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作者|劉工昌

近期,千億白馬股閃崩頻繁。前有千億藍籌歌爾股份(002141.SZ)跌停,後有上海機場(600009.SH)閃崩。2月3日,人工智能龍頭科大訊飛(002030.SZ)午後閃崩,市值跌破千億。

2020年10月26日,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科大訊飛發佈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29.3億元,同比增長25.16%,淨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60.79%。

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2.84億元,同比增長10.82%;淨利潤5.54億元,同比增長48.36%。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2021年2月3日午後,科大訊飛(002230)遭受重挫後,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在晚間舉行的線上説明會上表示,公司基本面穩定,根據最新的財務審計工作進展,預計公司2020年累計淨利潤同比增長50%-70%。同時,科大訊飛披露對業績進行預測,2020年度累計淨利潤預計為12.28億-13.9億元,同比增長50%-70%。

與此同時,科大訊飛發佈的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顯示,《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獲得股東大會順利通過。

根據1月19日披露的定增預案,科大訊飛擬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低於20億元且不超過2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資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和一般的定增不同,科大訊飛沒有尋找外部機構投資者,而是將發行對象鎖定為“自己人”,即公司董事長劉慶峯及其旗下的言知科技。並據透露,為了完成本次高位增持,劉慶峯個人籌資超20億元,幾乎賭上了全部身家。

光大證券研究團隊對此指出,劉慶峯選擇在科大訊飛市值超千億時參與定增,顯示了其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受此消息影響,在定增預案發布後,科大訊飛股價持續走高。

從科大訊飛內部人士的頻頻發聲看,科大訊飛經營似乎一切正常,並且呈現欣欣向榮跡象。

在智能語音這條賽道上的科大訊飛為例,訊飛開放平台智能硬件解決方案,推動AI技術在物聯網和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落地。也就是説,它的主業就是智能語音。那麼在這一領域它究竟如何呢?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另結合IDC所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在人工智能市場之語音語義市場中,科大訊飛在該領域市場份額最為突出,位居該市場榜首,其次百度、阿里、思必馳等廠商。

可以看出目前中國語音語義應用市場上,科大訊飛在國內市場還是佔據首位,但這個首位對整個應用領域卻起不到任何的引領作用,因為他們加在一起所佔的份額都不大,大約也就30%左右。

相信稍有點企業經營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情形下,企業絕大多數都處於虧損或者勉強維持盈虧的狀態,作為市場份額不大的小部分的頭部,科大訊飛如果要盈利,可能最多也是微利。

科大訊飛打的概念是人工智能,主要做的產品是語音語義應用,媒體為其造的勢是科大訊飛是一家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最具代表性的廠商,甚至説它的人工智能逐漸商業落地。(市值蒸發超百億!科大訊飛回應稱經營正常,全年淨利潤將超12億2021/02/03文/楊劍勇)

而科大訊飛自己人對人工智能的誇耀更是不遺餘力。科大訊飛作為人工智能第一股,交互語音技術領頭羊,擁有ToB(對企業)、ToC(對消費者)的三段話縮句成為三句話,簡單來説就是:

第一句: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始終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第二句:人工智能可在教育、政法、醫療等多領域提高勞動生產率,科大訊飛具有自主核心技術能大規模產業應用。

第三句: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技術全球最牛B。(發佈於2019-08-22如何研究公司的年報逸風看盤)

但實際的情況是,目前人工智能公認最出色的谷歌都不敢如此言,因為目前幾乎所有打着人工智能旗號的企業基本都是隻見誘人的吆喝,不見盈利的錢影。

翻一翻科大訊飛近幾年的財務報表,看一看這家熱門公司利潤的含金量成色究竟如何。

近年來科大訊飛卻出現了一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2014年以後,科大訊飛營收增速明顯高於淨利潤增速,營收增速維持在30%以上,歸母淨利潤增速低於15%,甚至在2017年三季度出現下滑。2009-2016年,科大訊飛營業收入由3.07億元增加至33.2億元,歸母淨利潤由0.8億元增加至4.84億元,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1%及29%。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政府補助對於科大訊飛的利潤影響不可小覷。

2011年至2016年,科大訊飛政府補助金額由5008萬元增加至1.8026億元;政府補助在淨利潤中的佔比在2012年最高時達到約46%,雖近年來小幅下降,但仍維持在37%上下。2019年這一比例又創新高,達到4.12億元,佔比50.31%。

中新經緯記者查看近五年年報發現,科大訊飛淨利潤與獲得的政府補助均保持增長趨勢,後者佔前者的比例從2015年的25.9%飆漲至2019年的50.3%。年報顯示,2015年-2019年,科大訊飛淨利潤分別為4.25億元、4.84億元、4.35億元、5.42億元、8.19億元,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10億元、1.28億元、0.77億元、2.76億元、4.12億元,政府補助佔淨利潤比例分別為25.9%、26.4%、17.8%、50.9%、50.3%。

