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真偽「碳中和」:一個千億行業浮出水面|深氪lite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財經

作者丨邱曉芬

編輯丨蘇建勳、喬芊

姬宏旺用了十年時間,才向別人解釋清楚自己創業究竟在做什麼。

從國企辭職,再到北大MBA班結業,2008年他開了國內第一家碳中和諮詢公司“凱來美”。身邊的同學對此一知半解:“做碳?二氧化碳還能買賣?”、“當煤老闆?”

到了2021年,世界顛倒。

一些陌生人撥通姬宏旺的電話。他們中相當一部分是房地產、在線教育行業離開的失業人士,通過查詢工商信息,才順藤摸瓜找到這家國內最早成立的“碳中和公司”。

這些人的問題相當粗淺,但都會拋出一個核心關切:“碳中和,沒從業經驗的普通人怎麼創業?

一些慶賀電話也接踵而至:“你太牛了!十幾年前就幹這件事了”、“你可算熬到了。”

碳中和,就是通過某種抵消方式或者完全停止排放,來實現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的淨零排放。簡單説,就是排放的碳和所吸收的碳相等。它的原理看似簡單,但其中涉及的碳排放管理、碳捕集技術、碳普惠等概念等,對大眾仍是陌生地帶。

中國2030年碳達峯、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如今幾乎家喻户曉。去年10月公佈的雙碳時間表和路線圖,更是展示了頂層設計的決心,碳中和概念很快熱到發燙。

2021年以來,沒有一家機構不在看碳中和。”一位一級市場投資人對36氪表示。

明星項目的創始人的會談從早上八點持續到晚上十點,連續十天。一些投資人聽完表示,“我們看不懂,要回去再研究一下”,而另一些投資人則在半懂不懂之際給了創始人反饋,“我們投,你快離開北京,別再見其他人了”。

互聯網大廠也旗幟鮮明。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前後腳公佈了碳中和目標,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同時,分別都提到要帶動商業生態夥伴一同減碳。如此大的工程需要決心,36氪獲悉,一家互聯大廠CEO對碳中和目標的投入預期,超過了百億。

有碳中和諮詢機構告訴36氪,一些想急切搶下“行業碳中和首家”名號的企業,給錢相當爽快,沒談幾次,數百萬的合同費已經到賬。他們甚至收到過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碳中和墓地”、“碳中和公園”的項目:“公園種了很多樹,本來就是負碳,何來中和?”

有公司為了在同行裏爭第一,簡單找機構算出碳排放量,再花錢買點碳匯(碳匯,指的是將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量化為一定指標),就對外宣傳達成碳中和。“可能開發佈會做宣傳產生的碳量,比原先抵消掉的還要多”。

2021年4月,港交所一家主業是建築工程承包的上市公司,把名字從“比速科技”改成“中國碳中和發展集團”,股價旋即從谷底爬出,大漲九倍,藉此還獲得了總計4億港幣的兩筆融資。

“碳中和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裏裝。”一位從業者感慨。

很難想象,在一年多以前,這還只是一個乏人問津的小眾行業。

01 從水下到水面

烈火烹油的景象之前,是“碳圈”人漫長的黑夜。

在國內,幫企業做碳排放數據核查、制定碳中和體系制度、環境權益開發等等,都被納入碳圈的業務範疇。

“做碳的人幾乎是拿着行業裏最低端的收入,一個字,熬”,“非常辛苦,非常寂寞”,姬宏旺還記得,公司第一次去做“綠色辦公”培訓,講台底下的人滿臉疑惑——“辦公為什麼是綠色的?”

晏路輝也有同樣感受。2010年,他離開英國最大的碳諮詢公司,回國創辦了碳管理公司“碳阻跡”,彼時國內市場寡淡,團隊花一年半開發出來的碳管理軟件,兜售了一圈,一單都沒賣出去。連續兩年沒有收入,他一度做好了關閉公司的準備,找工作的簡歷都準備好了。

國內的碳管理行業興起於2005年的《京都議定書》,這也是人類數百年工業狂奔歷史上,首次對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氣體做出限定。不過,在這一發達國家主導國際減碳規則的時代下,國內的“碳圈”一直處於混沌狀態,也未得到官方認證。直到雙碳之後,2021年年初,人社部才發佈了“碳排放管理員”這一職業認證。

