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鳳凰網《風暴眼》出品

文:鳳凰網財經 琢絮 顧北

核心提示:

1、8月18日,博納影業在A股上市,開盤後頂格漲停,次日再度一字漲停,市值已經超過100億元。而從當年美股退市到博納影業如今回A,可謂艱難曲折,足足用了五年時間。

2、在影視業寒冬期間,博納影業上市成為不多的亮點之一。除了對於市場信心恢復的幫助,博納影業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深耕主旋律電影為中國電影行業突出重圍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過冬樣本——從2015年開始,《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長津湖》等主旋律電影橫空出世,而且幾乎部部都成為爆款。截止目前,博納在主旋律電影上的票房已經收穫了超過200億,被公認為是最會拍主旋律電影的公司。

3、對於資本,於冬有着自己的理解與感悟。他認可資本對於電影的不可或缺,承認資本市場助力是中國電影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又對資本的短視保持着警惕,直言做電影如果光靠資本投資行為,是一定不能夠持久的,今天賺了一部,明天可能就賠掉了,“靠一種賭博心理,押中爆款的心理,這是持久不了的”。

4、對於主旋律電影的成功,於冬曾在接受鳳凰網《封面》欄目專訪時表示,中國電影更加體現了文化自信,即表現中國人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而美國電影工業則偏重動漫英雄、科幻英雄、超能力人物的塑造,“這種靠特效帶動情感的故事風格,從情感上距離中國觀眾越來越遠,其技術也漸漸讓中國觀眾審美疲勞”。

----------------

“博納影業今日終於深交所掛牌上市,我等這一天等了2400多天!”8月18日下午三點多,博納掌舵人於冬以這句話開篇,在朋友圈寫下了數百字的上市感言。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不到五百字的感慨中,於冬每一句都以感嘆號作為結尾,前後共出現10次。

1999年,於冬在中國影視行業遭遇寒冬之際創立博納影業,開啓了自己的影視製作之路。23年後,同樣處於行業寒冬之際,博納正式迴歸A股。

經歷了美股退市、逆勢崛起和坎坷回A,51歲的“電影老炮”於冬,也對電影和資本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從一個起點到另一個起點,從一個寒冬到另一個寒冬。於冬將帶領A股的博納走出一條什麼樣的路?博納的上市又是否意味着影視寒冬的回暖?

1、折戟華爾街——“博納和華誼、光線的差距真的能有10幾倍嗎?”

一身簡單的黑色西裝配白色襯衣和紅色領帶,臉上帶着招牌式的微笑。歷經五年的坎坷與曲折後,於冬終於在8月18日正式走上深交所的敲鐘儀式。

同行在側的,包括於冬北電時期的恩師吳曼芳、內地電影昔日領軍人物韓三平,以及黃建新、徐克、陳凱歌三位重量級導演,後三者也是博納影業近年來“主旋律”電影背後的肱股之臣。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這也不禁讓人想起十多年前博納在美股上市時的熱鬧場景。2010年12月9日,博納影業集團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影視企業。

當時的敲鐘儀式上,於冬和鞏俐、施南生以及現場所有管理人員等都感動的熱淚盈眶,紛紛互相擁抱慶祝。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作為對整個產業鏈條都有深刻理解的電影人,於冬自然知道資本對於一家電影公司的不可或缺。只不過,選擇在美股上市,可能是於冬這輩子少有的一次錯誤抉擇。

美股IPO首日,博納影業的股價自開始交易後就破發,半小時內從8.49美元跌到7.2美元。收盤時已經跌至每股6.58美元,較發行價下跌 22.59%。於冬的個人身價也在一天之內縮水了約1億人民幣。

慘淡收市後,博納官方微博發文:“收市了,今天的股價有點令大家失望,沒有關係,中國電影市場需要的不是短期的投機行為,更歡迎的是真正有信心並願意見證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投資者。博納加油!中國電影加油!”

