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2月17日電(記者解園)隨着天津市兩會近日召開,中國31個省區市在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經濟“成績單”均已揭曉。與此同時,各地紛紛制定未來發展規劃,從中可以窺見中國經濟發展的廣闊前景。
2020年,湖北省受疫情影響生產活動一度陷入停滯,GDP同比出現下滑。2021年,在繼續鞏固抗疫成果和加速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湖北省經濟實現強勢復甦,發展重回“主賽道”。
“2021年,是湖北極不平凡、極具考驗、疫後重振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一年。”湖北省省長王忠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這一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5萬億元新台階,實現歷史性跨越。
位於山西運城的大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正在生產汽車。大運集團供圖
在過去一年裏,中國多地經濟發展迎來歷史性突破。隨着廣東省東莞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廣東省在2021年坐擁4座“萬億”城市,成為中國第一個GDP突破12萬億元的省份。
山西省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去年當地轉型發展成效進一步凸顯,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5%和34.2%,地區生產總值首破2萬億元。
面臨疫情和經濟發展的雙重考驗,中國多地交出亮眼“答卷”。海內外專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不斷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與活力。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表示,在全球疫情蔓延和經濟困難的大背景下,中國2021年經濟增長尤其值得稱道。
在位於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在工位上安裝零件。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供圖
研究人士認為,科技創新在驅動中國地方經濟實現突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據初步測算,2021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達27864億元,研發經費與GDP之比再創新高,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這反映了各地區各部門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成效。”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張啓龍説。
在2022年的發展規劃中,多地繼續着力“加碼”科技創新。河南省首次將全社會研發經費強度納入了主要預期目標中,這個中部省份計劃在2022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96%。
河南省科技廳戰略規劃與政策法規處處長徐彬認為,研發投入強度是體現科技創新的核心指標,大幅度提高研發投入強度是河南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重要任務之一。
2021年河北省全社會研發經費預計增長10%,2022年河北省依然設定了這一目標,並提出技術合同成交總額達到1200億元。
2021年5月21日,參展商在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為參觀者介紹山西直升機研發製造基地的產品。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作為科研強省,安徽省也在主要預期目標中提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經費強度預計達到2.5%左右,這項數據已經超過部分東部沿海省份。
為進一步壯大實體經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專精特新”企業同樣成為各地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
山東提出到2025年計劃培育出4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0家;浙江計劃2022年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單項冠軍”企業20家;江蘇則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培育省級以上“小巨人”企業3000家……
上海、福建等地則表示,要在税收、信貸等方面支持相關企業發展。
在新發展階段,創新已經處於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地方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是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舉措,各地要把科技創新置於突出位置,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