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文 | 鄭燦城

編輯 | 彭孝秋

股價從9元漲到20元,僅用一週多時間。這就是Chiplet概念的魅力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大港股份8連漲停,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但該公司(大港股份,002077.SZ)卻在回函深交所時表示,自己未涉及Chiplet相關業務。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大港股份回函節選,資料來源:東方財富)

作為新的市場主線,Chiplet也為半導體指數大漲貢獻了新動力。整個指數從8月1日至8月8日,漲幅超過17%。IP授權也是受益Chiplet的細分板塊,頭部企業芯原股份(688521.SH)也隨之從44元漲到72元,漲幅達63%。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半導體指數(801081.SWI)走勢圖,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何為Chiplet?這個概念最早由美滿電子Marvell(MRVL.O)創始人於2015年提出,但卻在近期簽署的《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被提及。即美國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PCAST)開始“倡議建立Chiplet平台”。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法案內容節選,圖源網絡)

後摩爾時代的鑰匙

Chiplet翻譯過來就是“芯粒”,其核心思路為樂高的模塊化——將數個小芯片通過封裝技術拼裝成大芯片,以實現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在認識Chiplet之前,我們先要熟悉半導體行業的幾個概念。一個是集成電路發展一直遵循的一條路線——摩爾定律。“每經過18-24個月,芯片內晶體管的數量就會增加一倍”。這個定律提出者為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en Moore),1965年時他還在仙童半導體公司任職。

另一個是晶體管,作為芯片主要組成部分,晶體管的數量直接影響芯片性能。因此,自芯片被髮明以來,科學家們就想盡辦法在一定面積裏塞下更多的晶體管。簡單來説,如下圖綠色部分,寬度越小,單位面積內能塞下的晶體管數量就越多,芯片的性能也就越高。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示意圖,圖源網絡)

這個寬度又叫製程,或是技術節點。經過晶圓廠對技術節點的不斷突破,時至今日,雖然頭部芯片製造廠商台積電和三星的戰場已經來到了3nm,但相鄰技術節點突破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即摩爾定律放緩。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晶體管數量走勢圖,資料來源:Wikipedia、民生證券研究院)

除此之外,這個突破過程中,每一個製程的研發到量產都需要花費鉅額的資本投入,節點的突破也就和資本的投入不成正比。36氪瞭解到,5nm製程的研發投入,差不多是7nm和10nm投入總和。這就導致晶圓廠們在競相突破新節點的路上,有些玩家會選擇中途放棄。比如,聯華電子(UMC.N)在2018年8月宣佈放棄12nm以下的先進工藝研發;時隔不久,格羅方德宣佈放棄7nm的研發。

然而,下游應用非但沒有放緩對芯片性能的追求,還對芯片的“佔地面積”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TWS耳機、AR和VR等設備體積很小,因此只能將若干個芯片的性能都集中到一塊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統)芯片上。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注:右圖Mochi為Chiplet最初提出時的名字

Chiplet就是利用了“高度”這個維度,先將原本在一個平面上的芯片拆分開來,再像積木一樣拼裝成塊。這樣不但能夠節省佔地面積,使得每個小芯片有更大的空間,還能夠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首先,Chiplet可以單獨流片(試生產),降低流片失敗的風險。隨着技術節點的不斷提升,單顆芯片集成的IP(大芯片的功能模塊)會越來越多。根據IBS數據,7nm、5nm工藝集成的IP數量分別為178、218個。在流片時,任意一個IP出錯都會導致流片失敗,對芯片設計公司現金流造成一定的衝擊。比如7nm工藝芯片一次流片需要3000萬元成本,5nm則在4700萬以上。

其次,Chiplet能夠提升製造的良率。“芯片是沙子做的,但芯片卻容不得‘一粒沙子’”,一位業內人士向36氪表示。事實上,芯片是在高度無塵的環境下生產的,其對環境的潔淨度要求比手術室還要高。這是因為只要一粒灰塵落到芯片上就可能會導致芯片失效。