碳中和前世今生,信息來自於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行業,輔助的儲能行業,節能環保行業,都是碳中和時代下的利好的行業,雙碳最直接受益的,還是碳管理行業——各行各業的降碳,都需要碳管理行業的輔助。碳圈資深專家汪軍在《碳中和時代》一書中預測,在雙碳的背景下,碳管理未來會像IT行業,“成為每個企業的標配”。

“以前大家都在水下,現在一下子走到台前。”晏路輝説。爆單,讓碳圈人進入到一種極度忙碌的工作狀態。

晏路輝預計,他的公司2021年收入比前年翻了五倍,營收從千萬級到達破億的門檻。最早客户只有一些國外注重可持續的大品牌,從2021年以來,各行各業的頭部企業都遞了需求過來。

碳中和諮詢服務和其他諮詢服務沒有太大差別,業務員們需要在全國各個城市的公司做碳排放數據的統計核查、以及碳中和方案的制定。姬宏旺公司的員工們去年下半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他們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那些前來尋求碳減排的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對於那些已經被納入地方碳試點、或者已經/即將被納入的全國碳交易的八大行業公司(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鋼鐵、造紙、電力、航空),高碳排放是原有商業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這些行業的碳排放幾乎是其他行業的數倍,不主動考慮降碳,就面臨着高額罰款,履約迫在眉睫。

另一類則是為了爭取大品牌訂單的供應商。蘋果此前提出要2030年實現全面碳中和的目標,為了跟隨比爾·蓋茨,微軟是一眾互聯網公司當中最激進的,甚至提出了“歷史碳中和”的概念,到2050年,要把公司成立75年來排放的碳一把子消滅。

這些品牌自身激進的碳中和壓力,層層導向了背後錯綜複雜的供應商體系。

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數據披露平台,從高到低分為A-F數個等級。有行業人士告訴36氪,歐萊雅在內的國際大品牌從去年起已經對幾百家的供應商下了最後通牒,需要在2030年達到CDP評級全A

其中難度可想而知。達到最高A級別的公司,不僅需要制定科學的碳目標,在實際運作中使用可再生能源,還要做出內部碳定價、投資低碳產品創新等等。2021年達到A評級的中國內地企業只有中國移動一家,放眼全球也只有2%的公司擠進了A級名單,F評級還是佔了大多數。

需求是迫切的,供給卻相當匱乏。對於爆單的碳圈公司來説,找到人才,並抓住他們,成了碳中和事業的第一步

林平的獵頭公司去年下半年起陸續收到了數個“碳中和專家”的需求,其中還不乏阿里雲、騰訊、高德、百度等互聯網大廠。為吸引人才,甲方公司給出不低的內部職級,對於資深者的薪酬甚至不設上限。

定多少價,直接取決於候選人的項目經驗。“一般是三年一個價,五年的又是另外一個價”。有行業人士向36氪估算,有五年項目經驗、擁有碩士學歷的項目經理,月薪能到5萬左右,項目分成比月薪更高,“年薪百萬基本不是問題”。

但要在碳圈裏面找到從業五年以上的人,並不簡單。迫切的獵頭們發動薪酬攻勢,不需要浪費時間試探之前的工資水平,直接甩出“工資翻三倍”的條件。

除了委託獵頭,有的碳圈公司直接從客户方下手。一家碳中和諮詢公司創始人告訴36氪,在與某互聯網頭部公司合作了一個頗為成功的個人碳賬户項目後,幾乎把這家公司中對接的整個團隊都給挖了過來。

老牌碳中和諮詢公司“中創碳投”的創始人唐人虎也不止一次接到過獵頭的電話。為了應對外界的瘋狂挖角,2021年他把公司人員規模從兩百迅速擴容到三百。

姬宏旺也給員工漲了一波工資,併成立13年來首次開啓了持股計劃,“現在人特別不好招,未來要做事,從現在開始培養人來不及”。

用錢買時間是一種自然的選擇,但圈子就這麼大。《碳中和時代》一書中提到了目前國內碳圈人才緊缺的難題:中國真正瞭解碳中和並且從事與碳有關工作的不超過一萬人,而能帶領團隊獨自做完整碳規劃和管理的,不超過一百人。

