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在華泰柏瑞基金組織的“聚焦高質量,挖掘A股長期投資價值”的線上論壇上,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李曉西與興業證券策略首席王德倫展開精彩對話。談及2021年的A股市場,李曉西和王德倫都表示以謹慎樂觀為主,如李曉西研判,2021年A股大概率還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考慮到政策和流動性等因素影響,建議投資者重點抓住上半年的投資機會。王德倫預判,對2021年的A股,我們的態度是:整體謹慎,相對積極,震盪上升。
以下為文字實錄精編:
2021年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抓住上半年市場投資機會
主持人:如何看待2021年A股整體市場的走勢?
李曉西:2021年應該還是結構性行情,我對2021年的行情保持謹慎樂觀。2019年、2020年,權益基金的回報很高,兩年收益的中位數累計超過100%,這在過去是較罕見的。2020年的回報主要來自於我國政策層面的寬鬆與支持,在2020年我國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增長約30%的大背景下,年底政策層面也提出“不急轉彎”,基於此,我個人預期2021年的投資回報率可能會比2020年有所下降,但上半年的行情應該優於下半年。考慮到2020年上半年經濟尚未全面復產,基數較低,在此背景下,隨着復工復產的推進,2021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會表現比較好。總之,我們認為首先要抓住上半年的投資機會。
王德倫:我也認同曉西總的觀點——整體謹慎,相對積極,震盪上升。基本面來説,(從現金流折現的角度分析)分子端,企業的業績會不錯。2021年是後新冠時代首個完整的恢復年度。國際上,也是滿血復活的一年,預期生產會全面復甦,特別是美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基本面有很強的向上驅動;從貨幣面和流動性來説,儘管今年的貨幣支持力度弱於去年,但我不認為2021年會有太大的通脹風險,所以維持“不急轉彎”的判斷。而且看流動性,股市的流動性強於整體經濟的流動性,各路資金、特別是居民資金持續湧入股市,外資也很熱情,2020年全年流入超2000億;情緒面和風險偏好也在温和的向上走,而且一些風險因素、比如美國大選也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2021年的風險什麼時候可能會出現?我認為在年中,早的話二季度可能就會出現苗頭。比如,信用風險的暴露,特別是歐洲的債務風險;美國新任總統上台,美國可能有加税政策出台,勢必會加大美股的波動,進而衝擊國內。
李曉西:我們判斷,2021年指數全面大漲可能較難,大概率還是以結構性行情為主,同時行業和個股投資機會比較多。回顧過去,即便在市場行情不太好的年份,仍然有一些個股或行業累計漲幅大幅跑贏指數。因此,在我國經濟穩步復甦的過程中,我們預期市場上存在持續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關注高質量成長公司
大醫藥、大消費和消費升級、TMT領域機會多
主持人:曉西總特別強調高質量的投資理念,請您具體談談。
李曉西:我們的投資理念包括三點——成長、質量、估值。
“成長”:企業增長是基金投資回報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投資歸根結底還是要賺企業業績增長的錢。
“質量”:在我們的投資體系中,質量是最重要的。沒有質量的企業很難穿越市場週期或產生長期投資複利。類似於買房子,在相同價位我們一般會考慮質量不錯、能夠長期持有、保值增值的房子,規避豆腐渣工程。股票投資也類似,投資決策也要考慮質量、長期持有、投資標的是否能保值增值。
“估值”:主要起到“制衡”的作用。優秀但估值太高的企業也不具備高的投資價值,因為未來的投資回報很可能會大幅降低。對估值我們主要規避兩點:估值泡沫以及估值陷阱。有些企業估值太低,可能因為存在財務問題、缺乏成長性或公司治理結構有缺陷,這種低估值其實是風險。
主持人:高質量公司有哪些特徵呢?
