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和IMF雙雙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看好未來複蘇趨勢
記者 劉 琪
“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6%,將成為80年來經濟衰退後達到的最快增速,主要靠的是少數幾個主要經濟體的強勁回彈。但是,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仍在繼續與疫情及其影響作鬥爭。”世界銀行在日前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如是説。
報告指出,在主要經濟體中,預計美國今年增長將達到6.8%,反映出大規模財政支持和放鬆防疫限制措施的影響。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增長也在企穩回升,但程度稍低。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中,預計中國今年增長8.5%,反映出被壓抑的需求得到釋放。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世界銀行預估的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為7.9%,此次上調了0.6個百分點。
不僅世界銀行上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4月份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也預計,中國今明兩年GDP增速分別為8.4%和5.6%,對2021年的預測較年初提升0.3個百分點。在IMF看來,支撐中國高經濟增速的因素包括有效的疫情遏制措施、強有力的公共投資應對措施以及中國央行給予的流動性支持。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世界銀行和IMF上調我國經濟增長預期,都是在我國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的背景下,看好未來經濟復甦趨勢。
《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復甦已從公共投資逐漸擴大到國內消費。值得一提的是,機構亦持有相似觀點。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6月8日發佈分析報告稱,自2021年初以來,中國經濟的復甦勢頭有所增強,基礎更為牢固。雖然與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經濟增長勢頭可能有所放緩,但隨着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加快,中國經濟仍將受國內政策和強勁外需所支持。
“從全球範圍來講,中國一直是疫情控制最好的區域,所以今年出現了節假日消費復甦井噴、以及製造業向中國集中迴流的現象,出口的韌性也在顯現。”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穩健的貨幣政策推動下,經濟增長的信心也在增強,尤其是科技領域正在“換檔加速”。區域發展也在提速,如對長三角浦東新區的再定位,加大了經濟增長的確定性。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近日在諾亞財富第三屆粵港澳灣區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復甦相對以往更加平衡,過去主要靠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和外部需求,現在國內製造業投資和消費表現相對較好。銀行貸款中的中長期貸款比例上升,也意味着投資在增加。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