碳中和元年來了,業界在定碳中和目標、尋找碳中和方案、儲備碳管理團隊之餘,一些難以避免的混沌也接踵而至。

02 混亂與混沌

“幾百塊錢測一次碳排放數值,影響幾千萬的減排成本,恩格斯説過,超過300%的利潤,‘殺頭’都不怕。”對於碳排放數據造假事件,一位行業人士如此評價。

去年全國碳市場開市剛過兩個月,行業內就曝出了第一例碳中和造假事件。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的通報,鄂爾多斯高新材料公司通過篡改報告日期/標誌號/編號、刪除防偽二維碼等方式,虛報了碳排放報告,阻礙了碳排放核查工作。

一般而言,控排企業自行完成碳排放數據核查後,生態環境部門會邀請第三方核查,無誤後才會對企業發放碳配額。

配額就像“糧票”,如果手頭的配額低於實際排放額,就需要從全國碳市場補齊,如果多了還可以轉讓。

有行業人士給36氪算了一筆賬:一家年排放量達到1000萬噸的高排放企業,如果能通過操縱數據,把排數據降低10%,以目前50元一噸的碳價計算,意味着能縮減五千萬元用於購買碳指標的成本。

碳排放的數據大小,對應着企業運轉成本的高低,對於強制控排企業來説,無疑是一項巨大的“誘惑”。

在大部分高耗能行業中,煤炭依舊是主要的熱力來源。“賣煤的煤廠希望價格更高,含碳量越多越掙錢,而買煤的電廠希望少付錢,含碳量越少越省錢,雙方對於含碳量的認定就經常不一致。”一位碳圈資深人士告訴36氪。

煤炭元素含碳量的檢測流程是,由企業方連續一個月抓取樣本,最終縮成一個樣本送至第三方檢測,最終縮成一個樣本送至第三方檢測形成報告。

上述業內人士向36氪分析,這當中,如何保證取樣的平均值,有較大的人為操縱空間。比如一車煤上,2成好煤,8成壞煤,企業如果每次取樣都從更好的煤堆中獲取,第三方機構也很難核實。

而配合控排企業做認證的第三方,也有一些操作空間。前述行業人士表示,業內有一部分公司同時提供數據核算和認證雙重的服務,“相當於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一個項目的認證服務費不過幾千上萬元,但幫控排企業把數據調低一點,“幾百萬的利潤都有”。

據36氪瞭解,類似的造假案例在初期還有不少,只是鮮少被公佈。儘管目前懲罰機制還沒有落地,第一例造假案例只是被約談,但主導造假第一例的“中創智投”已經有大量員工流失,在行業內十幾年的名聲也備受波及。

圖片來自圖蝸創意

那麼企業做碳中和,正確的路徑到底應該是怎樣的?

一個指導性的方法論是“CRUO”——Calculating,任何一家企業必須要用科學的方法,清楚計算出碳排放;Reducing,儘可能減少自己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Engage,帶領合作伙伴一起減排;O代表Offset,當企業有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才通過購買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或者碳匯的方式抵消,實現碳中和。

“Offset”這個環節的標準也有待釐清。按照英國標準協會(BSI)的規定,要抵消碳排,簡單種一片樹林是不被認可的,而是要經過一個認證平台購買森林碳匯項目;購買完畢還有“註銷”環節,表明這一碳匯失效,無法再轉賣給別人;完成抵消後,還要接受認證公司的抽查,確認排放數字和對沖數字是否一致。

而國內現狀顯然與此距離甚遠。

“政策的窗户打開了,喇叭都吹響了,但是門口這一條道沒鋪,大夥兒還在門裏面,出來以後,向東向西,上了橋還是下河邊,不知道,還在逐步清晰的過程。”一位行業人士對36氪説。

國內碳排放結構,信息來自國泰君安證券證券研究所

03 碳中和不是做公益

擺在眼前的慘烈事實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氣温漲幅已經逼近1.5℃,而人類環境能承受的最大底線是2℃——增加2℃,意味着上海和紐約就會被淹沒。比爾蓋茨也在一本書中量化了氣候危害帶來的風險,“一場比新冠疫情致命五倍的危害正在襲來”。

