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7月10日報道,中國民營煉油企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石化)獲得中國首家民營企業出口成品油的許可證。
浙江石化成立於2015年,註冊資金238億元,是榮盛石化控股51%的子公司,浙江石化的其他股東還有浙江桐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巨化集團公司(20%)及舟山海洋綜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9%)。
目前浙江石化成品油的主要銷售市場,是以浙江省為主的華東地區及華南地區。
然而,國家尚未確定浙江石化可以出口和直接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成品油配額。
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大型國有石油企業,如中石化、中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能獲准直接出口成品油。
據Sublime Information石油分析師王昭(音)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説,浙江石化可能會是中國首批唯一一家擁有燃料出口許可證的民營煉油企業,因為它位於自由貿易區。
早在3月26日,國務院發佈《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的批覆》,同意“支持浙江自貿試驗區適度開展成品油出口業務,允許浙江自貿試驗區內現有符合條件的煉化一體化企業開展副產的成品油非國營貿易出口先行先試,酌情按年度安排出口數量。”
而浙江自貿試驗區內現有符合條件的非國有煉化企業,似乎是為浙江石化量身定做的。
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漁山島,項目分兩期建設,每期規模為2000萬噸/年煉油產能。一期項目投產後,成品油年產量在836萬噸,二期項目投產後還將新增成品油年產量824萬噸。
根據國家戰略規劃,漁山島將打造成一個煉化一體的綠色石油基地,未來可以和新加坡裕隆島世界頂級的化工基地一爭高下。
今年5月,中國發布了第二批燃料出口配額,全部發放到國有煉油廠。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化集團和中國航空燃料集團公司獲得了成品油出口配額。
有行業人士表示,獲得成品油出口權後,預計浙江石化將很快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以及中航油一同出現在今年第三批成品油出口配額的發放名單中。
當前國內成品油市場供過於求,加大出口力度仍將是緩解國內供應壓力的重要手段。有了成品油出口許可,中國的民營煉廠就可以參與廣泛的國際市場,生存空間大為拓寬,在經營上更為靈活,並依託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也會大大改善其煉油利潤率。
截至2019年,全球煉油產能為1.013億桶/天,其中北美、歐洲和亞太產能依次有2258萬桶/天、1572萬桶/天和3552萬桶/天,為全球三大煉油中心,其中增量自1990年以來持續來自於亞太。其中北美以美國為中心(1897萬桶/天),西北歐以ARA(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衞普三個港口)地區為代表,亞太區域則一般以新加坡為代表,重要的增量來自於中國和印度。
2019年全球汽油消費量2432萬桶/天,區域消費佔比中北美42%,亞太28%,歐洲8%;柴油消費量2796萬桶/天,區域消費佔比中亞太34%,歐洲24%,北美18%;煤油費量798萬桶/天,區域消費佔比中亞太36%,北美25%,歐洲20%;燃料油費量699萬桶/天,區域消費佔比中亞太34%,歐洲13%,北美7%;可見汽油消費中心在北美,柴油、煤油和燃料油消費中心在亞太。
在煉油廠投料特點上,美國以自產頁岩油為主,搭配加拿大重質酸油(美國西部用得相對較多)使用,西北歐煉廠以加工北海油田自產和西北非進口輕質甜油為主,亞太煉廠以中東、俄羅斯進口的中質酸油為主。
而在原油來源上,美洲基本處於自平衡的格局下,由加拿大和中南美洲向美國出口;俄羅斯、中東和非洲為全球三大油庫,俄羅斯主供歐洲,剩餘大部分供中國;中東主供亞太地區的中國、印度和日本,但沙特和伊朗兩國向歐美也存在較大的供應量;北非供應歐洲,西非則同時供應歐洲和亞太。
2018年,中國煉油能力為8.31億噸/年,較上年淨增2225萬噸/年;其中新增能力3390萬噸/年,淘汰落後能力1165萬噸/年。中國新增煉能擴張勢頭強勁,落後產能淘汰速度和幅度不及預期,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淨增超過全球淨增能力的一半,但全國煉廠平均開工率72.9%,為全球最低。
特別是近年來,隨着對民營、外資煉油企業的市場準入開放,我國成品油市場逐漸形成國有、民營、外資三方共同發展的格局,這使我國成品油呈現煉油能力增長遠快於需求增長的局面。
雖然我國煉油能力持續上升,煉能不斷提高,但整體上我國當前的煉油產能是屬於過剩,主要表現在結構性產能的過剩,即一次加工能力過剩、煉能區域分佈不均、煉廠平均規模較小等特點。
2018年,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8.3億噸,但全年原油加工量僅6億噸,產能過剩現象較為嚴重。
煉廠規模方面,2018年,我國煉廠平均煉能僅412萬噸,遠低於世界煉廠759萬噸的平均規模,且國內只有19家煉化一體化企業,總產能約2.3億噸。煉油裝置規模較小直接導致我國現階段煉廠的單位能耗較高,且各煉廠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標準油單位能耗低於8.5kg/噸的產能僅佔總產能的21%,煉油總能耗過大,落後產能依舊嚴重,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產能相對較少,從而變相提高我國煉廠生產成本。
綜合來看,浙江石化獲得成品油出口資格,對緩解國內成品油供過於求,民營煉油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拓展其生存空間是重大利好,但由於名額控制較為嚴格,加上全球疫情影響下成品油消費低迷,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民營煉油企業來説更是紙面上的紅利而已。
【公眾號"石油360"版權所有,歡迎關注轉發評論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