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相關企業今年頻頻擴產,多晶硅價格依然連續9週上漲。
3月16日,特變電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以其全資子公司新特硅基新材料公司為主體,在新疆昌吉準東產業園區投資建設20萬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約176億元。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當天收盤,特變電工報20.85元/股,漲幅5.41%,總市值789.9億元。
多晶硅擴產潮
新特能源即將回A。特變電工同日公告稱,公司2022年第四次臨時董事會審議通過新特能源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的方案,但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逐項表決審議通過,並經中國證監會核准後實施。新特能源成立於2008年,2015年登陸H股,主營硅及相關高純材料的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的研發。
上述項目總投資約176億元,其中資本金88億元,通過新特能源首次公開發行A股募集資金解決,募集資金以增資的方式投入新特硅材料公司;剩餘部分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若新特能源發行A股實際募集資金量少於項目資本金需求,新特能源將通過自籌方式解決。
特變電工表示,該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項目建成達產後公司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項目的實施有利於新特能源繼續保持在多晶硅行業的競爭優勢,並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
無獨有偶,日前中來股份也拋出多晶硅投資大單。據3月15日公告,中來股份與太原市政府、古交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與投資協議》,公司擬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資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投資總金額預計為140億元。
據悉,項目建設總週期約5年,分兩期建設,第一期投建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第二期投建年產9萬噸多晶硅項目。一期計劃將於協議生效後開工建設,爭取2024年竣工投產;二期項目將根據市場情況推進。
價格強勢反彈
2022年,硅料端擴產動作不斷。
2月25日,上機數控公告,擬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高純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總投資額預計為118億元;2月15日,合盛硅業表示其全資子公司擬投建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預估總投資175億元;1月25日,大全能源拋出上市以來首份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110億元,其中80.03億元用於年產10萬噸高純硅基材料項目,29.97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大手筆擴張背後,是硅料價格的強勢反彈。硅業分會3月16日數據顯示,本週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4.2萬元/噸至25.1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4.78萬元/噸;單晶緻密料價格區間在24萬元/噸至24.9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4.53萬元/噸。這已是硅料價格自1月12日反彈後,第9周連續上漲。
而2021年,多晶硅價格漲勢基本貫穿全年,從年初的8.8萬元/噸,飆漲至年末18萬元/噸上方,年內最高點超過27萬元/噸,最高漲幅逾206%。
硅業分會表示,截至上週,各硅料企業3月份長單已全部簽訂完畢,甚至有個別企業已開始簽訂4月份訂單,本週多晶硅成交相對清淡,只有2-3家硅料企業有少量散單簽訂,散單成交價基本在上週區間高位,故支撐本週硅料均價繼續微幅上漲。本週價格依舊維持小幅漲勢,與預期一致,主要仍是由於3月份國內硅料供應增量不及預期、硅片現有企業開工率維持高位、硅片擴產增量釋放進度快等因素疊加,導致整個3月份硅料都處於階段性短缺的狀態,因此,在市場供需相對明朗的情況下,月中散單價格基本延續月初長單價格漲勢而定。
業績“大禮包”
長期來看,多晶硅擴建產能增量明顯大於需求增量。
據硅業分會統計,截止目前公佈新建、擬建多晶硅項目的新進企業已有16家(目前現有在產企業13家),規劃產能共計超過170萬噸/年,若包括現有在產企業擴產產能,總增量將達到350萬噸/年左右,2025年終端需求樂觀預計400GW,硅料需求量約150萬噸,相比2021年需求增量約90萬噸。
業內人士認為,多晶硅產能彈性係數小,且對安全、環保管理要求較高,一旦供過於求,極易出現較長時間成本價格倒掛的極端情況,進而再次進入行業資金投入不足、供需嚴重錯配的惡性循環,加劇市場無序競爭,因此建議各投資企業全面調研,不只追求眼前利益,要長遠發展,需在面對機遇時更加謹慎。
多晶硅漲價,讓上游企業獲益匪淺。通威股份預計2022年1至2月實現淨利潤3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650%左右。主因系光伏行業保持較高景氣度發展,公司主要產品產銷兩旺。
大全能源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8.32億元,同比增長132.23%;歸母淨利潤57.24億元,同比增長448.56%。主要系報告期內硅料市場供應緊缺、公司硅料價格和毛利大幅上漲所致。此外,大全能源預計2022年一季度多晶硅銷量為3.7萬噸至3.8萬噸,同比增長72.33%至76.98%。
特變電工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淨利潤68億元至73億元,同比增長173.44%至193.54%。公司多晶硅產品報告期銷量較2020年同期增加及多晶硅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同時公司風電、光伏自營電站規模及發電量增加,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報告期實現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記者 胡安墉
編輯 王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