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格力電器走出至暗時刻,然而結局已經註定,高瓴資本也拯救不了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財經

看了這麼多公司後再來看格力,就難免有些讓人失望了。

今年上半年,格力實現營收 910.52 億,同比+31.01%;歸母淨利為 94.57 億,同比+48.64%。看似增長不錯,可那是因為去年受疫情影響基數過低的緣故,要是將今年的成績單拿去和之前比,2019年同期沒達到,營收也就和2018年持平,淨利潤更是退回到2017年的水平。


實話實説,有點糟糕。

與此同時我們去看看美的,雖然,稱不上特別亮眼,但至少比格力要好太多,營收創出新高,利潤回到2019年的水平,即便去年同受疫情影響,美的的表現也比格力要好不少。


資本市場中長期有效,之前,格力/美的市值長期相當,目前,兩者市值差距已經越拉越開,美的的市值已然是兩個格力那麼大,甚至,海爾都隱隱有超越格力的趨勢。

問題的原因在哪裏?

格力的渠道

之前格力的文章我們講過,格力多年來一直穩坐空調行業第一,絕大部分要歸功於董小姐為其打造的鐵桶般的渠道。

董小姐由於是銷售出身,因此,深深地瞭解銷售網絡的重要性,世界上基本不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這種事,產品要想賣得好,質量過硬是充分條件,牛逼的銷售網絡是必要條件。

最開始的時候,董小姐採用的是大商制度,也就是給經銷商足夠多的返利,讓經銷商有動力銷售自家產品。

但很快,董小姐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因為,大商的利益和品牌的利益很多時候並不一致,大商很可能為了多賣貨,搞促銷破壞品牌價格體系,甚至還能跨界跑到別的經銷商那裏去打價格戰。

不過,這難不倒董小姐,董小姐很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一個大的片區,裏面有6家經銷商,董小姐就把他們組織起來,加上格力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大家按照這個新公司的利益來分成,如此,大片區內的經銷商們就不會彼此拆台。

甚至,董小姐為了進一步捆綁經銷商,把這些新成立的銷售公司組織起來,再成立一個公司,賣了格力10%的股權過去,如此,所有的經銷商們,就都綁上了格力這架戰車,自此所向披靡、無往不利,當別的廠家不同地方不同價格時,格力的價格體系那叫一個穩若泰山。

但,不知道大家看到這裏想到什麼沒?

嗯,像赤壁之戰,曹操把所有的船連在一起,看似聲勢浩大、走在船上彷彿和平地一般,但一把火就全沒了,和一榮俱榮站在一起的,是一損俱損。

線下越強大意味着,線上越薄弱,越不容易轉移到線上(太多的既得利益者)。

其次,格力除了牢牢捆綁渠道外還有一個淡季返利制度(空調678月是銷售旺季,這就意味着有廠家有9個月會產能過剩,因此,格力在空調淡季以很便宜的價格給經銷商鼓勵他們囤貨,這樣旺季便可大賣特賣)。

淡季返利,意味着格力整個供應鏈體系極其穩定,太平盛世固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一旦碰上危機就很難扛得住。

比如我們看格力的業績,在2019年有個明顯的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下滑,其實很大一方面是對2019年的延續。


因為,2018上半年空調的原材料價格大漲,如美的等企業自然是少生產,但淡季返利的格力不行,他不能停產,到了2018下半年,原材料價格下降,美的等企業加班加點瘋狂生產,使得第二年美的擁有比格力在同等型號、功能相似下成本、價格卻低得多的空調。以至於,2019年格力美的空調終端價格最高有32%的差距。


這使得,去年格力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庫存以及渠道改革,反映到咱們眼前的就是董小姐做直播。

格力的反轉

不過到今年,大家已經很少看到董小姐做直播了,一是董小姐已經通過直播將渠道庫存去得差不多,二是格力減少了過往的銷售返利,而允許終端經銷商通過有價差的銷售來獲取其自身利潤。

所以,雖然,格力的業績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看起來非常糟糕,但是,資產負債表上卻悄悄出現了一個正面因素。


格力的合同負債(2019年及之前叫預售款)便多了,2018-2019年,這個數據基本跌到了低谷,因此,近兩年公司在去庫存,去年中報時,這個數據才趕上2017年,今年中報,這個數據大大增長達到了97.58億。

這説明什麼呢?

説明格力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庫存已經清理完畢,接下來,格力要上演王者歸來了。

至於空調天花板論、格力天花板論,雖然存在,但方什認為,現在來説,還為時尚早。

為何?因為,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因為,空調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充滿彈性的市場。

比如,在咱們爺爺奶奶輩的時候,別説空調了、電扇都沒有,想要夏天好過,要麼你是大户人家,可以有丫鬟給你扇風,可以有冰窖,不時拿冰塊出來給房間降温,或者,直接去避暑勝地也行。

後來,有了空調,但一開始空調很貴呀,還是有錢人才能用的,後來隨着產品價格和電價的雙雙下降,空調才走進了千家萬户,市場一下子被打開。

但這個打開,也是充滿彈性的,之前,可能一個家庭只有一台空調,之後,隨着大家經濟條件越來越好,變成兩台、三台、四台、五台;除了家裏用,商圈、商店、辦公室等等,只要是密閉空間,基本都會裝上空調。

以前空調只能製冷,後來還可以取暖,一年只用一個季度,現在變成兩個季度,甚至,隨着全球氣候越來越詭異,用空調的時間越來越長,以重慶為例,現在除了夏天就是冬天,以前一年只有兩三個月用空調,現在可能一年只有兩三個月不用空調...

所以説,一切的一切都造成,空調是一個彈性巨大的市場。

更何況,格力還可以出海,因此,格力天花板論一説還不成立。

最後

不過,雖然,近兩年格力的困境是暫時的、格力的天花板現在還為時尚早,未來依舊還有成長空間。

但,這還是無法阻擋其同老對手美的差距越拉越開的事實,兩者的勝負早已在2018年的那個夏天就分出了,甚至,目前格力都快要被海爾甩在身後。

為什麼?

因為,格力太過於依賴董小姐,一個講究個人英雄主義的企業,很難真正的成就多元化(不論董小姐做小家電、手機還是造車,最後都不成功),雖然空調這個天花板足夠高,可他也總有到的一天。

反觀美的、海爾,很早實現多元化,就天花板而言,無疑會比格力高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