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地方,市委書記為何一再造訪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上週的調研行程中,安排了幾次“重訪”。

4月22日,他再次前往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調研並召開座談會,探討上汽集團經濟運行情況和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週日,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部分,李強來到前兩年曾多次造訪的黃浦區寶興居民區和靜安區張園,進一步推進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

去年9月,李強曾前往上汽集團,調研上汽乘用車造型設計中心並主持召開座談會。如今再次造訪,體現了對上汽及其背後的汽車產業對上海特殊意義的重視。

汽車曾是傳統上海“六大產業”中的頭號支柱,在新近明確的“3+6”重點產業體系中,亦在六大重點產業之列。不少時候,上汽一家企業的表現,就可能影響全市經濟數據的起伏。

去年的上汽之行,大氛圍多少有些凝重。此前的市場變化和行業變革,加之疫情帶來的直接衝擊,令當時的汽車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某種程度上,上海的汽車產業已經走到一個亟待轉型突圍的拐角,特殊氛圍下,甚至需要一些“逆境求生”的感覺。

也是因此,市委書記的造訪很大程度上具有“打氣”的意義。“在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拼的是信心和韌勁,靠的是理念和實力。”李強當時表示,上汽作為上海的標誌性企業,理應“以確定的目標、有力的舉措積極應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奮發有為、闖出新路”。

當時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即汽車產業亟待找到“新的突破點、增長點”。而找到這些的出路,在於“保持危機意識,樹立創新自信,運用新思維,搶抓新機遇,掌握主動權”——歸根到底在一個“新”字,是從關鍵核心技術到產品、設計、服務、發展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創新。

7個月後,李強再一次來到上汽。而比照兩次調研的新聞通稿,也能讀到某種變化:去年,市委書記在此“深入瞭解產品設計理念、新車型研發以及智能技術運用情況”;今年,他“察看創新打造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和上汽R標新車車型,詳細瞭解相關項目進展情況”。

這些地方,市委書記為何一再造訪

智己是上汽同阿里、張江高科共同投資的“汽車科技公司”,曾被視作上汽轉型升級“一號工程”。三方合作不過數月,首款純電動車已經開始接受預訂。而據建立伊始相關負責人的表述,用一種全新方式打造新品牌,初衷就是“抓住‘技術爆炸期’”,在汽車工業加速智能化時及時搶灘,佔據新賽道。

上汽R標則是去年推出的全新標識設計方案,對應中高端新能源車,打R標的車型在技術、設計、商業模式等方面與傳統車型均有顯著不同,亦被稱為“新勢力”。上述新品牌、新設計的初步成果,以及整個上汽經濟運行的逐步回升,顯然都在回應去年關於“新”的迫切期待。

此時的“大勢”已不同去年,並且,上海還有了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大策略。汽車工業的升級當然需要置於這樣的框架之中,並努力放大回升向好的跡象。用市委書記的話説,此時需要“謀定快動、乘勢而上,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拼搏姿態搶佔新賽道、勇立最前沿”。

除了重申在技術攻關、用户體驗、設計服務等方面的要求外,李強專門談及了汽車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問題,要求“加快運用數字強勁引擎”。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加速推進,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加速突破”,他表示,當前“挑戰前所未有,機遇前所未有”,“要加快創新轉型,牢牢把握未來發展的戰略主動權,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確立戰略新優勢”。

無疑,數字化是汽車行業最為重要、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條“新賽道”。在他看來,上海應當在提升汽車產品、出行服務、運營體系數字化水平上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這就要求從產品到企業再到整個交通生態系統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由車到路到網,實現真正的智能化運轉

這些地方,市委書記為何一再造訪

對整個上海經濟來説同樣如此。邁上這條“新賽道”,又意味着一整套系統更新,並體現一些強調已久、反覆重申的觀念和路徑。

比如創新——對上汽的要求,包括瞄準技術方向持續攻堅、構建開放協同創新生態;具體則要進一步聚焦操作系統、核心算法、智能硬件,抓住電池、電驅、電控“三電”系統及核心零部件開發,並通過各類主體協同,加快佈局軟件開發、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技術領域,從點上創新擴大到生態創新。這裏就包含了從目標到重點到路徑的一套方法論。顯然,這是可以被推廣到上海各項重點產業,乃至整個經濟的。

同時,城市建設和社會事業,也需要類似的系統觀念,一方面聚焦重點突破,一方面把握長遠趨勢,實現可持續的更新升級。

再訪寶興裏和張園,李強就表達了這層意思。前者作為近年來上海頗受關注的舊改地塊之一,這裏創造的舊改羣眾工作“十法”,被視為舊改乃至基層治理過程中的重要創新經驗。

這些地方,市委書記為何一再造訪

三年來第四次來到此地的李強表示,要傳承弘揚好“申城第一居委”的優良傳統,拓展運用好“十法”,既要立足當前,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立足本職崗位更好為羣眾服務;又要着眼長遠,結合區域未來發展規劃,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團結凝聚社區各方力量,不斷提升羣眾的感受度。

對於三年來第三次造訪的張園,李強則表示,要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推動張園項目深化城市更新和活化利用,更好將城市文化、歷史底藴嵌入煥新後的城市空間,提升空間品質,塑造核心功能,打造卓越地標。

“要讓市民羣眾在這裏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上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實踐成果。”為何會將城市更新項目列入“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範疇,這是一個答案。

而對上海來説,許多被反覆關注、反覆“盯”着的項目、地點,實質上,都是要塑造這樣具有獲得感和引領性的發展樣板。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蔣迪雯 攝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中圖攝影:陳正寶

來源:作者:朱珉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2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些地方,市委書記為何一再造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