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承壓原料漲價又被對手“搶食” 隆基股份能否守住單晶硅龍頭地位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財經

E:\快傳\快傳2\文章列表\其他領域\承壓原料漲價又被對手“搶食” 隆基股份能否守住單晶硅龍頭地位\1.JPG

《投資者網》半導體芯片行業組謝瑩潔

11月23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012.SH,下稱“隆基股份”)宣佈新籤70億硅片銷售訂單,行業產能過剩擔憂再起。

公開資料顯示,隆基股份成立於2000年,是推動單晶技術變革的領頭軍。通過長年技術鑽研,公司成長為單晶硅龍頭,在行業擁有定價話語權。2015年前後,公司建立起了光伏產業鏈自上而下一體化,業務佈局從硅片、電池組件再到電站建設。

但進入2021年,形勢不容樂觀,原材料漲價預期下,隆基股份遭受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競爭對手的擴產又使得行業內卷日漸加劇。

但業內也有一種預計,短期波動不改長期發展邏輯。光伏行業經過歐美雙反、擴大內需、補貼退坡等政策的影響,迎來了全球碳中和發展的黃金週期,未來隆基股份仍有望借力全球碳中和東風,享受行業增長紅利。

E:\快傳\快傳2\文章列表\其他領域\承壓原料漲價又被對手“搶食” 隆基股份能否守住單晶硅龍頭地位\13.JPG

原材料漲價致成本升高

今年以來,有機硅價格不斷攀升。今年9月,有機硅DMC國內市場報價約3.77萬元/噸,年內漲幅超70%,創下2011年9月以來的新高。最近有機硅價格有所回調,11月23日的市場報價為3.12萬元/噸。

相對應的,隆基股份股價自今年年中開始開啓橫盤震盪模式,直到10月中旬,行業迎來政策利好。截至11月25日,該股報收90.77元/股,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38%,市值4757億元,滾動市盈率48.8倍。

E:\快傳\快傳2\文章列表\其他領域\承壓原料漲價又被對手“搶食” 隆基股份能否守住單晶硅龍頭地位\21.JPG

成本的壓力體現在業績上,今年前三季度,隆基股份營收562.06億元,同比增長66.13%;歸母淨利潤達75.56億元,同比增長18.87%。而在去年同期,公司的淨利潤增速高達82.44%。

E:\快傳\快傳2\文章列表\其他領域\承壓原料漲價又被對手“搶食” 隆基股份能否守住單晶硅龍頭地位\25.JPGE:\快傳\快傳2\文章列表\其他領域\承壓原料漲價又被對手“搶食” 隆基股份能否守住單晶硅龍頭地位\27.JPG

除淨利潤增速放緩之外,公司盈利及投資回報指標均有所下滑。

其中,毛利率同比下降6.54個百分點至21.3%,淨資產收益率(加權)同比下滑2.6個百分點至18.2%,每股收益為1.41元/股,去年同期為1.7元/股。

隆基股份表示:“受光伏產業鏈製造環節發展不均衡的影響,部分原材料出現階段性緊缺,再疊加鋁、銅等大宗商品漲價及運費上漲等多重因素,在短時間內對下游裝機規模需求的釋放形成一定壓力。”

市場份額遭同行侵蝕

隆基股份早已意識到原材料上漲的後果。為了對抗硅料漲價,管理層於年初調低開工率。今年一季度,公司開工率為80%,二季度直接下降至70%。

公司此舉是欲以自身市場地位倒逼硅料降價。作為國內單晶硅龍頭,隆基股份在行業內有絕對的話語權,2021年上半年,隆基股份市佔率達39%,比第二名的中環股份高出14個百分點。

從終端需求來看,硅料產能並非嚴重緊缺。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對此寫下注腳:“凡是人能造出來的,短缺是階段性的,過剩才是常態。”

數據顯示,2022年硅料總產量將不超過80萬噸,按照固定比例折算,這些硅料可以用來生產接近240GW的硅片。然而截至2021年年末,行業前十的硅片廠商產能規模就將達到350GW。

中游硅片廠商為了應對風險、搶佔市場份額,紛紛擴產囤貨。由於硅料的生產週期長達18個月,是硅片生產週期的3倍,導致硅料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價格飛漲。