於冬沒有灰心,他希望通過實實在在的票房來打動美國投資者。之後幾年,博納參與發行、製作或投資的《龍門飛甲》《竊聽風雲2》《智取威虎山》等影片均大獲成功。

但華爾街似乎並不在乎票房,博納影業的股價依然跌跌不休。

與博納在美股的黯然失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博納的影視同行們在A股的亮眼表現。

據鳳凰網《風暴眼》統計,從2010年至2015年,國內電影總票房從100億元增長到了440億元,增長率達到了340%。受益於國內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A股影視公司的股價和市值也實現了成倍的增長。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以光線傳媒和被譽為“創業板影視第一股”的華誼兄弟為例。從2010年至2015年,華誼兄弟股價從4元漲到31元,市值最高接近900億元。光線傳媒股價也從2.5元漲到了18元,市值最高超過600億元。

而2015年6月,博納影業宣佈私有化時,市值僅有50億元左右,和A股的光線傳媒、華誼兄弟市值相差十倍以上。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華誼兄弟日K圖)

與同行的市值差距讓於冬難以接受。“我問過王長田,也問過王中磊,你們覺得博納和華誼、光線的差距真的能有10幾倍嗎?”於冬感到困惑。

在《智取威虎山》的8億票房仍未能打動美國投資者後,於冬最後的耐心也被消磨殆盡,他決定帶領博納離開納斯達克。

“在美國上市 55 個月裏,博納沒有一個季度是不盈利的,可以説我們被嚴重低估了。”於冬説。

2015 年 6 月 12 日,博納影業開始私有化退市進程。2016 年 4 月 8 日,博納影業集團正式宣佈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宣佈停止其 ADS 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

2、深耕“主旋律”,資本寒冬中博納逆勢崛起

從美股退市的博納,無疑迎來了一個低谷期。

一邊是風頭正盛市值數倍於自己的對手,一邊是坎坷曲折的A股上市之路,另外還遭遇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影視行業真正前所未有的“寒冬”。

如何帶領退市的博納實現逆襲,併成功在A股上市?《智取威虎山》的成功給了於冬啓發。

於是,從2015年開始,《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烈火英雄》、《中國機長》、《中國醫生》、《長津湖》等主旋律電影橫空出世,而且幾乎部部都成為爆款。

截止目前,博納在主旋律電影上的票房已經收穫了超過200億,被公認為是最會拍主旋律電影的公司。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於冬接受鳳凰網《封面》欄目專訪)

多部爆款電影背後,離不開大手筆的資金投入。以票房最高的《長津湖》為例,據瞭解,整部電影投資超13億。出品方除了博納影業外還有華夏電影、上海電影、阿里巴巴影業、北京登峯國際文化傳播等公司。

於冬曾對媒體表示,資本市場助力是中國電影發展的必由之路,好萊塢大公司背後全是華爾街銀行家、金融家的支持。中國電影只有藉助資本的力量,才能源源不斷地壯大,有更多的資金拍攝更好的電影,吸納全球人才來講好中國故事。

在接受鳳凰網《封面》專訪時,於冬曾透露,《長津湖》殺青時還有很多人質疑,“拿這麼多錢去拍這個值得嗎,賠了怎麼辦?”

但於冬清楚的知道每一筆錢花在了哪裏。“做多少坦克我是知道的,做多少衣服我是知道的,我知道2億美金的投資用在了哪。所以一停機,我就覺得這個戲成了。”於冬説道。

當然,資本並不是電影成為爆款的必然因素。於冬直言,做電影如果光靠資本投資行為,是一定不能夠持久的,今天賺了一部,明天可能就賠掉了,“靠一種賭博心理,押中爆款的心理,這是持久不了的”。

於冬認為,主旋律電影之所以能夠被廣大觀眾所接受和喜愛,是因為電影裏傳達了一種向上、向善的中國精神。

“這些年的中國電影更加體現了文化自信,即表現中國人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而美國電影工業則偏重動漫英雄、科幻英雄、超能力人物的塑造。這種靠特效帶動情感的故事風格,從情感上距離中國觀眾越來越遠,其技術也漸漸讓中國觀眾審美疲勞。”於冬表示。

