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模式從“壞小子”長成“好孩子”,不畏艱苦不斷創新的精神內涵仍在延續
1982年秋,無錫縣堰橋鄉。誰也沒想到,一次談話催生的制度改革可能會改變整個區域的歷史。這一年,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堰橋鄉,農業獲得大豐收。彼時,藉助上海經濟技術的輻射,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正蓬勃發展,創造了獨特的蘇南模式。但弊端也逐漸顯現,如產權模糊、政企不分導致“廠長負盈、企業負虧、銀行負債、政府負責”等問題,以至於在堰橋鄉這個鄉鎮企業發達的小地方,許多鄉鎮企業卻長期經營困難。這促使堰橋鄉黨委思考——“承包”能否也運用到企業,改善經營呢?當時,工廠承包尚無先例,也沒有相關文件,風險很大。經過調研,堰橋鄉決定:找個小廠,先試試。試點選了鄉服裝廠——這家廠是1980年新辦的,3年連續虧損5.7萬元,一連換了3個負責人。副鄉長、工業公司經理高錦度回憶,消息一出,廠里人積極性很高。由全廠職工投票選出的新廠長很有辦法,上任後立即實行了“定額計件制”,工人和生產小組誰超額完成,立刻有獎。工人生產熱情被激發,一個月時間,服裝廠竟然扭虧為盈,首次盈利近500元,職工工資也增至50多元,皆大歡喜。服裝廠試點成功,給所有人吃了定心丸。1983年2月,堰橋鄉正式宣佈在全鄉鄉鎮企業推行“一包三改”改革,內容包括承包經營、企業幹部聘用制、工人合同制、工資浮動制等10項改革措施。短短一年間,堰橋鄉虧本企業基本扭虧為盈,與1982年相比,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增長74%。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發《堰橋鄉鎮企業全面改革一年見效》,肯定堰橋鄉在鄉鎮企業領域的首創精神。由此,“一包三改”盛極一時,據統計,1984年、1985年兩年,全國各地到無錫縣和堰橋鄉參觀學習“一包三改”的超過20萬人。回頭看,從自救生髮出的“一包三改”順應了當時改革的潮流,一度讓鄉鎮企業成為異軍突起的一支力量,也奠定了今天蘇南地區的傳統產業格局。若干年後,曾擔任過江蘇省鄉鎮企業管理局局長7年多、參與乃至領導了江蘇鄉鎮企業改革的鄒國忠在回憶蘇南模式發展時提出,要超越模式的桎梏,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待蘇南模式的發展。“蘇南模式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由農民創造的,其實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壞小子’。而隨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蘇南模式發揮出了優勢,長成了‘好孩子’。”鄒國忠説,“所有調整和改革的實質,就是要給羣眾一些財產、一些資源、一些手段,使他們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無論是蘇南模式也好,或是其他模式也罷,歸根結底是要推動經濟發展,差別只是在於蘇南把這些財產、資源和手段主要集中在政府和集體手裏。”在眾多學者和專家看來,蘇南模式始終是與時俱進的,不畏艱苦、不斷創新的精神內涵仍在延續。從某種程度上説,蘇州發展的三大法寶:“崑山之路”“張家港精神”與“園區經驗”等都是蘇南模式在新時代發展的縮影。其中孕育的精神,更成為蘇南乃至整個長三角經濟社會更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很多人記得,曾經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踏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説盡“千言萬語”、歷經“千難萬險”,形象地概括了那個年代創業者們在無資金、無技術、無產品、無市場的背景下創業的艱難過程。當年,也正因“四千四萬”精神,蘇南鄉鎮企業才能率先開始從“五湖四海”到“五洲四洋”。1985年在崑山市玉山鎮興辦的外商投資企業賽露達有限公司,宣告了江蘇鄉鎮企業利用外資零的突破;由常熟丙綸廠和另兩家企業走出國門興辦的絲特有限公司,則開了江蘇鄉鎮企業海外投資的先河……在無錫,創新激情仍在。去年5月,無錫市舉行“四千四萬”精神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儀式,這是全國唯一以“四千四萬”精神為主題的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無錫錫山區的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已成為“四千四萬”精神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之一。這個建在春雷造船廠舊址上的博物館裏,陳列了不少鄉鎮企業的發展往事,比如從一家小小的村辦企業成長而來的紅豆集團,也是蘇南模式的重要見證。2017年12月,江蘇省委第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新的“四千四萬”精神:要積極適應時代的“千變萬化”,主動經受創新的“千錘萬煉”,在發展的前沿展現“千姿萬態”,在新的征程上奔騰“千軍萬馬”。我們重温蘇南模式和那個激情創業的年代,不僅為了懷念,更為了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創業年代錨定精神座標,在新時代謀求新發展。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朱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