隆基股份成本壓力沉重,暫時沒有有效的辦法將漲價傳導至更下游,只能自己消化這部分成本,公司遂調低開工率。與此同時,競爭對手卻紛紛加碼欲侵蝕市場份額。

先有中環股份宣佈120億元投資建設單晶硅片,後有晶澳科技50億元新項目開工,機數控、京運通、廣東高景、雙良節能等“新手”也在加入。

受此影響,部分研究機構下調了隆基股份的盈利預測。

國金證券表示,因三季度以來硅料、玻璃、膠膜等主要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持續推升組件成本,而短期內組件ASP的上調較難完全覆蓋成本增幅,對公司四季度盈利預測做出調整,更新公司2021-2023年淨利潤預測至111億(下調8%)、162億、206億元。

減持計劃引來不同看法

11月1日,公司公佈了一則減持消息,董事白忠學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2.8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0005%。

減持計劃引來市場對公司未來的討論,看空者認為,單晶硅賽道變得擁擠,競爭對手紛紛擴產,隆基股份難以繼續拓寬市場份額。

而在看好者看來,在體量和規模上,隆基股份仍然是行業領頭羊,未來前景可期,從擴產節奏及頻繁簽訂的採購訂單中可見一斑。

11月23日,隆基股份發佈簽訂重大銷售合同公告,公司與一道新能源簽訂了硅片銷售框架合同,預計在2022-2023年間約定出貨量11.58億片,總金額約為70.41億元,佔隆基股份2020年度營業收入約12.9%。

隆基股份表示,本長單銷售框架合同有利於保障公司單晶硅片的穩定銷售,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對公司當期業績無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為保障上游硅料及光伏玻璃供應,隆基股份已簽訂約137億元硅料、約168億元光伏玻璃採購合同,鎖定了近17萬噸多晶硅料。

根據公司長遠規劃,隆基股份單晶硅片市佔率目標為45%-50%,單晶組件市佔率目標為30%。預計到2021年底,公司硅片產能將達105GW,電池產能將達38GW,組件產能將達65GW。

新業務方面,隆基股份在新型電池技術上已有深入研究和技術儲備,近日其發佈HJT(異質結電池)最新轉換效率,高達26.3%,一週內兩次刷新世界紀錄。

隆基股份還積極佈局光伏建築一體化以及光伏制氫業務,希望加強產業鏈一體化效應,開創更多應用場景。

有市場觀點認為,光伏建築一體化是光伏領域的下一個重要應用,具備高壁壘、價值量大,毛利率高等特點。根據公告,該產線預計今年下半年落地,從開發到施工要1年左右的時間;光伏制氫業務目前仍在初步階段,公司首台鹼性水電解槽成功下線。

高存貨或抑制新技術發展

外界的關注點還在於,隆基股份是否能把握大硅片技術優勢。

目前,光伏組件主要分為單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和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其中,單晶硅組件由於光電轉換效率較高,已成為主流趨勢。而在光伏單晶硅時代,又出現了硅片尺寸標準之爭。尤其是210mm硅片與182mm硅片之間競爭尤為激烈。

尺寸更大單塊組件可實現更高功率,並有效降低成本,進而帶動度電成本的下降。行業預測,到2025年,以210mm為主的硅片將成為主流。

隆基股份尚未啓動大硅片大規模生產計劃。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具備生產210mm硅片的能力,但由於公司推出產品是以能否量產和性價比為導向,根據未來電池片技術的變化而調整硅片是比較重要的方向。公司目前主要生產166mm和182mm兩款硅片,後續會根據產業情況決定未來尺寸調整。”

有投資者分析,182mm硅片產能高達上百億,產能尚未完全收回。一旦開發啓動大硅片生產,隆基股份或將淘汰大量原生產線,屆時將產生較高的固定資產折舊。

另外,隆基股份在2020年因擴張市場,簽訂了大量的低價電池組件訂單,公司還要消化這部分低價訂單,加大了存貨壓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隆基股份存貨同比增長53%至175億元,同期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038萬元,佔比0.23%,計提比例較低。

隆基股份囿於存貨難以開啓210mm硅片生產線時,競爭對手正乘虛而入,如在中環股份的擴產規劃中,210mm硅片產能將超過100GW。

那麼隆基股份能否保持市場地位?一名接近隆基股份的研究員認為,儘管210mm硅片未來將成為主流,但中環股份仍需要時間積累提升工藝,一時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產能利用率可能不高。隆基股份着眼於當下更務實,有利於市佔率進一步提升。

也有研究機構仍看好隆基股份未來前景。招商證券認為:“公司是全球光伏單晶硅片龍頭,自2015年前前瞻佈局一體化,目前已成為組件環節全球龍頭。此外,公司深度佈局BIPV領域,也將為後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未來將受益於一體化佈局。”(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