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
4月12日,本田召開汽車電動化業務説明會,宣佈未來十年將在電動化和軟件領域投入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35億元),其中3.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75億元)用於研發,1.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0億元)用於投資。
產品方面,本田計劃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30款純電動車型,並使得純電動汽車年產量超過200萬輛。另外,本田將投資約4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建設一條全固態電池的示範生產線,預計2024年春季建成投產。
去年4月,三部敏宏正式就任本田社長一職,並宣佈到2040年完全停止銷售新的內燃機汽車,使得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車的銷量佔比達到100%。本田由此成為日本首家公開表態“禁燃”的汽車製造商。隨後,三部敏宏一直在加快本田電動化轉型步伐。
與此同時,為了在傳統內燃機領域削減支出,本田近年來不斷減少全球化車型的派生數量。本田此次透露,截至目前,其全球化車型的派生數量已經較2018年減少了50%。本田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派生車型數量較2018年削減2/3。此外,本田計劃將汽車生產成本較2018年削減10%。
本田有意通過改善傳統業務基盤,將盡可能多的資金用於電動化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整體來看,未來10年,本田在研發方面的預算將達到8萬億日元。其中,3.5萬億日元將用於電動化和軟件領域的研發。再加上生產設施等方面1.5萬億日元的投資,未來10年電動化和軟件領域的投入規模將共計達到5萬億日元。
除了汽車領域的電動化外,本田還計劃在摩托車、飛機發動機、船舶發動機以及發電機等領域擴大電池、氫能的應用,幫助其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在本田的汽車電動化戰略中,北美、中國、日本是其三大核心市場,本田將根據市場特性投放相應的產品。
首先看中國,到2027年,本田將在華投放10款純電動車型。就在去年10月,本田中國發布在華電動化戰略並推出全新電動車品牌e:N,東風本田的e:NS1和廣汽本田的e:NP1同步亮相,這兩款新車將於近期上市。本田還承諾2030年後在中國推出的所有車型都將是電動汽車,並計劃在廣州和武漢建造專用的電動汽車工廠。
在北美,本田將於2024年推出與通用合作開發的兩款中大型純電動車,一款是本田品牌的全新Prologue SUV,另一款是謳歌品牌的電動SUV。本田還計劃在北美建立一條專用的電動汽車生產線。
在日本本土,本田將於2024年上半年率先推出價位在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萬元)左右的商用微型電動車。隨後推出面向私人消費者的微型電動車和電動SUV。
從產品投放來看,本田在華的電動化進程相對來説是比較快的,至於北美和日本則稍慢一步,可能是因為北美電動汽車市場尚未進入爆發期,而日本電動汽車市場更是進展較慢。正因為如此,本田在日本選擇用低價電動車試水。
具體到電池採購,本田在北美將採用通用汽車的Ultium電池,並考慮與其他廠商建立電池合資工廠;在中國與寧德時代加強合作;在日本將為其微型電動車採購來自遠景動力(遠景AESC)的電池。
在電動化領域,三部敏宏傾向於利用聯盟來加速企業轉型。本田與通用汽車近年來合作密切。就在今年4月初,本田與通用宣佈擴大現有合作伙伴關係,將基於通用最新一代Ultium電池以及純電架構平台,開發低價電動汽車,包括流行的緊湊型SUV,預計將於2027年投放北美市場。雙方聯合開發的電動汽車定價將低於3萬美元。
上個月,本田與索尼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將於2022年內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和銷售高附加值的純電動汽車,而新公司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將於2025年開始銷售。在雙方的合作中,索尼將側重軟件及服務,本田負責生產銷售。這是兩個來自不同行業的日本標誌性品牌首次進行重大合作。
另外,本田計劃2026年推出採用“Honda e:Architecture”的產品,這是一個將各硬件及軟件組合起來的純電動汽車專用平台。
固態電池已經成為各大車企最為關注的前沿電池技術之一。本田此次透露,將加快新一代電池的自主研發,決定投資約430億日元,建設全固態電池示範生產線,計劃於2024年春季啓動。量產方面,本田的目標是將全固態電池搭載在2020年代後半期,即2026~2030年間推出的車型上。
除了本田外,近日還有兩家車企密集公佈了相關規劃。就在4月8日,日產汽車召開全固態電池技術説明會,宣佈日產2022年將進行實驗室級別的可行性研究,2024年在橫濱建設試點工廠,2028年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量產車。4月11日晚,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舉辦了面向投資人及分析師的首屆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論壇,稱其正在與合作伙伴共同研發固態電池,計劃2028年實現固態電池批量生產。
另外,豐田首席技術官前田正彥此前表示,豐田看好固態電池,預計在2025年之前將下一代電池投入實際應用。搭載豐田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已經於去年8月取得牌照,開啓路試。不過,當前全固態電池還有不少技術障礙,距離產業化可能還要一段時間。例如,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系統與創新研究所高級科學家克里斯托弗•尼孚此前預計,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可能要等到2030年。
文:張冬梅 編輯:李沛洋 版式:王琨 圖片來源:本田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