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瘋狂押注新冠口服藥,真假概念股齊飛

資本市場瘋狂押注新冠口服藥,真假概念股齊飛

圖源自視覺中國

關於國產新冠口服藥的好消息,近期正密集釋放。

4月以來,5家制藥企業先後公佈了新冠口服藥的最新進展,這讓二級市場投資者們驚喜不已,部分個股多日收穫漲停。

資本市場瘋狂押注新冠口服藥,同時亂象也頻頻出現,不乏烏龍事件。一些公司並不掌握新冠口服藥的製藥技術,卻蹭熱點賣概念,實現自身股價大漲;也有公司因一紙澄清公告,讓股價從大漲變成跌停。

事實上,相關藥物研發正在實現技術的突破,首款國產新冠口服藥已經呼之欲出。鈦媒體App對此做了梳理:

2日,非上市公司真實生物申請三類溝通交流會,專家稱,阿茲夫定(Azvudine,簡稱FNC,RdRp抑制劑)用於新冠治療的三期臨牀已經結束;

6日,開拓藥業(09939.HK)公佈了其新冠口服藥普克魯胺(AR拮抗體)治療新冠肺炎輕中症的全球多中心三期臨牀關鍵數據結果;

17日,君實生物(01877.HK/688180.SH)發佈新冠口服藥VV116(RdRp抑制劑)最新研究成果,在小鼠模型上,抗病毒效果顯著優於利巴韋林,且能緩解肺部組織的病理損傷情況;

18日,科興製藥(688136.SH)在年報中披露新冠口服藥SHEN26(RdRp抑制劑)進展,臨牀前工作基本完成,之後將開展臨牀工作,擬募資3億快速推進臨牀;

19日,歌禮制藥(01617.HK)宣佈,其口服小分子候選藥物ASC11(3CLpro抑制劑)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藥物。

真假概念股正在不斷攪動市場,各方消息“迷人眼”。那麼,哪些公司蹭概念鬧“烏龍”?在技術研發上有突破的公司又有哪些?

新冠口服藥背後的真假概念股

從大漲到跌停,只需要一紙澄清公告。

4月19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華潤雙鶴(60062.SH)發佈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以及相關征詢函的公告,表示未與河南真實生物達成相關協議,公司不存在可能或已經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影響的其它媒體報道或市場傳聞,不涉及熱點概念事項等。

4月20日,華潤雙鶴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停,午後觸底反彈,盤中翻紅,尾盤再度跌停。然而在這則澄清公告之前,華潤雙鶴股價較去年末幾乎實現翻倍增長,19日股價創新高,報25.99元,該股在4月份已經收穫了4個漲停板。

4月初,河南企業真實生物申請三類溝通交流會的消息流出,早在2021年7月就已獲批上市的阿茲夫定似乎“鎖定”了國產首款新冠口服藥席位。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在出席中國醫學發展大會時表示,“目前,阿茲夫定用於新冠病毒治療的三期臨牀已經結束,俄羅斯和巴西結果已經報批。”他還表示,阿茲夫定對於治療新冠輕重症都非常有效。

阿茲夫定是一種艾滋病毒逆轉錄酶抑制劑,2021年7月,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准阿茲夫定片上市,用於聯用另外兩款藥物治療高病毒載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當年8月,真實生物完成1億美元的B輪融資,並宣稱將遞表港股,與此同時,阿茲夫定新適應症擴展也在進行。據媒體報道,阿茲夫定用於治療新型冠狀肺炎的研究至少於2020年初開始。

此前,華潤雙鶴被傳將在3月底和真實生物簽訂代理生產、銷售抗病毒藥物阿茲夫定的協議。基於此,華潤雙鶴順利蹭上了“首款國產新冠口服藥”的熱點,在二級市場連續起飛,股價自3月16日後開始平緩拉昇,4月份後直線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3月30日,時代週報就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華潤雙鶴,其證券部人士表示對於傳聞並不知情,“關於公司與真實生物簽訂代理生產、銷售協議的事情我沒有聽説過,建議以公司公告為準。”同一時間,有真實生物方面的專家在與太平洋證券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曾表示,公司已經溝通了3家原料藥供應商,但還未簽訂正式的合同。

“假概念”烏龍之外,與真實生物相關的概念股還包括拓新藥業(201089.SZ)、奧翔藥業(603229.SH),4月20日,拓新藥業收跌12.53%,奧翔藥業午後開盤跌停後觸底反彈尾盤跌幅再度擴大,收跌9.92%。

