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仍需緊扣經濟大局
截至7月10日,上證指數當月上漲13.36%,深證成指當月上漲14%。筆者認為,中國股市迎來階段性上漲有一定必然性,但在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特別是全球合作遭遇單邊主義襲擾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走勢仍要堅持穩定第一、價值發現的大原則。總體看,中國股市仍處在深化改革和與經濟大局“對錶”的階段。
第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股市穩定發展的基礎,需要久久為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立足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7月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消息,2019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61927億元,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6.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按現價計算的增速為9.3%,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1.5個百分點。科技部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19%;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2019年169個高新區生產總值達12萬億元,經濟總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消費拉動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2019年全年消費貢獻率在60%以上,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發展,我們在做好“六穩”落實“六保”進程中,繼續加大新經濟投入,鞏固經濟轉型升級成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全球貿易和金融領域繼續高舉合作共贏旗幟,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縮短負面清單,豐富開放合作平台。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和前景是資本有信心、有底氣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礎。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是曲折的,我們要正視差距特別是科學技術方面的差距,堅持久久為功,促進金融、科技和產業良性循環,逐步形成三者良好互動局面。
第二,資本市場改革為社會資本多元化財富管理提供了有利條件,應當倍加珍惜。
從去年科創板開市並試點發行註冊制以來,企業多元化上市通道漸次打開。在總結科創板運行經驗的基礎上,創業板註冊制試點也已經開啓。同時,新三板精選層也在積極推進中。新《證券法》實施,為依法治市、提高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法治保障,也為市場改革打開了空間。
以註冊製為核心的多層次市場改革,既為各類有競爭力的企業登陸國內資本市場提供了可能,也為社會資本開展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打造了平台。隨着基礎性制度建設逐步完善,風險資本、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居民資本對境內資本市場穩定性和價值取向日益認同,參與熱情逐步提升。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堅持平衡發展的思路,加強投資者教育,防止風險積聚和外溢。4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在強調“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提出“提升市場活躍度”的同時,也特別強調“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資本市場連接着投資者、籌資者、中介服務機構,連接着各行各業,只有規則完備、監管有效、信息對稱,才能夠行穩致遠。所以,資本市場建設還是要緊緊圍繞實體經濟發展需要,隨時與經濟發展大局“對錶”。
在全球主要發達市場泡沫逐步消退,國內市場估值相對低的基礎上,引導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適度活躍資本市場,形成財富效應,有助於穩定經濟全局,正當其時。但活躍資本市場,不是追求短期的行情好看,而是吸引長線資金入市,鼓勵長期理性投資。要讓資本市場成為企業成長和投資者財富管理的穩健平台。
第三,防範化解市場風險是永恆的監管主題,須臾不可忽視。
當期估值水平是決定股市能否持續走強的重要因素,從這一點看,中國股市具有一定優勢。同時,市場走勢還與經濟週期、流動性水平、政策因素等緊密關聯。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基本面出發,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增長的現實要求,近期股市走強具有鮮明的結構性特徵。還要認識到,形成高質量的市場生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股市一些深層次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要從服務經濟結構性調整、優化市場自身結構的角度看待市場發展,謀劃市場發展
股市估值合理恢復,當然應當歡迎,但對於各種形式的灰色融資、各種形式的短期炒作,不僅應當警惕,還要採取必要措施加以治理。
7月以來,兩市股指加速上漲,累計漲幅較大。這其中,有各路資金看好中國經濟前景、買入中國未來的因素,也有過度博取短期差價、用各種方式騰挪資金等風險因素,需要理性看待。
股市漲跌有其自身規律,監管者的主要責任是依照法律制度查處違法違規,同時按照行業發展規律鼓勵合規守信者。主流機構應堅守價值投資理念,杜絕投機炒作,擔當大盤穩健運行的定盤星。相關機構應當加強市場信息監測,對可能醖釀的重大風險及時發出預警。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