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弘藥業4天重挫33% 劉彥春、董承非、謝治宇等基金經理或“踩雷”
受“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疫苗血栓病例”等事件拖累,相關創新藥頭部公司股價14日、15日股價連續重挫。借新的“黑天鵝”飛出,部分資金趁勢抄底,其中槓桿資金加倉明顯。但部分基金經理或踩雷其中。
但整體來看,自年初以來,醫藥“抱團股”在調整、分化中持續演繹,更是在結構性反彈中表現出了強勁的“修復能力”。有機構人士認為,對待創新藥,尤其頭部公司,應該以長期視角看待,“目前中國的創新藥尚處於行業紅利期,這將創造豐富的投資機會。”他表示,以長期角度看,每次回調其實都是上車機會。
美迪西、康龍化成等創新藥強勢修復
據創新藥指數統計顯示,自年初高點至3月10日,該指數最大跌幅達14%,在“超跌”後,在3月中旬以來逐步企穩反彈,截至4月15日收盤(下同),整體上漲6.5%。如美迪西、康龍化成、人福醫藥、九洲藥業、昭衍新藥等漲幅均超過20%。
《紅週刊》記者統計發現,反彈力道較強、漲幅領先的醫藥股,多數業績表現優異。一組統計數據顯示,3月中旬以來,漲幅超過5%的創新藥上市公司22家,17家發佈了2020年經營業績,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達15家;另外,多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幅預增,年報、一季報“雙增長”,如安科生物、沃森生物、海思科、長春高新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創新藥股價、業績“表現靚麗”的同時,整體估值尚處於相對高位。統計顯示,目前,創新藥板塊公司平均市盈率77倍,多隻個股超過100倍,如美迪西、昭衍新藥等。(見附表)
附表 3月中旬以來,創新藥股價表現(部分)
對於高企的市盈率,機構人士認為,由於資產稀缺、業績增長確定等因素,優質醫藥股“享受”高估值存在合理性,而且未來醫藥高估值的現象或將維持。云溪基金董事長陽勇在接受《紅週刊》記者採訪時認為,“對於創新藥公司,不能單純看靜態估值,因為投資更多是投資未來的預期差,而靜態估值代表過去。創新藥估值更需要動態地看,相對定性的指標有成長性、確定性和穩定性,去年很多低估值的板塊個股持續調整,就是因為長期來看整體空間是逐漸下降,像地產、銀行等傳統企業的週期性就註定不能給予估值溢價。而醫藥是否估值合理與當前時點也有關係,市場認為當前時點部分醫藥估值偏貴,但是若以未來五年、十年的視角來看,創新藥的估值是較為合理的。只要未來醫藥板塊的成長邏輯沒有發生改變,估值就很難下跌。”
多隻創新藥遭遇“黑天鵝”
劉彥春、董承非等基金經理或“踩雷”
與強勢反彈個股表現相對,如康弘藥業、成都先導、海正藥業等累積跌幅巨大,3月中旬以來跌幅均超過5%,多隻創新藥上市公司遭遇“黑天鵝”。
4月12日,財政部發佈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依據會計法,對財政部有關監管局檢查的19家醫藥企業作出行政處罰。或受此拖累,市值超4000億元的某創新藥頭部公司4月14日盤中最大跌幅一度超過7%,截至當日收盤,跌幅超過3%,成交金額接近80億元,是前一交易日成交金額的4倍。15日,該股進一步下跌近4%。
科創板某疫苗頭部公司則遭遇消息面“黑天鵝”,股價遭遇重挫。據外媒體報道,部分海外國家和地區的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和強生新冠疫苗的人羣,出現罕見和嚴重血栓病例。儘管該科創板公司作了澄清,表示公司產品與阿斯利康、強生新冠疫苗所使用的毒載體不同,但還是沒能“阻擋”公司股價下行。14日,該股重挫6%,盤中最大跌幅一度超13%,15日,該股股價未現企穩,繼續下跌近3%。
這兩隻醫藥龍頭股價儘管遭遇了巨震,但更多的是促成了換手率提高。這其中,“主動買套”資金表現積極,尤其是槓桿資金與外資。如該創新藥頭部公司,14日股價大跌當日,槓桿資金給與逆向加倉達7億元。再如疫苗頭部公司,自年初以來,公司股價自高點累計下跌了超過30%。在此期間,北上資金給與其逆向加倉30萬股(注:佔目前外資總持倉股數超過6成)。
因核心試驗被叫停,康弘藥業3個交易日連續一字跌停後再度重挫8%。4月10日康弘藥業發佈公告稱,停止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全球多中心臨牀試驗。受此影響,康弘藥業4月12~14日連續3個交易日出現一字跌停,15日繼續下跌8%,成交量顯著放大。而自春節以來,康弘藥業已累計跌幅達46%。
從基金持倉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末,劉彥春的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持有康弘藥業1300萬股,佔基金淨值比為1.59%;董承非管理的興全新視野和興全趨勢投資分別持倉1594萬股和1173萬股,佔基金淨值比分別為2.59%和1.57%。另外,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持有康弘藥業約20萬股,佔基金淨值0.03%。若這些基金大佬未進行大的調倉,或踩雷其中。
在長期中把握超額收益機會
兩類企業最優
事實上,作為醫藥行業的重要引擎,創新藥、CXO受到政策、資本的重點支持。機構人士認為,雖然創新藥經過年初以來的劇烈分化,以及短期“不利因素”的擾動,但並不會改變創新藥的“優良賽道”屬性。
專注於醫藥投資的某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整體而言,中國的CXO行業還是處於行業的紅利期,這一點從剛剛公佈的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情況也得到了印證。另外,無論從中國CXO行業的需求端,還是從行業自身的經營端,放在世界上都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另外,他表示,“在醫改後我們國家的創新藥發展進入到明顯的快速增長期,從在研到臨牀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進展,尤其是在此前多年的積累下,很多(新藥)已經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刻。同時隨着科技的發展,器械等也開始國產替代,行業會迎來一個新的創新浪潮。”
另外,陽勇同樣表達了對創新藥未來前景的樂觀預判,他向記者指出,“受益於全球產業鏈向國內轉移和國內創新藥行業蓬勃發展,CXO處在高景氣階段。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維持較高的景氣度。短期來説,中小型生物醫藥科技企業逐漸成為全球創新藥的主要來源,更加依賴和CXO企業合作,快速實現產品的上市。中期來説,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終端市場,創新藥行業發展遠落後於國外市場。創新藥行業快速發展,傳統藥企加速轉型,CXO企業有望獲得持續增長。另外,從長期來説,我認為,隨着人口老齡化、慢性病佔比持續提升,我國醫藥市場規模也會持續提升,創新藥的行業空間是巨大的。而CXO龍頭企業可以利用積累的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和創新藥企業爭取藥品上市分成等多種合作模式,將有望實現更長期的發展。”
“全球而言,創新藥平均上市費用大幅上升,研發成功率也在降低,專利保護期被過長的研發週期壓縮,這導致專利挑戰出現較早,新藥回報率嚴重下跌,新藥銷售額不及預期,產能過剩的情況頻發,因此大藥企對研發效率以及產能靈活性有了更高的需求,進而對CXO產生需求。”陽勇進一步表示。另外,在CXO 領域,他主要看好兩個主要方向,“CXO企業的主要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儘可能的提升效率,幫助創新藥更快的上市。在此基礎上我比較看好兩類企業:一是具備一站式服務能力的綜合CXO企業,可以一站式解決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的壓縮研發上市時間。二是在單一環節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