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影視公司或許都有一個“迪士尼夢”,但華誼兄弟追夢的過程並不“順風順水”。近日,華誼兄弟宣佈轉讓公司實景娛樂業務參與主體華誼兄弟(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15%的股權。轉讓後,該公司不再納入華誼兄弟合併報表範圍。而本次轉讓,或許是近10年來,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業務一路“坎坷”的縮影。
華誼兄弟耕耘近10年,實景娛樂公司最終出表
8月13日,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誼兄弟”)宣佈,擬將持有的控股子公司華誼兄弟(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實景娛樂公司”)15%的股權,以2.25億元的價格轉讓。本次交易後,華誼兄弟持有實景娛樂公司39%的股權,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2009年,華誼兄弟在國內首家影視上市公司的光環中掛牌上市,隨後於2011年提出實景娛樂戰略,並於同年成立實景娛樂公司。彼時,華誼兄弟希望立足影視主業,成為“首屈一指的綜合影視娛樂集團”,實景娛樂公司便是實現這一戰略的重要基礎。
資料顯示,實景娛樂公司主要綜合運營華誼兄弟的知識產權,參與文旅項目的投資、開發和運營,項目涵蓋影視文化城、電影主題公園、外景地等。2010年起,華誼兄弟發展接連遇挫,2014年提出“去電影單一化”,實景娛樂就此晉升為華誼兄弟“破局”的關鍵戰略之一。同在2014年,華誼兄弟以5.39億元的價格轉讓實景娛樂公司49%股權。
資料顯示,實景娛樂公司成立後,2012年便籤約或參與收購了包括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華誼兄弟(蘇州)電影世界等如今已投入運營的多個項目。此外,實景娛樂公司參股的還有華誼兄弟(長沙)電影小鎮、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小鎮等。除蘇州電影世界外,華誼兄弟實景娛樂項目均為輕資產。
今年上半年,實景娛樂公司實現盈利2488.84萬元,但華誼兄弟依然決定轉讓其股權。華誼兄弟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是公司優化商業模式、提高經營效率的重要舉措,未來將進一步聚焦以內容運營為核心的輕資產模式。
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表示,本次轉讓實景娛樂公司股權的一大原因或是疫情影響。“去年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板塊表現良好,原因是受益於由於旅行限制,遊客多選擇周邊遊。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景娛樂項目受疫情影響更為強烈,在客流量波動之際,項目的維護成本依然存在。但若是專注於輕資產模式,就相當於‘旱澇保收’,風險將被大大降低。”
深度綁定項目數量,實景娛樂業務營收坐上“過山車”
2014年,華誼兄弟首次將主營業務劃分為影視娛樂、互聯網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三大板塊,外界得以窺見華誼兄弟實景娛樂的發展脈絡。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板塊彷彿坐上“過山車”般的業績,也隨之浮出水面。
華誼兄弟相關負責人曾告訴新京報記者,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品牌授權費和項目經營收入的流水分成。另據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即“王中軍”)此前表述,實景娛樂板塊的利潤基本上來源於第一期收入,即品牌授權收入,未來還將有運營收入。由此可知,華誼兄弟實景娛樂的業績表現與項目簽約和運營情況息息相關。
2012年-2013年,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板塊營收增速分別為13.33%和-3.61%。2014年,該板塊營收出現集中爆發,同比增463.66%至2.34億元,原因是多個項目集中於第四季度簽約、獲得品牌授權費。
截至2015年年末,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業務累計簽約項目共13個,相應的營收卻同比下滑76.25%。2016年,其累計簽約項目增至16個,營收暴增362.34%。2017年,其累計簽約項目已達18個,但營收增幅再度回落至0.61%。
自2018年起,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板塊營收開始下滑,同時華誼兄弟不再披露累計簽約項目數量。對於2018年42.15%的營收降幅,華誼兄弟認為原因是各項目推進進度存在時間性差異,導致收款進度在各年之間有所差異。而在2019年,該板塊營收降幅進一步擴大至76.81%。華誼兄弟對此表示,實景娛樂業務重點從項目開拓轉向深耕運營,營收出現下滑。
2020年,華誼兄弟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實現營收1.25億元,雖然同比增幅達到260.16%,但依然不及營收滑坡前的水平,約為2016年營收的一半。此外,實景娛樂在去年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成本也增長269.36%至9147.29萬元,毛利率被壓縮至26.76%。
利潤主要來自項目第一期收入,輕資產輸出後勁不足?
