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元氣資本(ID:yuanqicapital),作者洪小欽,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核心內容
1、投資者不再滿足於那些不為環境和社會做更多貢獻,只給股東帶來回報的公司。
2、人們對生存保障的安全感缺失導致對農業可控性的需求不斷提高。
3、農業“附着”科技模式尚且存疑。
高調入局氣候科技領域的比爾·蓋茨在格拉斯哥的聯合國氣象變化大會上宣佈了三個新的合作伙伴:花旗銀行、宜家基金會(IKEA Foundation)和國營農場(State Farm),這些機構將與蓋茨支持的氣候科技基金" 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 "合作,該基金旨在催化最前沿的氣候技術,其投資者還包括彭博創始人Michael Bloomberg、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等富豪。
另外,比爾·蓋茨還宣佈將啓動一個Agricultural Innovation Mission for Climate(氣候農業創新任務)計劃,致力於將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技術集中用於幫助最貧困人羣,例如研發出可以抵禦乾旱和洪水的新品種作物,已經有30多個國家以及幾十個公司和非營利組織(包括蓋茨基金會)已經在支持這項計劃。
全球圍繞氣候氣象的投資分佈已經出現明顯區域差異,發展中國家受援較少,其中非洲是氣候投資受援佔比最低的地區,份額不到5.5%。但與此同時,非洲大陸又被認為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蓋茨稱,他已經加入了一個捐助聯盟,該聯盟認捐了5億多美元,以支持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的工作,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的小農户推進氣候智能型創新。
剛剛結束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提到,現如今全球氣候融資遠遠低於所需,分佈也不均勻。根據Climate Policy Initiative 2019/2020年跟蹤的全球氣候融資數據顯示,全球平均年融資額為6320億美元,遠遠低於預估所需的4.13萬億美元的年度融資。其中,在2017年至2018年的5300億美元全球氣候融資中,小規模農業只獲得了1.7%。可見,農業氣候融資還存在巨大缺口。
名人和國際組織紛紛入局,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加劇氣候科技已經成為當下最熱的投資風向之一,微軟10億美元的Climate Innovation Fund(氣候創新基金)、亞馬遜20億美元的The Climate Pledge Fund(氣候宣言基金)等頂端資本在氣候方面做出的對外投資動作已經很好的説明了這一趨勢。
除了對外投資,互聯網巨頭也在氣象方面也在紛紛做出新的嘗試。例如近日,IBM於2018年收購美國民間的最大的氣象服務機構The Weather Company(TWC)推出新平台Max Velocity,旨在拓展“氣象社交”圈;Google基於之前以機器學習即時預測降雨的研究,進一步發展用於降雨預報的神經天氣模型MetNet,將氣象模型計算時間從1小時縮短到幾秒鐘等等。
隨着極端天氣出現的越來越頻繁,ESG概念在去年進一步升級,成為投資者、企業甚至政策制定的首要議題,2021年又被投資者稱為“ESG元年”。
Refinitiv Lipper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範圍內流入ESG領域的資金為2850億美元,2020年突然增長到5420億美元,2021年僅僅前11個月就已達6490億美元,且ESG基金目前佔全球基金資產的10%。
同時也出現了很多ESG概念跟風、甚至“洗綠”的現象。6月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聯合國氣候特使布隆伯格宣佈成立一個新的委員會,通過一個開放的數據平台監測企業的氣候行動,旨在提高氣候商業化的透明度,反對企業“洗綠(Greenwashing)”——指宣佈一些華麗的計劃,實則對減少整體温室氣體排放作用不大。
高盛集團(GS.US)資產管理部門全球主管Catherine Winner表示,投資者不再滿足於那些不為環境和社會做更多貢獻,只給股東帶來回報的公司。
氣候災害對環境和人類生存的破壞似乎正在加劇,氣候變化的影響包括作物產量變化、氣温上升、濕度水平變化以及更加頻繁的極端天氣,這將影響農產品交易、歸集、加工和銷售給消費者的整個價值鏈。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IFRC)發佈的報告顯示,自2019年疫情爆發以來,與氣候相關的災害已經影響到至少1.392億人的生活,並造成超過17000人死亡。
喬治亞大學大氣科學項目主任、美國氣象學會前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Marshall Shepherd博士表示,極端天氣有關的脆弱性與收入和財富差距直接相關。一些富裕羣體擁有更多的經濟復原力來抵禦天氣災害,而許多人沒有。