碳中和元年之後,國內已經行動起來。

一位地方招商局的人員告訴36氪,數個月前,某上市公司拋來橄欖枝,準備在當地斥資30億元投建銅箔項目。項目方實力雄厚,產值和税收可觀,但政府方面最終還是因為項目耗能和碳排過高,忍痛割愛。“(減碳)這是大勢所趨,無法接納”。

一家國內頭部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艱難逼近了年銷量十萬台的大關,但公司一位中層私下向供應鏈感慨,選擇用鋁製車身雖然降低了重量,但相比其他廠商用鋼製造車身,一噸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11.2噸,是鋼鐵碳排放量的七倍,“我們好像走到了歷史的背面”。

電力、鋼鐵、交通等高碳排的行業,做碳減排十分合理,但為什麼互聯網公司也如此積極?此前的案例提供了一些答案。

圖片來源:Pixabay

支付寶的螞蟻森林在健康碼出現前,一直是支付寶內打開率最高的應用之一——用户通過步行、地鐵出行、線上繳費等減排行為,在支付寶裏養一棵虛擬的樹,未來由螞蟻“買走”,並在現實世界種下一棵真正的樹。

螞蟻森林的互動性也驅動用户更頻繁地使用支付寶的其他服務,儼然已經成了互聯網公司們最仰慕的流量入口。有行業人士告訴36氪,有互聯網公司在尋求碳中和諮詢的過程中,也多次提到了想要“再造”一個螞蟻森林的想法。

最早切入降碳的公司,已經收穫頗多。蘋果公司2011年就在四川等地投建和投資了光伏站,目前它在全球的零售商店和辦公室,八成電力都來自這些電站。而更重要的是,它們還為蘋果製造了每年8%左右的投資收益率。

而在馬斯克的個人事蹟裏很少被討論的是,2020年特斯拉靠把電動汽車碳積分賣給美國的燃油車公司,賺到了15.8億美元——是特斯拉當年總淨利潤的兩倍。而如果沒有這部分額外收入,特斯拉當期將重新墮入虧損。

有行業人士告訴36氪,特斯拉之後,“蔚小理”三家公司去年開始效仿特斯拉,研究如何通過計算銷售新能源車的減排行為來進一步變現。

另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是,一年鉅虧18億的摩拜單車,此前在廣東碳市場裏把用户一年騎行產生的減排量賣給了當地的鋼鐵企業,淨賺了一百萬。

特斯拉和摩拜的案例中,碳減排成為了一種新的財富流動判定指標,財富從高排放的傳統汽車廠商/鋼鐵企業,流向了更低碳的電動汽車廠商/共享出行廠商。目前,全國碳市場只納入了電力行業,未來還會再納入其他的行業,這種基於碳排的財富流動、再分配還會延續。

“如果碳中和是孤島,那就不可持續。”晏路輝説。換句話説,碳中和不是一種公益行動,它本身就是商業的一部分。

在經濟環境如此不確定的當下,“碳中和”被市場視為最確定的方向、最不可錯失的機會。值得警惕的是,那些非理性的、投機的故事仍在四處上演。

一些碳中和公司匆匆成立,另一些則在原來毫不相干的業務里加入碳中和服務。在天眼查中搜索“碳資產”,2021年以來就有六百多家相關公司成立。行業人士告訴36氪,這些公司裏,有一部分是為了“圈”資源成立的。

一家新能源公司的經理也發現,這段時間,高排放行業的公司、碳資源管理公司對光伏電站、風電站的收購堪稱“瘋狂”,身邊甚至有朋友放話,“就算資產不良也可以接觸”。

2010年前後,高補貼令中國光伏行業產能急劇擴張,但隨後萎縮的海外市場、兇猛的價格戰,又把行業拖入產能過剩的漩渦,大量企業倒閉重組。當時最大的光伏企業、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民營公司無錫尚德,在成立10年後破產重組,昔日首富施正榮也從神壇跌落。

慘痛教訓近在眼前,但哪裏有紅利,哪裏就有逐利者。這樣的故事,人們再熟悉不過。

撥開這些混沌,碳中和仍是廣闊天地。“就像一頭巨獸,看得見摸得着,它奔向你了,我們無法逃避。”

(文中林平為化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