灰塵的落下往往又具有隨機性,完全不可預測。換句話説,芯片越大,沾染灰塵的可能性就越大,整體的良率就越低。國盛證券數據顯示,當芯片整體面積在10mm X 10mm時,良率達94.2%;但如果面積增加至原來的16倍,也就是40mm X 40mm時,良率僅35.7%。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注:圖中die表示裸片,即芯片封裝前的狀態

最後,Chiplet能夠提升可靠性。由於芯片製造端的限制,一枚芯片只能採用同一個技術節點。對集成了多個功能的SoC芯片來説,更高的技術節點反而會降低可靠性。比如模擬電路相關的IP就適合使用更成熟的工藝,更低的技術節點。追求過小的線寬可能會出現漏電、噪音等問題。

上述優勢讓Chiplet相較於繼續突破先進製程更具性價比。諮詢公司The Linley Group測算,在7nm工藝下,Chiplet相較於傳統的單芯片方案節省成本近13%。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另外需要説明的是,Chiplet並不是在每一項花費上都優於傳統的解決方案,在測試和封裝環節,將一個大的芯片分成若干的小芯片反而增加了工作難度和工作量。根據Group測算,在7nm製程這兩個環節就分別需要多2%、25%的成本。

剩下的,交給封裝

雖然Chiplet技術還未成熟,但一些金字塔尖的玩家已經開始了早期探索。比如蘋果發佈的M1 Ultra芯片,就是在M1 Max的基礎上,採用蘋果的橋接技術,將兩顆5nm工藝的M1 Max芯片連在一起。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蘋果M1 Max & M1 Ultra,圖源網絡)

近日,壁仞發佈的GPU芯片BR100、BR104也是採用了上述方案。壁仞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洪洲在發佈會上表示,“壁仞科技此次發佈的BR104為單die(裸片)產品,而BR100則是採用了Chiplet技術的雙die產品。一次流片,形成兩款產品,各有優勢與側重點,覆蓋更廣泛的應用市場。”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BR100採用Chiplet技術,圖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壁仞科技產品與蘋果產品是採用了不同的封裝技術將兩枚芯片“拼接”在一起。除此之外,AMD、Intel等國際知名芯片公司也都開始佈局Chiplet,但還只是侷限於自家的產品,不同芯片公司出廠的芯片無法兼容。

類似手機充電口和充電線之間的關係,即使現在有了type-C,充電設備之間兼容性還有提升的空間。何況在type-C面世之前,充電口更是五花八門。組成一個芯片系統的小芯片在現在也有很多的接口標準,比如有AMD、ARM等公司所在的Gen Z聯盟;Intel、思科等公司所在的CXL聯盟等等。

而現在,類似ttype-C地位的芯片標準統一已經在進行中。2022年Q1,半導體行業頭部公司組成了Chiplet標準聯盟——UCle(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通用芯粒互聯)就定義了Chiplet的連接標準,目的是組建芯片互連生態。有了這個生態,一些成熟的IP在單獨流片之後,可以由芯片設計公司外採,降低芯片設計的成本,縮減研發時間。

事實上,除接口標準外,Chiplet還有三大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一,Chiplet在同樣的晶體管密度下,發熱量更高。這是因為芯片和芯片之間的互聯互通始終不如晶體管相連來得直接。雖然在同等面積下塞了更多的晶體管,但功耗成了下一個需要平衡的問題;其二,目前還未推出相關的EDA軟件;

其三,Chiplet並不是簡單的拼樂高。芯片和芯片的相連,需要將兩顆裸片鑽孔,再通過精密的電鍍手法將電路引出相連。比如鑽孔環節,晶圓厚度僅100微米左右(1米=10^6微米),在這樣的厚度下鑽孔需要微米級的精度控制,控制得不好晶圓就會被鑽穿。

即使面臨諸多的挑戰,Chiplet仍然是後摩爾時代芯片發展的趨勢所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02 字。

轉載請註明: Chiplet概念大爆發,有公司股價連續八個漲停|焦點分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