此外,儘管博納影業已經離開美股市場,但於冬對“中國電影走出去”卻一直念念不忘。

於冬曾對鳳凰網《封面》表示:“我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中國電影的國際發行可以通過更多活躍的市場主體來完成,而不是單純依靠補貼和外宣。”

在中文電影的海外發行問題上,於冬指出,不必一昧追求拓張,非要讓一部中文電影賣到英語市場,還要超過《蜘蛛俠》成為冠軍,是非常難的。應當認識到目前中文電影的主導市場仍然是內地市場的8萬張銀幕,而一部《長津湖》證明,僅靠內地單一市場,一部中文電影就可以達到9億美金票房。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以《長津湖》為例,在中國市場已經通過高票房拿回了投資,因此海外市場上每賺一塊美金都是對中國文化的輸出,積累下來也一定會產生經濟效益。

8萬張銀幕的內地市場加上海外7000萬華人市場,於冬認為,中文電影在全球市場是有底氣的,應該在全球打造成熟的春節檔,讓中文電影在儘可能多的國際首都同步上映。

“只要是有唐人街的地方,旁邊有電影院,在春節的時候就應該放一部中文電影,相信全球華人能夠支撐這樣的票房。”於冬説道。

而憑藉着長津湖等“主旋律”影片的優異票房表現,博納的營收和淨利潤也很快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根據最新招股書,2019年-2021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收分別為31.16億元、16.1億元和31.2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15億元、1.91億元和3.63億元。

在博納證明了自己的營收能力後,證監會也給其下發了批文。2022年7月28日晚間,證監會網站公示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獲核准。博納影業正式拿到批文,啓動新股發行。  

“2016年4月份告別納斯達克,從遞交材料到過會通過1870天,從過會到拿到批文630天,我走得好艱苦!”8月14日,當博納影業上市已是板上釘釘,於冬在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論壇上如是説。

8月18日,博納影業登陸創業板,總市值接近百億,和美股退市時相比已經翻倍。歷時五年,於冬終於完成了原定三年完成的回A計劃。箇中滋味,恐怕只有於冬方能體會。

3、疫情衝擊資本退潮,影視寒冬何時回暖

就在博納影業上市前四天,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光線傳媒、中國電影、華誼兄弟,A股影視公司市值前十的其中三家,加上上市在即的博納影業,四家公司的董事長共同出席了一場分論壇。

一個有意思的對比是,論壇上,王中磊聲音沙啞,略顯疲態。他坦言:“電影人在這三年中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隨後話鋒一轉:“現在都説‘躺平’,在座的都是二十年以上的電影人,我們是不會躺平的,我們會繼續新的十年。”

而隨後發言的於冬則意氣風發:“剛才中磊説躺平,電影人從來沒有躺平過。如果上天還能再眷顧我,再給我十年、十五年的健康,我至少還可以再拍一百部電影。”

四天後,博納影業上市的第一天,就輕鬆地擠掉了華誼兄弟,以近百億元的市值成為A股影視娛樂第五大上市公司。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甚至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 36 屆百花獎上,博納影業繼2016、2018兩年後,憑藉《長津湖》第三次斬獲全場最大獎項——最佳電影獎,而華誼兄弟則僅僅因為是《你好,李煥英》的眾多投資方之一,草草地碰到了獎盃。

有網友調侃稱:“百花獎曾經是華誼年會的,現在變成博納年會了。”

時移世易。很多事都變了,不變的只有一條原則:資本永遠只會流向能帶來回報的地方。

華誼兄弟和博納影業,就像是中國電影這條長河日夜奔流下兩股截然不同的暗潮。有人被資本拋棄,有人被資本捧起。

2009年,“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創業板上市,隨後腳踩中國電影“商業大片時代”的蓬勃一路高歌猛進,至2015年成為國內電影公司霸主。但凡是當時的叫座電影和當紅明星,基本都出自華誼。而同期的博納影業則正經歷着不被華爾街看好的煎熬,只能遠遠豔羨着對手們的加速前進,卻又望塵莫及。

