供給提供支撐,可以對開發產品提供依據,預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可以很快開展相關研究。
王向楠最後表示,保險業內在地具有調整和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這是保險業社會管理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體現。中國保險業應繼續做大做強,不斷提高保險產品的普及程度和我國的保險深度。其次應當更加重視發展風險保障型產品。最後保險業應當進一步開闊農村地區和偏遠地區的保險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