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資本缺口待補 銀行再迎發債高峯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財經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剛剛過去的9月,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火爆,單月發行規模超過此前八個月總和。WIND數據顯示,9月上市銀行共成功發行二級資本債2400億元,今年1至8月上市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累計為238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國有大行成為發債“大户”,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三家銀行9月二級資本債發行總額均超600億元,此外建行還有1600億元在路上。

分析人士認為,國有大行大規模發債補血,除疫情因素和讓利實體經濟的影響外,也與滿足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新一輪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監管要求密切相關。9月30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與國際監管要求接軌,將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總損失吸收能力監管要求。同日發佈並實施的還有《關於建立逆週期資本緩衝機制的通知》,明確逆週期資本緩衝比率初始設定為0,不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本管理要求。

目前我國只有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被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TLAC監管要求的實施,無疑將進一步顯著加大四大行資本補充的壓力。國信證券研報稱,綜合多家機構的測算,2025年達標前四大行的TLAC資本缺口總計約在2萬億至3萬億元左右,各家銀行未來5至8年每年的缺口約在1000億元左右。

中小銀行今年以來也面臨強烈“補血”需求,包括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補充工具發行今年增長迅猛,雖然單筆規模較小,但已成為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工具。今年以來,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已達43只,發行規模達4486.80億元,加上即將於近期陸續發行的工行、承德銀行及惠州農商行,年內發行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永續債方面,2019年全年發行數量不過16只,今年至今,銀行已發行23只永續債。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銀行按要求加大了對實體經濟以及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貸款規模增加較多,需要通過資本補充來保證充足的資本金。在讓利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大多數銀行依靠內生性資本補充有一定難度,通過永續債、二級資本債以及其他方式的外源性資本補充成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