李曉西:第一,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定價權。它是產品價格的制定者而非接受者,產品價格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衝擊。例如即使面對2008年金融危機、2020年疫情衝擊,有些高質量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定價也不會受到大的負面衝擊。
第二,企業盈利模式有很好的護城河。比如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我們買電腦的時候基本已經預裝,這種模式就有很高的護城河;再比如國內的一些高端白酒、證券交易系統軟件商的盈利模式都有很好的護城河。
第三,高質量公司還具有很強的盈利能力。即便是新經濟公司,早期可以燒錢,但最後還是要把培育出的市場貨幣化,長期下來是有很強的盈利能力的。
第四,優秀的管理團隊非常重要。好的管理團隊在經營上具有前瞻性,投資項目有遠見,對企業未來的長期發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司治理結構很重要。例如某些治理結構很差的上市公司,大股東把體外資產高價出售給上市公司,侵犯了其他股東的利益;再比如,會計師和審計機構對報表有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具備這種特徵的公司,我們在投資過程中會盡量規避。
第六,核心競爭力。荷蘭阿斯麥公司生產的最高端的光刻機具備核很強的核心競爭力,很難找到替代廠商。
主持人:那高成長和高質量公司如何區別?
李曉西:高成長公司,特徵之一就是短期的高增速。例如一些商業模式為項目制的公司,項目進行時業績高速成長,但項目做完後,下一個對公司業績有實質影響的項目是不確定的。體現在股價上,這類公司波動就會比較大。高質量的成長,意味着可持續的成長,而不是高成長,股價波動也相對較小。
主持人:那您覺得哪些行業容易誕生高質量的公司?
李曉西:大醫藥、大消費和消費升級、TMT,有不少高質量的公司。另外,一些集中度提升的行業,也有一些高質量的龍頭企業。
王德倫:質量是長期投資複利的必要條件。我們看過去百年的美股表現,表現最好的細分板塊就是科技、醫藥和大消費。芒格也曾説過:“去魚多的地方捕魚”。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好的行業。
另外即便是傳統產業,甚至一些被大家長期忽略的板塊,內部也在發生着很大的變化。比如製造業、工程機械、週期性行業、塗料、建材、水泥、汽車等,行業的競爭格局快速重塑。總的來看,經濟從高增長向高質量切換,企業的邏輯是“在行業中獲得更大的份額”,那麼治理穩健的頭部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
主持人:2021年機會很多,但坑也很多,比如醫藥、消費的估值已經太高了。
李曉西:首先高估值≠貴。這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某個行業估值高,是站在當下的時點來看的,從未來五到十年的長期維度來看,很多看似當前估值較高的A股公司,長期估值並不高。我們看海外的優質消費類公司,估值也都不低:例如雀巢,增速已經很低了但估值也並不便宜。反觀國內的消費類公司、醫藥和醫療服務公司,很多在未來3-5年都能保持15-20%的增速,明顯快於國外的同業,長期看對估值的消化能力也更強。
其次,美國2008-2009金融危機以來,海外的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國外的一些國債甚至出現負利率的情況,這意味着折現率下降,相同的企業現金流貼現回來,估值就會顯得更高。
最後,一些低估值的公司裏面存在估值陷阱。那些存在估值陷阱的低估值公司,企業的終值可能並不存在。而高質量公司的終值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應該還是存在的。這也是低估值公司和高質量公司最大的區別。比如煤炭行業,在美國能源板塊中的佔比持續下降。十多年前,美國的煤炭上市公司估值就很低,目前估值還是很低;相對而言,新能源板塊的絕對規模和市場佔比一直在上升,盈利能力和估值也在提升。
目前確實有部分高估值上市公司出現了泡沫跡象,這類公司我們會盡量規避。
擁抱業績、遠離低估值陷阱
才能迴避“股災式上漲”
主持人:便宜不是買一個股票的理由,貴也不是賣出一個股票的理由。
王德倫:關於高估值現象,我來羅列一組數據:2020年全球股市的漲幅都不低,16個主要經濟體的股市中,13個股市的估值已經達到歷史區間上部,相比之下,A股和港股是極少數估值仍在中位數的市場。
李曉西:美股的估值幾年前就已經鈍化,持續多年居於高位。關鍵還是要看業績是否有消化估值的能力。比如美國上市公司雅詩蘭黛,在過去十幾年估值一直處於高位,但投資回報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因此我們首先還是要挑有業績支持的、能經久不衰的公司。
王德倫:美國的標普500、德國DAX30,平均估值也都在30倍左右PE。有人會説,A股中低增速的大金融太多,拉低了長期增速。但我們再看日本估值,經濟增速非常低,但估值並不是很低。目前中國經濟還能維持中高速增長,對相對高估值的消化能力也應該更強。
主持人:而且滬深300的結構也一直在優化。
王德倫:A股美股化是市場成熟的特徵,具備如下特點——牛長熊短,頭部公司跑贏其他公司,市場對成長性和確定性給出更高的溢價,市場波動率降低。
從市場驅動力來看,A股也在發生變化。政策越來越完善;投資者也在變化——機構化、國際化、公募化,市場參與者更加成熟;上市公司也在變化,更多的聚焦主業、聚焦於長期發展;監管也在向着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變革。
主持人:最近A股指數上漲,但個股下跌的情況很普遍。大家怎麼看待“股災式上漲”?