據瞭解,拓新藥業的子公司新鄉製藥是阿茲夫定原料藥的生產企業。而奧翔藥業和阿茲夫定的關係交集在於:北京協和藥廠。後者既是阿茲夫定片的生產廠家,也是奧翔生物是前五大客户之一。

就在4月7日,奧翔藥業實控人連同高管及持股平台以個人資金需求為由,合計減持公司5.48%的股份,預計至少套現8億-10億元。

在這些概念股之外,還有一批正在投身於新冠藥物研發的企業,包括前文提到的君實生物、開拓藥業、科興製藥、歌禮制藥,以及騰盛博藥(02137.HK)、綠葉製藥(02186.HK)、復宏漢霖(02696.HK)、神州細胞(688520.SH)、濟民可信、雲頂新耀(01952.HK)等。其中,復星醫藥(02196.HK/600196.SH)與開拓藥業於2021年7月達成合作協議,負責普克魯胺治療新冠在印度和28個非洲國家的商業化事宜,並將獲得普克魯胺在合作區域的獨家註冊和商業化銷售權益。

首款國產新冠口服藥基本鎖定

“疫苗+藥物”的組合被認為是終結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最佳防治組合手段。

目前,全球範圍內僅四款抗新冠口服藥獲批上市或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分別是 Paxlovid(輝瑞)、Molnupiravir(默沙東)、VV116(君實生物、蘇州旺山旺水)以及普克魯胺(開拓藥業)。

其中,VV116於今年1月在烏茲別克斯坦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之後獲得批准用於中重度COVID-19患者的治療,普克魯胺則在巴拉圭獲得了首個緊急使用授權,當前國內僅Paxlovid附條件獲批使用,首次公佈定價 2300 元/療程(盒),並已納入醫保。

東吳證券指出,國外新冠口服藥產品價格較高,且數量有限,中國亟需自主新冠口服藥產品。目前研發進度靠前的有三款,即處於臨牀3期的VV116(君實生物)、普克魯胺(開拓藥業)和阿茲夫定(真實生物),首款國產新冠口服藥或將花落於此。

VV116與阿茲夫定均針對新冠病毒RdRp酶結構發揮作用,而普克魯胺則有所不同,後者是一種新一代雄激素受體(AR)拮抗劑和降解劑,AR是前列腺癌產生的一種驅動因素,可以調節人體細胞表面的兩種受體(ACE2和TMPRSS2),這兩種受體恰恰也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受體。普克魯胺具有抑制AR和下調AR表達的雙重藥物機制,可用於新冠治療。

新冠治療藥物以小分子口服藥物與中和抗體為主,目前來看,小分子口服藥物優勢更加明顯。因為中和抗體主要靶向S蛋白髮揮功能,而奧密克戎毒株產生的突變主要位於S蛋白,因此會對中和抗體的治療產生顯著逃逸。

禮來(LLY.US)、再生元(REGN.US)、葛蘭素史克(GSK.US)等多家藥企的中和抗體產品也因此被停用或限制地區使用。在國內,去年12月,騰盛博藥的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抗新冠病毒抗體藥物,但騰盛博藥似乎已經被敏感的資本市場拋棄,今年以來,股價單邊走低,年內跌去約70%。

對比來看,新冠口服抗病毒藥則一般針對病毒酶結構(RdRp、3CLpro、PLpro等)發揮功能,該位置產生突變的概率較低,因此新冠口服藥受新冠病毒突變影響較小。此外,口服藥更具經濟效益,能夠常温存儲運輸,患者也可居家服用。

當前,在新冠治療概念股中,主導漲跌的也是小分子口服藥生產商們。除了上述三款藥物有望誕生“國內首藥”之外,還有龐大的國產藥企正在推進相關佈局。

先聲藥業在3月底公佈,旗下3CL口服小分子候選藥物SIM0417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進行臨牀試驗。歌禮制藥還有另一款候選藥物ASC10(RdRp抑制劑),君實生物也有第二款候選藥物VV993(3CLpro抑制劑),眾生藥業旗下擁有RAY003(3CLpro抑制劑),雲頂新耀有EDDC-2214(3CLpro抑制劑),廣生堂旗下也有一款3CLpro抑制劑候選藥物,此外還包括綠葉製藥(LY-CovMab)、復宏漢霖(HLX70)、神州細胞(SCTA01)、濟民可信(JMB2002)等。

未來,隨着國產新冠口服藥研發圖景更加明晰,資本市場的押注行為,或將更加理智。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孫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07 字。

轉載請註明: 資本市場瘋狂押注新冠口服藥,真假概念股齊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