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成孟琦)訊,2022年港股市場將迎來第二隻新股,而這隻以“A+H”“稀土永磁第一股”“贛鋒鋰業二號”等名頭做足了預熱的新股正是金力永磁。截至暗盤收盤,證券經紀商富途報32.2港元/股,跌4.73%,成交額1996萬港元;耀才報29.5港元/股,跌12.72%,成交額437萬港元;輝立報27.85港元/股,跌17.6%,成交額2960萬港元。當中富途暗盤破發幅度最輕,而輝立暗盤成交額度最多。
據悉,金力永磁此次發行約1.255億股份,以招股價中間位 33.8元定價,每手200股,公開發售階段金力永磁獲約2.39倍認購,分配至公開發售的發售股份最終數量為2509.36萬股,任何超額配股權獲行使前,佔發售股份總數的約20%。合共接獲18275份有效申請,一手中籤率100%。
此外,國際發售已獲超額認購,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約為1億股,任何超額配股權獲行使前,相當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80%。
A股2021年升幅近9成,2022年回撤
成立於2008年的金力永磁,曾於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間於新三板掛牌,並於2018年9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截至1月13日收盤,A股報38.22元/股,跌2.57%。行業人士分析認為,A股今日的下跌對港股暗盤有一定影響,但當前AH股近3成的折價意味着金力永磁在香港市場存在大概率估值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恰逢“雙碳”與“新能源”大年,金力永磁A股在過去的2021年由1月1日的23.72元/股升至12月31日的44.89元/股,年升幅達89.2%。但2022年以來,金力永磁的跌幅達到14.86%。
招商證券去年12月13日發表的研報《高景氣雙碳賽道稀土永磁龍頭乘風起》稱,稀土磁材性能優異,是目前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汽車、風電、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新一輪能源革命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和風電領域增長趨勢明確,將有效帶動稀土磁材需求增長。未來5年,預計高性能釹鐵硼整體需求的複合增速可達20%以上。而金力永磁的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聯合汽車電子、上汽集團、蔚來、理想汽車等行業龍頭企業,給予其“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
今日稀土永磁板塊普跌,北方稀土跌4.69%,華伍股份跌7.67%,大地熊跌4.33%,五礦稀土跌3.75%,而眾多稀土ETF今年以來的回撤已超過10%。有股民表示“去年漲幅挺大的,今年回撤一些也正常”,但也有股民不理解,説“過氣賽道不如狗”、“以為抄底了,結果被抄家了”。
佔高性能稀土永磁市場份額14.5%
據招股書披露,金力永磁是全球市場領先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商。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2020年其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產量為9612.9噸,市場份額約佔14.5%,按產量計排名世界領先。同時,其於2020年使用高端的晶界滲透技術生產4111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亦佔21.3%市場份額,同樣排名領先。
財務狀況方面,金力永磁2018年到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2.8億元、16.3億元、22.9億元,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為17.7億元,同比增加93%。2018~2020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5億元、1.6億元和2.4億元人民幣,2021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為2.2億元,同比增長141%。另外,金力永磁日前發佈2021年業績預告,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3億元至4.89億元,較2020年增長65%至100%。
行業方面,中國高性能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產量於2020年達到4.62萬噸,預計於2025年達到10.51萬噸,2020年至2025年的複合增長率達17.9%。
高瓴資本、招商局基金站台
安信國際稱金力永磁為世界領先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商,認為其近年來收入快速增長,財務強勁,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節能變頻空調上有較高的年複合增長率。但客户集中度高也成為公司所面臨的風險,2020年其前五大客户的收入佔比為67.6%,主要客户的流失將對業務造成影響。另外,稀土作為公司原材料的主要成分佔銷售成本的70%以上,由於稀土生產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難以實現稀土採購來源的多元化。這次招股的初步認購反應並不熱烈,給予其IPO專用評級“6.1”。
本次招股已引入多名重量級基石投資者,包括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由華潤集團間接擁有及控制的CR Alpha Investment II Limited、高瓴資本的HHLR Fund, L.P.及YHG Investment, L.P、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及招商局資本旗下的中白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總額達約21.85億港元。作為港股“碳中和”概念板塊的核心資產之一,金力永磁將成為唯一一家完成“A+H”兩地上市的稀土永磁材料企業,這或許是公司能夠吸引眾多知名基金的原因之一。
根據公告,金力永磁擬將本次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40.45億元用於以下用途:約35%用於建設寧波生產基地;約25%預期將於2023年年底之前用於潛在收購,以擴展公司的全球產業鏈佈局;約20%預期將用於公司的研發;約10%將分配至用於償還公司的包頭生產基地項目建設貸款;及約10%預期將用作公司的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