得益於輕資產模式,2011年-2017年,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板塊的毛利率始終在98%-100%,實景娛樂公司的淨利潤規模自2014年的1024萬元增至2018年的6673.7萬元。然而,在累計簽約項目數量不再公開後,實景娛樂公司的盈利轉折點也在2018年到來。
2018年,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業務毛利率驟降至34.21%,成本暴增3212.42%至9838.24萬元。華誼兄弟方面稱,該板塊成本增長的原因是實景演藝項目“星劇場”啓動。次年,該板塊毛利率進一步下滑至28.59%,實景娛樂公司首現虧損,淨虧6074.98萬元。
另一方面,華誼兄弟首個自主運營的重資產項目蘇州電影世界也面臨運營壓力。資料顯示,蘇州電影世界總投資達35億元,是華誼兄弟重點打造、以自持電影知識產權為主題的電影文化體驗項目,引入的IP包括“狄仁傑”“非誠勿擾”等。
文旅重資產項目的投資回報週期,始終是行業內的“老大難”問題。據天眼查,蘇州電影世界的項目公司華誼影城(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華誼影城”),目前由華誼兄弟和實景娛樂公司直接持股14.29%和21.43%。2018年7月,華誼兄弟蘇州電影世界開業。2018年-2019年,蘇州華誼影城分別虧損1.34億元和1.62億元。
此外,華誼兄弟已開業的實景娛樂項目,後續授權收入規模也相對較小。華誼兄弟的輕資產項目長沙電影小鎮於2018年年末開業,運營公司則成立於2015年,可知是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早期簽約項目之一。
2019年,華誼兄弟來自長沙電影小鎮的品牌授權及服務費收入為490.57萬元。而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來自長沙電影小鎮的該項收入變更為策劃服務費,僅為18.87萬元。
2020年,華誼兄弟南京電影小鎮的品牌授權收入為1339.39萬元,這也是南京項目中該項收入首次出現在年報中。結合華誼兄弟董事長此前表述,該筆收入或許就是成為實景娛樂業務利潤主要來源的“第一期收入”。兩相對比,華誼兄弟輕資產輸出的後勁究竟如何,仍需打上問號。
“後來者”華誼兄弟
不過,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業務發展遇阻一事,在業內看來並不意外。有業內人士直言,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板塊一直“不算成功”。
據官網信息,目前華誼兄弟成熟的系列電影品牌為《非誠勿擾》《太極》《狄仁傑》等。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創始人毛修炳表示,相較於迪士尼、環球影城,華誼兄弟旗下受少年兒童喜愛的IP仍有所欠缺,對家庭遊客的吸引力存在不足。此外,在經歷蘇州電影世界這樣投資巨大但回報緩慢的重資產項目後,華誼兄弟新項目的投資將受到牽制。然而,華誼兄弟手頭的重資產項目,又不能支撐華誼兄弟日後的輕資產擴張。
周鳴岐則表示,華誼兄弟的電影IP在開發方面也存在短板。“迪士尼的電影IP開發思路與華誼兄弟完全不一樣,迪士尼有漫威電影宇宙、公主系列等。而國內的華強方特也在持續開發《熊出沒》系列。”周鳴岐表示,“華誼兄弟大量的電影基本都是單體電影,影響力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缺乏類似漫威那樣持續的、系列化的作品,IP屬性很弱。”
另一方面,華誼兄弟實景娛樂業務在影視拍攝與旅遊之間的平衡把握依然“微妙”。在最初的規劃中,影視文化城是被華誼兄弟排在首位的實景娛樂業務構想。華誼兄弟希望最終建設一個集專業拍攝製作基地、多媒體數碼製作業、影視設備租賃業等影視全產業鏈,以及文化娛樂、商業、住宅於一體的綜合體。
目前國內類似的案例僅橫店影視城。然而,橫店影視城始建於1996年,歷經多年發展積澱最終擁有當前規模。作為後來者的華誼兄弟,在土地成本上已與橫店是“此一時彼一時”,也缺乏如橫店集團一般的資金投入。如今華誼兄弟更具代表性的嘗試,是《芳華》的主要拍攝地馮小剛電影公社,套用電影IP的主題公園蘇州電影世界,以及充斥着意大利風情的長沙電影小鎮。
周鳴岐表示:“例如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相比國內大型主題公園,其規模較小,遊玩內容也簡單,吸引力一般。規模侷限和定位缺陷,使其在設計上也很難有效兼顧影視拍攝和遊玩需求,形成橫店那樣的雙向互補。”
新京報記者 鄭藝佳
編輯 李錚 校對 危卓
封圖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創意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