據粗略統計,科大訊飛2008年上市以來至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總值約為35億元,其中政府補助總額約為12億元,佔比超33%。尤其2018年後,科大訊飛獲得的政府補助佔淨利潤比例保持了較高數值,因此,市場上有關科大訊飛是否為一家“補助型企業”的討論聲一直不絕於耳。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人説,科大訊飛之所以利潤低,是因為其研發投入比過高,咋一看似乎真是這麼回事。

根據財報:科大訊飛研發投入由2014年的5.18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7.09億元。與此同時,公司研發投入資本化佔比不斷提升,由2014年的39.16%增加至2016年的52.43%,研發投入資本化金額在同期淨利潤中佔比由52.28%提升至74.81%。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為什麼要對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如此關注?搞財務的應該都知道:費用化的研發支出是影響當期利潤的,而資本化的研發支出則可以在未來攤銷。

但科大訊飛董秘江濤稱政府補助主要分為三部分:辦公補助、軟件退税和項目補助。其中,軟件退税是國家骨幹級軟件企業都能享受的待遇。項目補助機制是國家為了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對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企業自身也要有配套,企業拿出八成,政府補兩成。因此,這些補貼是基於科大訊飛大量的研發投入,因此説科大訊飛的淨利潤來源於政府補助“非常不靠譜”,“科大訊飛拿到的政府補助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科大訊飛上市12年獲政府補助約12億2019年淨利半數來自於此2020-04-2922:38中新經緯)

到這裏我們該理解科大訊飛將資本化研發支出單獨列出的原因了吧,因為單獨列出,一方面是為了方便也更有理由光明正大的讓政府在這裏補貼,而這對整個的財務報表有很好的粉飾作用。當前我國的會計準則是允許研發支出部分資本化的,

這給企業調節當期利潤留下了空間,如果企業研發投入資本化率較高,增加當期利潤,但產生的攤銷會削減未來利潤,這就造成了寅吃卯糧的後果。

從科大訊飛所處的應用軟件行業來看:麪包財經所統計的67家上市公司,2016年度研發投入平均資本化率為13.12%,明顯低於科大訊飛52.43%的資本化率。

換一個更可比一點的統計口徑,總市值排名前十的應用軟件類公司研發支出在營收中佔比較高,平均資本化率為19.53%,略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仍明顯低於科大訊飛資本化率。

以下為總市值排名前十的應用軟件類上市公司研發支出情況(財務數據為2016年度):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做一個簡單的還原:若科大訊飛2016年度研發投入資本化率下降到20%,不考慮所得税影響,將削減公司2016年利潤2.3億元,佔到同期淨利潤的四成多。

科大訊飛過度依靠政府補貼的弊端已經顯現。科大訊飛歷年財務數據顯示,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合計的公司經營性應收款項佔比常年保持高位。由於公司相對政府及大型企業而言議價能力較弱,長期以來被客户通過經營性應收款項的形式“砍價”。

這一點通過近五年的經營性應收款項的高佔比便可看出。

據統計,2015年至2019年五個財報週期,科大訊飛平均經營性應收款項佔營收比超過51%。換而言之,公司每1元的營收對應超過一半的“賬款”。

2019年,科大訊飛應收賬款為50.87億元,換言之,本報告期內的100.79億元營收中有一半是應收賬款。科大訊飛在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主要系本期營業收入增長,應收賬款相應增加所致。”

應收賬款的增多必然導致其經營現金流出現困難。

有時候,現金流比賬面利潤更能説明問題,展示利潤含金量。

如下圖所示,2013年至2015年,科大訊飛經營性淨現金流入略高於淨利潤;但2016年,其經營性淨現金流開始明顯下滑,到2017年三季報,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流出6.47億元。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資本寵兒科大訊飛:利潤含金量成色不足被嚴重高估?2018-02-2607:04:54 來源:麪包財經 作者:麪包財經 )

科達訊飛試圖走國際化之路,拓寬市場渠道。但科大訊飛2018年開啓的國際化,目前仍慘淡經營,破局艱難。2019年科大訊飛國外地區營收僅為0.83億元,佔比0.82%。2018年來源於美國的收入佔比僅為0.01%。

2018年9月20日,一位職業是同傳(將外語快速轉化為英文)、中名叫“BellWang”的用户,在知乎上直接以“科大訊飛,你的AI同傳操(qi)作(zha)能更風騷一點嗎”為題,揭露了一部分科大訊飛在會議同傳上的操作:科大訊飛自己的英文轉寫(將語音變成文字)對於日本嘉賓的識別完全不佳;科大訊飛沒有選擇自己的英文轉寫內容來直接翻譯,而是直接將女同傳的中文結果直接轉寫在屏幕上;科大訊飛也將男同傳重新整理的“標準英語”記錄了下來,不僅轉寫成為了英文文字,同時還最終將這些文字以及機器發音的方式,配到了整個活動的回顧當中。

