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英利汽車:淨利“不純”丨年報風雲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財經


文/樂居財經 李姍姍

一年前,定位於車身輕量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英利汽車成功登陸上交所,開啓了籌謀許久的資本之路。
在其上市之初,曾於資本市場掀起過一場“腥風血雨”。17個交易日中,英利汽車(601279.SH)曾狂攬17個漲停板,總市值突破200億,賺足市場眼球,成為十足的“妖股”。
而今非昔比,時值英利汽車上市一年之際,卻交出了一份頗為失望的業績答卷。
英利汽車2021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95億元,同比下降8.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9億元,同比下降10.0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0.98億元,同比下降35.29%
營收和淨利雙“失速”的同時,毛利率也迎來連續第五年的下滑。2021年,公司實現毛利率14.41%,同比下降1.14個百分點,達到五年以來最低值。
業績拖累股價表現,427日,英利汽車盤中創出近一年新低4.36/股。
收入高度依賴一汽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英利汽車專注於實現汽車零部件的輕量化,主營業務為車身結構零部件及防撞系統零部件的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含金屬零部件和非金屬零部件兩大類。除汽車零部件外,公司也生產少量汽車零部件相關的模具。
其主要客户以合資車企為主,包括一汽大眾、北京奔馳、華晨寶馬、沃爾沃亞太、一汽紅旗、廣汽菲克等多個知名整車製造商。
在新能源市場及造車新勢力上,目前已為一汽大眾、沃爾沃、上汽大眾、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車企提供新能源車型車身結構零部件和防撞系統零部件。2021年,公司對新能源車型供貨佔比逐步提升,約佔公司營業收入的10%
財報顯示,2021年英利汽車營業收入為45.95億元,較上年的50.2億元同比下降8.45%
值得注意的是,期內該公司來源於第一大客户一汽集團各子公司的收入為19.15億元,佔營收的比例達到41.68%。同時,公司司向前五名客户銷售額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高達76.41%
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英利汽車來源於一汽集團的收入分別為21.5億元、22.86億元、25.17億和9.8億元,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52.47%49.13%52.48%48.83%。公司營業收入高度依賴一汽集團,而一旦一汽出現波動,英利汽車難免不會受其影響。
在具體收入結構上,報告期內英利汽車實現金屬件銷售收入31.32億元,同比下降3.72%;非金屬件營收12.18億元,同比下降4.84%;模具營收2.4億元,同比下降49.67%
各產品營業收入全線下降,而收入的下降則源於銷量的下滑。2021年,該公司實現金屬件銷量1.09億件,同比下降12.6%;非金屬件銷量3002.05萬件,同比下降4.09%
銷量下滑的同時,英利汽車的盈利能力也在走低。2021年,該公司實現毛利率14.41%,同比下降1.14個百分點。毛利率下降的主因為,鋼材、鋁材價格的上漲,公司成本壓力上升,導致利潤空間被擠壓。
而這是自2017年來毛利率第五年連續下滑,達到最低值。2017-2020年,英利汽車毛利率分別為20.38%18.85%16.29%15.55%


非經常性收益“調節”利潤
財報顯示,2021年英利汽車取得歸母淨利潤1.49億元,較上年同期1.65億元下降10.05%
過去一年,英利汽車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兩項財務指標上的投入均有所擴大。期內管理費用同比增長13.94%2.22億元,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3.55%1.85億元,兩項費用分別佔比營業收入的4.83%4.04%
同時,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以及財務費用四項費用合計為4.53億元,佔據營業收入的9.86%;而2020年,這四項費用合計4.13億元,佔營收的8.23%
可見,2021年“四費”佔比營收上升了1.63個百分點,英利汽車內耗升高,這是導致歸母淨利潤下降的原因之一。
此外,英利汽車2021年扣非淨利潤取得9782.25萬元,同比下降了35.29%,而這也是扣非淨利潤五年來首次低於1億元。

財報顯示,2021年英利汽車非經常性收益達到5078.82萬元,同比大幅上升261.42%。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收益6371.47萬元,同比大增2748.65%,此外還包括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2033.06萬元、其他損益項目1219.45萬元等。

正是這筆不菲的非經常性收益,成為了英利汽車利潤的“調節劑”,才使其淨利繼續維持在1億以上。

而一個行業公認的事實是,非經常性損益在短期內能對上市公司業績的改善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長期而言,非經常性損益佔比過高則是一家公司業務發展可持續存疑的表現。
年報風雲系列回顧 ↘️
“寧王”尋底丨年報風雲(130)
德眾汽車:兩低一高|年報風雲(127)
金盃汽車:借重組扭虧|年報風雲(123)
德賽電池:估值“掉隊”丨年報風雲(120)
北京汽車:少數股東“吞噬”七成利潤丨年報風雲(118)

常熟汽飾:利潤與現金的背離|年報風雲(114)
中國重汽:譚旭光的首個“雙降”丨年報風雲(101)
贛鋒鋰業:鋰礦“兩吃”|年報風雲(95)

安凱客車“掛倒擋”丨年報風雲(87)

宇通客車:打破一個趨勢丨年報風雲(84)
江淮汽車:靠補貼“扭虧”|年報風雲(78)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汽車V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