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這家以創新和研發驅動的藥企不僅擁有多款領先的創新及首仿藥,且已構築起前瞻性的系統研發管線。
據招股書申報稿披露,先聲藥業主要專注於腫瘤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三大領域。公司上市產品包括一類創新藥恩度、艾得辛,均為所在領域領先產品;目前先聲藥業擁有近50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創新藥產品,預計僅今明兩年就將上市3款重磅創新藥。
隨着近年來醫保新政的推行,在“帶量採購”的衝擊下,仿製藥企業原有的“高定價、高費用、高毛利”的銷售模式面臨新挑戰,業界普遍認為,拓展包括創新藥在內的新的增量品種,成為藥企面向未來構築業務“護城河”的重要方向。
曾在紐交所上市的先聲藥業,被知名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認為是“少數成功研發上市兩種一類創新藥且總部在中國的製藥公司之一”,且在創新藥佔總收入比、研發投入等方面有着明顯領先的表現。當下,海內外資本市場對創新藥企傾注了更多的“偏愛”,可以預見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裏,赴港上市的先聲藥業將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聚焦創新藥 深耕三大疾病領域
先聲藥業於2001年正式進入製藥領域,致力於“讓患者早日用上更有效藥物”,在南京、上海、波士頓設有三個研發中心,並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醫藥產品可分為創新藥或仿製藥,簡而言之,二者均具有臨牀治療的功效,但仿製藥一般根據現有上市藥物成分製成,創新藥則含有新的化學或生物成分。與仿製藥相比,創新藥的療效及/或安全性被認為可能更好,並享有市場專賣權和較高的定價權。
2011年是先聲藥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公司研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藥物艾得辛——艾拉莫德片於當年在全球率先上市,該藥物也是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抗風濕類新藥,也開啓了先聲藥業持續構築研發管線、推出創新藥的上升發展軌道。
通過深耕創新藥領域,同時兼顧高品質仿製藥,先聲藥業2017年以來業績快速成長:公司總收入由2017年的38.67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019年的50.3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4.1%;淨利潤由2017年的3.5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019年的10.0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69.2%。
從產品佈局上看,目前先聲藥業擁有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包括5種用於治療腫瘤疾病的產品、3種用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產品、4種用於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產品、3種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產品、15種用於治療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產品以及多種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產品,包括自主生產的內部藥品及來自銷售推廣的知名製藥公司的第三方藥品。
與此同時,先聲藥業所在的主要“賽道”在整個中國醫藥市場佔比也近1/4。招股書披露,在先聲藥業戰略上專注的三個治療領域產品銷售額,分別合佔公司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總收入的69.9%、66.9%及65.9%。按2019年的藥品銷售收入計,這些治療領域合計佔中國醫藥市場總額的24.7%,增長速度快於整體中國醫藥市場。
研發管線:3款新藥上市在即50款創新藥在研
所謂研發管線,在醫藥行業通常指企業一批正處開發階段的藥物,由於藥物的特殊性,藥品從研製到最終轉化為上市產品要經過試驗室研究階段、中試生產階段、臨牀試驗階段等很多環節。一般情況下,一種新藥從立項研發到上市可長達10-12年,合理規劃佈局研發管線,一方面將使製藥企業得以不斷推出新藥,同時也是藥企對沖研發風險的策略。
由近及遠看,先聲藥業的研發管線在2020-2021年預計將上市3款重磅創新藥產品:分別是生物創新藥阿巴西普注射液、I類創新藥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以及PD-LI抑制劑KN035 。
僅以阿巴西普注射液為例,該藥品是用於治療中度至重度類風濕關節炎的生物創新藥物,其不僅能有效改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症狀,降低疾病活動度,而且與目前常用的TNF-α抑制劑相比,使用阿巴西普注射液的患者住院感染風險降低了22.6%。
包括上述即將進入“收穫期”的新藥在內,先聲藥業研發管線目前的佈局包括近50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創新藥產品,包括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和CAR T細胞治療,其中超過10個在研創新藥產品處於臨牀階段、已遞交新藥申報或者已經獲批。除上述在研產品之外,先聲藥業在三大領域一共還有超過30種處於臨牀前研究階段的創新藥在研產品。
此外,在市場需求仍然巨大的仿製藥領域,先聲藥業主要圍繞臨牀未滿足需求、市場需求大、技術壁壘高的產品進行開發,以“高壁壘仿製藥”、“首仿藥”為主要開發方向,以三大疾病領域為主,兼顧其他疾病領域,佈局一系列產品組合。未來幾年內,公司預計將有18種主要仿製藥申報或獲批上市。
值得注意的還有,在“高壁壘、高投入、高風險”的藥物研發領域,先聲藥業一直以來堅持“自主研發 開放合作”的獨特模式。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獨立完成一類小分子藥物和治療性生物製品全週期研發的製藥企業之一,先聲藥業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並利用該優勢與國內外研發夥伴合作,將技術先進的藥物推向中國市場。先聲通過不斷與國際和國內的領先公司開展合作,圍繞腫瘤、免疫和神經領域加強研發管線,公司也因此收穫了包括阿巴西普注射液、KN035 等多個創新藥品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
創新藥“紅利”待持續釋放
十餘年來,先聲藥業經歷了登陸紐交所、私有化,再到啓動“赴港”上市,目前也適值醫保政策改革倒逼國內醫藥產業變革,資本市場進一步實現對創新型企業“價值發現”的階段,這家創新型藥企也再次站上了關鍵發展節點。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從2018年開始,由於國內醫藥行業從研發、申報到銷售等眾多環節的政策都在逐步發生顯著變化,過去企業以仿製藥為主的經營模式將面臨日益增加的壓力,而創新藥領域則將逐步享受從加速審評到醫保承接力度加強的紅利。
這一“改革紅利”在先聲藥業近年來的發展中亦有充分顯現。2017年,一類創新藥恩度®——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和艾得辛®——艾拉莫德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2017、2018和2019年,這兩個產品的累計收入分別佔當年度公司總收入的21.4%、25.5%和32.9%,並帶動公司營收和利潤持續增長。
興業證券的相關行業研報指出,國內企業的研發類型從單純的模仿/改進到快速跟進甚至逐步追求 First-in-class。
而縱觀先聲藥業創新藥近年來的營收構成,2017-2019年,其一類創新藥收入佔總收入比例為21.4%、25.5%及32.9%。相較而言,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藥品終端市場創新藥佔比小於5%。
“研發管線逐步成為投資者估值和決定企業股價走勢的重要考量因素。在產業和資本市場政策的影響之下,國內醫藥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在研發投入層面逐步進入‘軍備競賽’的模式”,前述行業研報指出。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先聲藥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率分別為5.5%、9.9%及14.2%。Wind數據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的A股上市藥企中,研發費用佔收入比重超過10%只有4家。
“持續創新對我們的競爭力和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我們已在腫瘤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建立了領先的產品組合並擁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先聲藥業招股書中如是説道:“未來2至3年,我們預期將有2種創新藥產品在中國提交NDA和1種生物類似藥產品在中國提交進口藥品註冊證申請,5種創新藥產品處於II期或III期臨牀試驗中,6種創新藥產品處於中國I期臨牀試驗中,同時不少於9種創新藥產品在中國提交新藥臨牀試驗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