科大訊飛在整個活動只標註了“AI智能翻譯”的字眼,並沒有任何提及人工介入的表示。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2018-09-2118:55AI同傳“翻車”,其實是人類自己恐懼李賡)

9月21日,科大訊飛董秘江濤表示,即使訊飛的機器翻譯將在明年達到專業八級的程度,也無法替代同傳。“科大訊飛從來沒有在產品上使用‘AI同傳’的描述”。科大訊飛回應稱,沒有提到AI同傳,並沒有造假吹牛,目前的情況是一個誤會,“科大訊飛從來沒有把同傳翻譯包裝成機器翻譯。”

9月26日,科大訊飛在其微信公眾號發佈一篇《真金不怕火煉,科大訊飛沒有造假》的文章再次澄清,科大訊飛沒有造假,從未“隱瞞”轉寫同傳聲音,“人機耦合”不僅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更是社會倫理發展的要求,公司將用法律武器維護公司聲譽。

科大訊飛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中國企業家》,此次風波讓很多人誤解科大訊飛只有轉寫,沒有翻譯技術,而科大訊飛的翻譯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科大訊飛造假?真相來了2018年09月26日 站酷海洛 文 |《中國企業家》記者張弘)

科大訊飛的翻譯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這話又易引起爭議。

在其公司報告中聲稱,首先是技術上,英文語音合成技術在2006、2007和2008年連續三屆蟬聯國際英文合成大賽“BlizzardChallenge”第一名;普通話口語評測技術是業界唯一經國家語委評測可用於普通話等級考試的技術。2017年劉慶峯董事長在回答讀者目前訊飛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有哪些時,他回答稱,目前科大訊飛在英文、中文合成方面都是世界第一。

截止到2020年5月17日,科大訊飛擁有的專利數為2055項,其中母公司為993項,公司每年自主申請的專利數在增加,從2015年全年公佈的61項到2020年5個月就公佈的97項。

但有媒體對照後發現,科大訊飛擁有大量的專利,但將這幾項專利進行對比,會發現,母公司專利數的一部分並非來自自主研發而是購買。

有知乎網民對科大訊飛/百度/阿里/騰訊(BAT)智能語音識別(ASR)性能對比後認為,目前來看科大訊飛的產品比較完善,但是相比收費也是最高的,其次阿里相對比較完善,不過要線上使用相比價格還是比較高的,百度完全免費,不過只支持60秒以內識別,其次騰訊只支持兩種模式識別。

另外聲稱,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92008年),公司在中文語音合成市場擁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文語音產業60%以上的整體市場份額,處於語音市場絕對領先地位。

2017年劉慶峯董事長在回答讀者時説,我們的市場份額是最高的,中國語音產業聯盟每年有報告,我們佔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以上,主流市場份額超過70~80%。主流是什麼?電信、公共安全、金融、教育這些領域。MIT評選科大訊飛是全世界50個最聰明的公司,在中國排第一。一個數字是他們看到科大訊飛語音的市場份額是中國的70%,這是我們的優勢。這是平台的。而賽道就是教育、醫療、司法、汽車、呼叫中心。

但是我們從上文的圖已知道,目前在國內它整體市場也就佔10%左右的份額。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其實並不矛盾。目前的科大訊飛仍然高度依賴與政府有關的公共領域。在市場上存在度不高,業務多數還是ToG。科大訊飛的產品不是剛需,主要面對企業和政府機關部門,極少面對個體散客。

這實際上也是目前那些所謂的名校辦企業的通病。他們主要的精力不是鑽研市場,捕捉普通消費者的需求,而是想着如何與地方政府關係搞好,補貼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藉助於權力部門權力的硬性下達,來為相關機構部門拉來一大筆訂單,似乎科大訊飛所主要要做的就是和合肥政府關係好,拼關係,和三大運營商搞交易。

這其實是典型的國企風格。這公司能活着,所以知乎上有人説,根本原因就是搞中國特色而已。

總起來看,科大訊飛專利數一直在增長,但擁有量增速遠低於自主研發申請數,銷售大企業依靠性和關聯性強,盈利能力注入了部分水分,由於進入人工智能行業早,所以依靠市場先入掌握了部分核心科技,但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與市場份額仍較小,加之國內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人工智能行業,科大訊飛的先行技術優勢開始下降。(科大訊飛經營狀況分析2020-07-1408:22:41 商業文化訂閲2020年14期謝麗偉(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22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億科技股閃崩背後,人工智能是落地了還是天上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