人們對生存保障的安全感缺失導致對農業可控性的需求不斷提高,投資者也比疫情前更加關注氣候投資。
農業尋求「確定性」與國內氣象數據由國家氣象局統一管理並提供不同的是,一些發達國家的氣象服務已經趨於完全商業化,其中最為顯著的屬日本和美國。
日本早在1993年其國家氣象廳就宣佈,除預警以外的所有氣象信息民企完全可以自行發報。同時,日本氣象局旗下的日本氣象協會完全變更為民營公司,氣象廳徹底退出氣象服務,完全交予民企。數據顯示,至1996年,日本18家民間氣象公司的營業額已經達到了320億日元,其中規模最大的為日本天氣新聞公司(WNI),到2020年4月,WNI已經佔據日本50%的無線電視頻道和近90%的有線電視天氣預報市場。
美國的氣象數據也不單來自國家氣象局,1980年起,美國政府對公、私氣象服務的界限進行了明確劃分,形成了公、私合作的氣象服務體制。民間企業可以從國家氣象部門免費獲得一些公開氣象信息,並根據客户要求進行加工。
然而,私營企業也逐漸開始嘗試領先取得一手的氣象數據,例如美國氣象巨頭Weather Underground,其最大的競爭優勢就在於它獨家的氣象數據,該公司擁有規模最大的私人氣象站觀測網,有超過25萬個私人氣象觀測站。
對於氣象行業來説,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數據的時效性。但並不是每個公司都有能力建立氣象觀測站,在數據源頭上掌握優勢,近年來,更多的氣象初創公司致力於將已有的氣象數據在更細分領域——尤其是農業市場,進行充分應用。
一些案例包括:英國初創公司Wikilimo專注於利用高分辨率地球觀測技術和低成本深層傳感器數據為農民提供“超本地”天氣預報,幫助降水和温度管理;印度尼西亞初創公司Mertani開發了一種自動氣象站,使用各種傳感器監測環境參數,如降雨量、温度和濕度,以確定小氣候條件,幫助灌溉管理;以色列初創公司Saillog利用衞星遙感技術,根據AI分析天氣數據發送關於潛在疾病和蟲害的警報,幫助真菌和蟲害抑制;美國的初創公司Bountiful結合長期天氣分析、衞星成像和機器學習(ML),預測更準確的天氣週期,幫助更有效地安排田間活動。
而這種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精細化氣象農業企業,目前在國內相對罕見。
從規模上,國內氣象服務市場還有巨大成長空間。據中國氣象服務協會預計,到2025年,我國氣象服務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而早在2018年,美國的氣象市場產值大概4千億美元,呈現40%左右的增速,歐洲約在6千億美元左右。
在早期,國內的氣候氣象多為C端切入。如墨跡天氣,曾獲騰訊、阿里、險峯、巨人、盛大、創新工廠等機構投資,卻2次IPO失敗,發審機構給出的解釋是業務太過單一,廣告收入佔比超95%。可見,若是不具備氣象數據收集和處理的能力,還缺乏一手數據來源,靠搬運數據為生的C端氣象工具很難成為持久的生意。
2020年3月,墨跡天氣宣佈將從C端轉型成為B端氣象底層服務商,並將把B端收入比例提升到50%。其針對B端的品牌“墨跡赤必”其實早在2016年就創立了,品牌命名“赤必”取自“赤壁”諧音,眾所周知,赤壁之戰是典型的氣象影響結果的案例,故而“墨跡赤必”應運而生。餓了麼是他們的第一個客户。2019年開始為美團、大眾點評等外賣行業提供氣象服務。墨跡天氣較現階段紛紛興起的其他氣象商業公司來説,優勢在於其多年來累積的客户基礎和商業知名度。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RCRC)氣候中心副主任Julie Arrighi表示,危險不一定會變成災難,如果我們可以改變預測危機的方式,為採取早期行動和減少風險提供足夠的資金,我們就可以遏制風險上升的趨勢並拯救生命。
而精細化農業確是“不確定”的氣象在尋找“確定性”的一個精準體現。墨跡赤必在個性化農業領域,將AI和傳統預報技術融合,對天氣數據進行加工分析,可實現全球任意位置未來0-40天公里級預報服務。結合農業相關用户的業務場景和業務痛點,利用農業IOT(物聯網)終端和各類遙感數據,以及社會公眾提供的社會化觀測產品,獲取農業氣象災害的精細化監測數據。目前已與平安農險達成合作。
而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等,不僅在氣象領域進行投資,本身也對ToB智慧農業賽道展露出了興趣。阿里2019年成立數字農業事業部、2018年騰訊宣佈用人工智能養鵝。而“智慧務農”對於這些科技背景成熟的互聯網大廠來説,只是他們多元化業務鏈條中的一小環,例如拼多多加碼農業電商平台,或許並不是難事。農業“附着”科技模式,到底是平台為了體現多元化、吸引流量講的“故事”,還是真的能夠改寫農業產業鏈,仍然存疑。
至今氣象農業商業化在國內尚未成熟的原因,元氣資本認為是國內“小農經濟”尚存,農田離不開“老人”。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2016年中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數量達到3.1億,其中只有7.1%的人受過高中或中專以上文化教育,農民難以在短時間內接受氣象科技給農業的商業賦能。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