但風水輪流轉。2015年後,輝煌鼎盛的華誼兄弟卻成了中國電影從秋風瑟瑟到逼人寒冬的最直接親歷者。

2015年開始,中國電影邁入“互聯網+時代”,從創作到拍攝,從籌資到發行,大數據和互聯網全方位侵入中國電影的方方面面。既有模式下的中國電影不得不被動轉型,並在2016年首次出現行業增速放緩,電影公司們也感受到了明顯的“退燒”。

2018年,影視圈税務風波令資本紛紛退場。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國內影視市場正式進入凜冬。2020全年票房收入僅為203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

實際上,在疫情衝擊之前,影視圈的“資本寒冬”早已到來。融資事件數量和融資總額都呈現斷崖式下降。

根據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文創金融研究中心發佈《後疫情時代(2020-2021)中國電影投融資報告》,截至2021年10月底,當年電影企業私募股權融資數量為28起,是2013年以來最低的一年,並且2021年度大部分私募股權融資事件未披露金額。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2021年疫情常態化下,行業尋求復甦,總票房反彈至472.58億元,曾一度走出過低迷,但在互聯網行業的監管升級下,當年電影票房也僅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票房的74%。

一級市場的寒冷和票房的慘淡,讓陣陣寒意也傳染到二級市場上,以至於傳媒分析師被羣嘲為“氣氛組”,更是有段子描寫道,“券商傳媒研究員出去路演,跟基金經理坦白,目前傳媒行業最大亮點就是板塊連續兩年漲幅倒數第一。”

今年三月,全國各地影院大面積停工,各類影片紛紛撤檔。影視行業甚至被政策蓋章認證包含進17個“特困行業”裏,足見行業之艱難。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映的影片數量僅147部,“清明節”票房1.22億元,“五一”票房2.95億元,“端午節”票房1.78億元,均創歷年新低。

邁入七月,暑期檔《獨行月球》的爆火,令自今年疫情以來持續低迷的電影市場迎來短暫的觀影高峯。從某種意義上説,《獨行月球》更像是一部承載着“救市”意義的影片,但在巨大的行業性衝擊下,卻也顯得獨木難支。

在這種背景下,博納影業的上市,似乎成了電影圈裏難得一見的“喜事”,甚至被不少人視為行業曙光。而稍早前8月10日,手握《小歡喜》、《三十而已》等多部爆款劇的檸萌影視率先登陸港股。

可以説,這個八月,對影視圈來説是“雙喜臨門”的一個月。

但幾家歡喜幾家愁。

影視“寒冬”和疫情打擊,令華誼兄弟股價自2015年6月股價高點以來一路下行,900億市值如今僅剩75億。位於北京亮馬橋的雙塔大樓早已不復昔日光景。

“主旋律一哥”博納影業,則經歷了私有化的斷臂、經歷了A股排隊的等待、經歷了踩雷瑞華的插曲,一路撐到了反超華誼的今天,終於在苦等多年後守得雲開。

“恭祝博納影業上市”,簡單的八個字,很難猜測王中磊面對此情此景的複雜情緒,但或許這正是近年來大部分中國電影人真實的經歷——遊走在“低迷受挫”和“堅持期許”的兩個岸邊,被一個叫“時代”的奔流推着向前。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有必勝的決心,沒有退路,”正如於冬的話,對於電影人而言,當前的電影市場裏,信心或許比黃金重要。

“疫情終將過去,電影依然美好。有電影人在,就會有好電影;有好電影,觀眾就會回來。”

參考資料:

對話《長津湖》出品人於冬:美國電影已審美疲勞,中國觀眾需要中國人的故事|鳳凰《封面》

《博納影業苦等五年終於回A,上市首日股價漲超43%》,界面新聞

《深度訪談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終極夢想回電影學院當老師 》,明報週刊

《博納美國上市首日暴跌 於冬身價縮水1億》,上海青年報

《推銷員不死——電影人於冬奮鬥史》,南方週末

6、《納斯達克低估了博納影業,但它離 A 股還很遠》,好奇心研究所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981 字。

轉載請註明: 風暴眼|博納五年一劍 於冬的資本術與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