李曉西:一部分投資者的核心投資邏輯是“估值”,喜歡低估值企業,對於估值較高的公司基本不參與。而另外一部分投資者包括一些外資,投資邏輯的核心是“可持續的業績”。這也是產生“股災式上漲”的原因。長期來看,業績才是股價上漲的最主要驅動力。重視業績的那部分投資者更有可能捕獲到業績可持續成長的企業,包括白酒行業過去幾年的收入和利潤增速基本在10%以上,不少醫療服務領域的上市公司甚至達到了15-20%的持續增速,這類企業同期投資回報大幅跑贏市場。
單純的低估值只是短期邏輯,沒有業績支撐,低估值的炒作很難持續。
王德倫:還有另一個原因——上市公司越來越多,目前已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特別是註冊制實施後,公司數量還在快速增加。如何挑選高質量公司?這是個技術活,需要龐大的團隊,多個行業研究員和調研員密切配合。相對來説,對個人投資者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也才會有“股災式上漲”的感受。
李曉西、王德倫:所以還是要買基金(笑)。
主持人:那麼對於華泰柏瑞即將發行的質量領先混合型基金的建倉策略,曉西總有什麼想法?
李曉西:穩紮穩打,在控制回撤的基礎上,根據市場情況,逐步加大倉位。
繼續看好白酒板塊有定價能力的公司
港股分化大但投資機會日益凸顯
主持人:對於新能源、白酒、光伏,2021年會怎麼演繹?
李曉西:繼續看好白酒,也會繼續配置有定價能力、未來3-5年有確定性、持續增速達到10%-15%的公司。光伏板塊是不錯的長期賽道,但短期漲幅太大,估值可能需要時間來消化,同時業績需要時間來兑現。新能源板塊中細分的電池行業龍頭企業,長期有一定投資機會。
王德倫:新能源、白酒、光伏,都是很好的賽道,堪稱中國最好的產業之一。即便短期有波動,拉長3-5年,機會仍然很大。而且未來投資機會也會擴散,比如目前新能源車吸引了太多目光,但未來可能會衍生出智能行駛的投資機會。
主持人:剛也談到了國際化。曉西總怎麼看待外資對A股的影響?
李曉西:外資越來越多,投資者會更加理性;機構的專業化程度也會提高;市場波動會降低。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外資聚焦於投資高質量的公司並且較少參與題材的操作。
對市場來説,外資的進入也有助於提升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我們看到過去幾年,優質個股持續上漲、較少回調。有人認為是抱團導致了這種現象,但機構投資者合謀抱團的可能性不大,而是基於基本面的邏輯,最後投資了這些有業績支持的優質公司體現出來的一個結果。我們看港股,機構投資者是很少去投那些仙股的,這類仙股很多是缺乏業績和成長性的。
回到A股,在優質頭部公司持續增長的同時,財務有問題有瑕疵、非龍頭的公司則可能會持續弱化。對於優質企業來説,更容易在市場融資,提升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
主持人:大家怎麼看待港股?
李曉西:港股分化很嚴重,其中醫藥、科技、消費行業的機會較大。而傳統金融地產板塊,不管是A股還是港股,在“房住不炒”的大邏輯下,行業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王德倫:港股我們一直看多,但分化非常大。值得注意的是,內地資金對港股非常追捧,2021年新年伊始南下資金就達到了500億。而且,過去幾年港股的監管改革力度也很大,誕生了不少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紅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