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2日訊(編輯 瀟湘)在今年二季度,以高盛集團為代表的不少華爾街機構策略師曾認為,一場“反向貨幣戰”可能正在全球外匯市場上演,央行政策制定者將試圖通過匯率升值來找到幫助遏制通脹的工具。
而如今隨着上半年過去,這場“反向貨幣戰”的勝負似乎也已無懸念:年內傲視其他G10貨幣的美元,正取得“勝利”……
行業專欄作家James Mackintosh上週末就撰文表示,就像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贏得”了讓美元貶值的戰鬥一樣,現在其也在“贏得”讓美元升值的戰鬥。無論是美元當時的貶值還是當前的升值,美聯儲都被證明是主要央行中對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執牛耳者,而在這兩次經歷中,匯率的波動也都為其所樂見。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美元年內的升值都顯得非同尋常,尤其是對幾類主要貨幣的強弱差異——歐元兑美元目前已經跌至了1.0003,無限逼近了1:1的平價關口,為近二十年來首次,而日元兑美元更是已經跌至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
經通脹調整後,衡量美元兑主要貿易伙伴貨幣匯率強弱的貿易加權美元指數,僅在2002年和1985年的兩輪峯值時比眼下更強。
儘管美元是在經濟邏輯和貨幣政策支持的共同作用下走強的,但對於世界其他經濟體而言,這一幕卻顯得更為“傷人”。
美元強勢的經濟邏輯並不是因為美國經濟增長特別強勁——事實上,最近的美國數據也不乏令人失望的地方,但世界其他地方的情況卻更糟。美元最近對歐元和日元的升值,很大程度上由於歐洲和日本天然氣價格的飆升,以及俄羅斯可能會完全切斷供應的威脅。作為能源進口大國和機械出口大國,日本和德國將受到尤其嚴重的打擊。
而美元升值背後的貨幣政策邏輯則更為顯而易見。美債收益率目前高於其他發達國家的同期債券收益率,美聯儲正在激進加息以對抗通貨膨脹,歐洲央行雖然表示會加息但還沒有行動,日本央行則依然在死咬寬鬆政策不變。最近幾周,隨着經濟衰退擔憂加劇,美聯儲加息預期有所減弱,但市場對歐洲央行加息力度的預期下降得更快。
對於全球許多央行而言,它們今年來或多或少都希望,在全球通脹高企之時,能夠通過本幣升值來降低進口成本,並提高海外購買力。正如高盛策略師今年2月所提到的——年內匯市最重大的轉變將是人們不再認為本幣升值是不可取的,在這個緊縮週期中強勢貨幣實際上可能是你的“朋友”。
而在眼下,能夠在外匯市場上稱之為強勢貨幣的,除了美元以外,似乎已寥寥無幾……
歐元跌至平價只是開始?
歐元兑美元匯率逼近1:1——本週各財經媒體對歐元匯率鋪天蓋地的報道,或許正成為近年來全球外匯市場最大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上一次歐元兑美元位於平價關口以下,還要追溯到遙遠的2002年11月——當年也是歐元正式進入歐洲市場流通的一年。同年2月28日,歐元區成員國本國貨幣全面退出流通領域,歐元與成員國貨幣並存期結束。
換言之,經歷了年內的暴跌,歐元匯率眼下幾乎已經跌至了其問世之初的水平。這意味着,許多人過去二十年所養成的“歐元比美元貴”的固有印象,即將隨着歐元兑美元平價關口的失守而被徹底打破。
而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的這一幕或許還只是歐元跌勢的開始……
上週,做空歐元成為了外匯專業人士中最受歡迎的交易策略之一。豐業銀行策略師Shaun Osborne和 Juan Manuel Herrera Betancourt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與其他主要貨幣相比,歐元頭寸的周度變化最大,賬户淨空頭頭寸增加了7.69億美元,總額增值22億美元,為去年11月底以來之最。
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主管George Saravelos表示,歐元兑美元跌破平價即將發生,尤其是在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可能面臨“完全關閉”的情況下。該行正在定價歐元兑美元匯率在0.95至平價區間內波動。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歐元兑美元匯率可能會跌至0.95-0.97,這與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結束以來,外匯市場出現的極端水平相當……如果歐美都在第三季度陷入更嚴重的衰退,而美聯儲仍在加息,那麼很可能會達到這一水平,”Saravelos表示。
花旗集團分析師Tom Fitzpatrick也表示,他正在“全力以赴”做空歐元兑美元,並買入三個月期歐元兑美元看跌期權,目標看向0.95。
Fitzpatrick認為,美國固定收益利率上個月達到頂峯,與2000年1月類似,當時歐元兑美元也跌破平價。
根據業內的一份最新調查,隨着天然氣短缺可能性上升,且通脹率保持在紀錄高水平,歐元區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持續上升。在一些調查中,經濟學家現在認為未來一年內發生經濟萎縮的概率為45%,上次調查為30%,而在俄烏衝突之前則僅為20%。德國是歐元區最可能遭受俄羅斯削減能源供應所造成衝擊的國家之一,其經濟產出萎縮的可能性過半。
亞洲新興經濟體如臨大敵
在歐元近來在經濟衰退威脅下掀起貶值風暴的同時,亞洲新興經濟體也正愈發如臨大敵。大多數亞洲央行眼下所能期待的最好結果,或許僅僅是令本國貨幣能夠更為有序的貶值。
FactSet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初以來,印度盧比已經下跌了約6.6%,在過去幾周連續刷新歷史新低。
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等鄰近新興經濟體的貨幣也在過去幾周遭到了重創。自4月初以來,印尼盾已累計下跌了4.4%,泰銖下跌了8%,馬來西亞林吉特下跌了5.5%。
為了捍衞本幣,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今年以來已受到了明顯的衝擊,其中泰國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在過去的六個月裏,泰國的外匯儲備鋭減了近十分之一。儘管如此,考慮到大幅加息可能給依然疲弱的經濟帶來更大的風險,泰國央行不得不更為剋制,被迫容忍的貨幣大幅貶值。
作為大宗商品進口大國,印度同樣承受着特別大的壓力,尤其是近來外資流出印度市場的跡象變得愈發明顯。作為應對,上週印度央行放寬了針對外國證券投資者的債券市場規定,並允許商業銀行提高非居民外匯存款的利率。截至7月1日,印度的外匯儲備仍然充足,為5883.1億美元,但在過去半年裏已經減少了450多億美元。
在亞洲新興貨幣中,印尼盾的表現目前好於其他大多數貨幣,這主要是得益於該國大宗商品出口強勁。在2022年初短暫宣佈出口禁令之後,印度的煤炭出口近幾個月激增——根據CEIC的數據,5月份煤炭和褐煤的出口價值約為50億美元,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多。
這給了印尼央行更多的迴旋空間:印尼央行已誓言將密切關注本幣貶值,但迄今尚未加息。不過即便如此,高盛仍預計印尼央行將在8月份啓動緊縮週期,今年累計加息125個基點。
有業內人士表示,通常而言,外匯市場向一個方向的步子邁得越大,屆時可能出現的反向調整也將越明顯。但如今,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重要“觸發器”——例如俄烏和平協議令德國重新獲得廉價的天然氣供應、抑或美聯儲向鴿派乃至降息轉向,那麼料將很難看到美元的強勢格局出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